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場編讀手記

三張圖帶你看看,深度報導的背後(下)

為你翻開深度報導背後的珠簾,讓你們知道我們多一點。

端傳媒

刊登於 2017-05-21

#編讀手記

過去一個月的危機,讓我們開始回顧自己之前產品的投入,同時也參考了些同業製作的優秀報導所需成本。

我們發現,好的深度報導作品、多媒體作品常為人傳頌,但讀者在看一篇深度文章、玩一個有趣網頁、看一段影片時,通常難以意識到它背後的投入。

報導方式越來越多樣的今天,你可以用盡花樣,處理素材:你可以做花哨的網頁、放一部拍照的無人機,甚至可以寫一首歌。這些嘗試匯成了越來越多彩的網絡世界,但成本就那麼多,讀者的注意力總共就那麼多。這是端面臨的現狀,更是整個行業面臨的現狀。

我們覺得這個改變和其他新聞一樣值得被講述。今天,我們希望通過陳述以下的新聞背後的故事,提出這個直接的問題,絕非怪責讀者或者市場,而是和以前的所有報導一樣,指出些可能在你眼角外,被你忽略的東西。

我們也希望在端呈現新面貌之前,了解你們的看法,你們最想看哪種報導?你們對哪一種呈現方式最感興趣?或是有其他建議和問題,都請你留言給我們,亦可以寫信到editor@theinitium.com,謝謝一直支持端傳媒的你。

獨家:「紅色通緝令」下,中國外逃嫌犯的日與夜

【我們是這樣訪問到國際通緝犯的。】

打開頁面,一張紅色的通緝令徐徐展開,三個通緝嫌犯的頭像在你面前,你的鼠標這時變成一個靶子,對準那個人,我的記者就代你與他對話…

記者先在前線,走訪北美各地,聯絡三位主角,取得他們信任,還原捉捕過程;後方,編輯與設計師商議,設計出視覺。

每當我們採訪到了重要的人物、進入些難進的區域、挖到些難以挖到的消息,精心設計、發布後,總會收到「端傳媒果然是紅底能通天」一類回應,乃至從「端傳媒發了這篇報導」來猜測「中央風向」,但網友通常沒有看到的是,那是由編輯部的一千次碰壁組成的。

文化大革命,五十年後的記憶戰場

【沉甸甸的文革歷史,如何變輕而又不失份量?】

現在的新聞就是未來的歷史,也書寫過去的歷史。面對不同力量,對故事書寫的不同角度時,你我的記憶便成了意識形態戰場的一部分。我們的90後同事,從加入公司那一刻起,就滿心希望能夠完成這個專題,為可能被遺忘、被改寫的歷史,增加一個記憶坐標。

正值文革專題之一的「文革八問」入圍今屆亞洲出版業協會「卓越新聞獎」,小端請了總編張潔平,講講文革50年專題背後的故事。

//專題製作成本,不算人工,花了約45000港幣。所有參加者都知道,這個成本遠無法涵蓋實際的功夫。

2016年3月,端的「文革專題」組和香港大學新聞系錢鋼老師、四位研究助理決定合作,希望將這段影響當代中國最重要的、至今都未敢說結束的歷史,在新媒體上,以有趣、有料、有種的方式呈現。

我們希望盡可能讓對歷史毫不知情的人(年輕世代,或中國以外人群)看懂其基本面貌,同時直面和反思這段歷史中最複雜的政治面向,不以貼標籤簡化它,也不以「這都是過去的事了」的口吻「奇觀化」,最終回到一個問題:為什麼必須回看文革?它與今天的關係是什麼?

有趣、有料、有種這三個字,基本搞死整個團隊。

10-15人的工作組,立項到完成,約兩個月。設定目標、計劃與分工後,分頭推進: 記者在北京、上海、香港採寫;攝影師在北京、重慶、汕頭拍微紀錄片。

圖編找了拍攝文革最豐富最優秀的作品;網站工程師消化了幾萬字素材,構想網站並開發。

設計師用漫畫、信息圖,把生硬的資料盡力視覺化。

讀書編輯找了幾十本文革口述史,作為資料庫,最後挑出十幾段文字,朗讀,做成短片,港大團隊承擔了歷史素材的整理、校對。

編輯統籌不同的重磅約稿,並給已經迷失在海量採訪中的記者做心理支援……

每週五下班後,「文革工作小隊」都要開會update進展,磨合調整,最終要把所有東西裝進一個網頁。開會時長時短,有時叫pizza,有時餓肚子。窗外是城市燈火與沉鬱的山,會議室明晃晃的燈光下,是一群90後年輕的臉。

最後,同事進入了沒有人形的階段。海量細節,文字、影像、頁面效果,反覆出錯,反覆修改,共享文件夾裏的版本管理已經沒有了上限。最後,辦公室出現了牙刷和毛毯。//

請再看一次,讓記憶不消失。

銅鑼灣書店系列

【和香港一齊見證:我們的 #銅鑼灣書店 系列如何完成?】

你應該記得林榮基。但可能好少人記得,端是最早調查銅鑼灣事件的媒體之一。彼時李波還沒失蹤,還能和我們的記者談話,我們記下了他失蹤前的驚恐。

小端請我們記者回憶了這一年多的調查:

//2015年11月,書店四人失蹤消息突然流出。我們即訪李波,在他指點下通過層層知情人,查到張志平是在東莞被帶走。

隔日我們上東莞。我們知道張住哪條村,但無地址,只有逐間排查,見人就問。說不定路人轉頭就報給「相關部門」,所以一定要快,在可能的危險前完成。

幾經周折我們鎖定了張家,但家人不受訪。但我們找了好些目擊者,證明週六早上,十幾名便衣攜槍者包圍大院,衝進屋把他帶走。

回港後,系列第一篇《香港禁書書店老闆「被消失」奇案》誕生了。我們成了香港首家親身調查此案的媒體。之前已有四人於大陸和泰國失蹤的信息,我們這篇答了兩個問題:一、失蹤的具體位置?二、如何失蹤?

不久後,唯一安全的李波也失蹤了。這次在香港。這引起全城關注。我們馬上專訪李太,很榮幸,她說,她先生對我們有好印象,覺得寫得不錯。

然後帷幔層層掀開,從家屬、員工、同業、上下游公司開始,牽扯到警察、黑社會、軍方、甚至北京…小道消息漫天,最終給讀者的,是我們反覆求證為真的,估計只佔手頭資料不到三成。

後來大家都知道。荒謬劇本一再上演,直到林榮基冒險道出真相。

我們還有疑惑:「禁書」書商到底賣什麼書?「禁書產業」是什麼產業?

為這個問題,我們幾乎訪遍全港禁書業人士。數十位受訪者的歷史呈現出盤根錯節的網絡,一個長存卻隱秘的江湖。去年底,重磅調查《銅鑼灣書店一年後,禁書讀者、作者與岀版商之死》刊出,是系列暫時的終章。

本文入圍今年亞洲出版業協會「卓越新聞獎」。

一年多來,我們為這專題不斷努力,共發出28篇報導和評論。我們和香港一起見證、記錄這一切。所有的不安與憤怒不會隨風消逝,這是記憶與遺忘的鬥爭。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