跳至内容

专访周永康:这场运动激活了香港,在痛苦中打开未来

2014年之后,好像有种感觉是,香港未来已经被关掉了、就这样了、没有希望了。但在2019年,抗争者又慢慢打开了一种新的可能性。这个运动激活了香港。这个运动不断地在挑战中国的政治宣传、重新说香港的故事。香港故事可以不从回归讲起,可以不从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讲起,是可以重新去打开这个辩论,去讨论我们跟中国的关系是什么,这件事情其实是威力无穷的。

专访周永康:这场运动激活了香港,在痛苦中打开未来
周永康,2014年雨伞运动期间担任学联秘书长,于2016年因参与重夺“公民广场”行动,被判非法集会罪成立。

五年前的9月26日,香港专上学生联会(学联)秘书长周永康与其他学生发起秘密行动,重夺被政府封锁的“公民广场”(政府总部东翼广场),行动随即遭警方清场、数十名学生遭逮捕,引燃群众前来声援。9月28日,后被称为“占中三子”的港大法律系教授戴耀廷宣布,酝酿多时的“占领中环”行动正式启动,揭开了雨伞运动的序幕。

在运动中,周永康因常上大台主持,成为运动指标人物,并于10月21日偕学联副秘书长岑敖晖、常委罗冠聪、常委梁丽帼、常务秘书钟耀华与政府对话,其中一名政府对话代表,即为今日特首、时任政务司司长的林郑月娥。

雨伞运动为期79日,并未达成当初所设定的“争取真普选”目标,群众对大台上的学联、学民思潮干部多有不满,一连串事件相互引爆下,大学学界发起“退联”(退出学联)潮。2016年,周永康因重夺公民广场行动,被裁定“煽动他人参与非法集会”罪名成立,其后入监服刑。

出狱后,周永康依原本规划,前往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攻读地理学博士课程。2019年,香港爆发反修例运动,群众共识之一即运动“无大台”,言明记取雨伞运动经验,不再认运动有领导,人人皆可做大台。期间,周永康与黄之锋投书纽约时报,以〈香港人民不会被中共吓倒〉为题,持续在运动中发声。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