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深度電影

本土賣座神器失靈年?台灣電影2017的崩解與重建

2017年的台灣電影,很多東西崩解了,但是並沒有毀滅。在一片廢墟微塵之中,我們還是瞧見了重建的可能性。

《血觀音》電影劇照。

《血觀音》電影劇照。網上圖片

特約作者 鄭秉泓 發自高雄

刊登於 2018-01-08

#電影#金馬獎

2017年就這麼過去了。對於台灣電影來說,這是非常吃力的一年。自2008年《海角七號》締造5.3億全台票房,2010年《艋舺》重返台片睽違已久的賀歲檔之後,台灣電影在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邁向一個全新階段——台灣電影看似重新喚起了本地觀眾和投資人的信心,製作規格提升許多,上映檔期和行銷宣傳都具有了更為全盤性的考量。而如此逐步邁向產業化的結果,換來的是每年賀歲檔、暑假檔至少都有一部全台票房破億的指標性台片誕生的甜美果實。

不過,這樣的榮景並沒有持續太久。2016年的兩部破億台片,豬哥亮擔綱主演的《大尾鱸鰻2》已亮起紅燈(詳見文末表格),總票房剩不到首集一半;至於改編自九把刀原著的《樓下的房客》,或許因影片闇黑內容及被列為限制級而錯失未成年觀眾,票房成績並未若該團隊前作《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等一個人咖啡》之理想。到了2017年,魏德聖(《52赫茲我愛你》)、豬哥亮(《大釣哥》)、陳玉勳(《健忘村》)三位票房常勝軍的最新作品在賀歲檔狹路相逢,結果三敗俱傷無一破億,甚至三部片全台累積票房加總,也只達到同檔競爭的好萊塢電玩改編續集片《惡靈古堡:最終章》的三分之二。

《報告老師!怪怪怪怪物!》電影劇照。
《報告老師!怪怪怪怪物!》電影劇照。網上圖片

除此之外,票房金童九把刀亦首嘗敗績,他親自執導的第二部電影《報告老師!怪怪怪怪物!》在暑假檔上映,全台票房並未超過新台幣5000萬。而因《等一個人咖啡》、《我的少女時代》兩部電影接連賣座而深受矚目的新生代演員宋芸樺,此番領銜主演以張雨生金曲為創作發想的音樂愛情電影《帶我去月球》,該片於2017年12月上映之後,票房表現卻不如預期,目前雖仍在戲院放映,全台票房卻可能以未超過2000萬坐收,無法超越先前的好成績。

如果單純以票房結果論來為台灣電影下註腳,這是令人沮喪的一年。然一旦撐過了伸手不見五指的至暗時刻,黎明就會接續到來。2017年雖然沒有驚天動地的作品橫空出世,但做為「後海角時代」的低潮期,還是有幾項值得注意的事情,記述如下: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