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英國上議院拒絶接受政府脱歐議案,脱歐進程恐被延遲

刊登於 2017-03-02

英國上議院以358票對256票,拒絕通過英國政府退出歐盟的議案。
3月1日,英國國會上議院通過對政府「脫歐」議案提出修訂,議案將於3月中旬發回下議院重審。

3月1日,英國國會上議院以358票贊成、256票反對,通過對政府「脫歐」議案提出修訂;上議院要求,政府須在啟動脫歐程序後的3個月內,發表一份計劃書,詳細闡述如何保障目前居住在英國的300萬名歐盟成員國公民於英國脫歐後的權利。上議院的修正意見,將在3月中旬發回下議院重新審議。

相關議案於2月9日在英國下議院以494票贊成、122票反對的一面倒差距獲得通過,才轉交予上議院審議。儘管在上議院遇到阻滯,但有分析預料,首相文翠珊(Theresa May;台譯:德蕾莎・梅伊)可能會利用執政保守黨在下議院的大多數議席優勢,從而否決上議院提出的修訂、直接通過議案。

文翠珊此前曾表示會保障在英歐盟公民的權利,但前提是歐盟也提供同等的互惠條款,保障在歐盟成員國居住的90萬名英國居民的權利。英國每日電訊報(Telegraph)又曾於2月26日報導指,文翠珊或將於3月宣布一個「截止日期」,逾期入境英國的歐盟公民將不再自動獲得居住權。反對派擔心此舉有如封鎖邊境,限制歐盟公民自由入境。

此外,由於文翠珊原計劃於3月15日通知歐盟啟動脫歐談判,但上議院的修正案將於3月13、14日才能發回下議院重審,因此英國啟動脫歐談判的進程很可能會被延遲。

英國政府脫歐部門發言人就批評指,民選的下議院2月9日批准脫歐議案時,既對137字議案聲明未作任何修改,也未提出任何附加修正案意見,相反非民選的上議院卻提出修訂,是罔顧民意的表現。

有媒體預計,文翠珊政府會做好準備,待議案回到下議院時,依靠保守黨的議席優勢否決上議院的修正案。不過也有分析指,上議院也有可能堅持不讓步,令上下議院陷入拉鋸戰,進一步拖慢脫歐進程。

英國脫歐大事記

2016年6月23日,英國舉行脫歐公投;投票結果顯示,脫歐派獲得51.9%的得票率,英國時任首相卡梅倫(David Cameron)隨後宣布辭職。

6月25日,逾百萬人在英國國會網站上請願,要求舉行第二次脫歐公投。不過請願遭到英國政府拒絕,稱「脫歐公投是一代人只有一次的公投」,要求民眾尊重公投結果。

7月4日,持強烈脫歐立場的英國獨立黨(UKIP)黨魁法拉傑(Nigel Farage)宣布辭職

7月13日,文翠珊接替卡梅倫成為英國新任首相,隨後大幅改組內閣,委任了多名脫歐派領袖成為內閣部長,脫歐派主將約翰遜(Boris Johnson)被任命為外交大臣。

10月2日,文翠珊宣布英國脫歐時間表,稱將在2017年3月底之前啓動《里斯本條約》第50條,正式開啟脫離歐盟程序。

2017年1月17日,文翠珊於倫敦就脫歐計劃首次發表詳盡講話,強調英國不會「半留、半脫」(half-in, half-out),而將徹底脫離歐盟。

1月24日,英國最高法院公布裁決,英國政府必須交由國會投票表決通過,才能啟動《里斯本條約》第50條,即向歐盟正式提出脫歐意願、展開為期不超過2年的談判。

2月2日,英國政府公布了77頁的「脫歐白皮書」,重申文翠珊脫歐計劃講話中公布的12項基本原則,其中包括控制移民、脫離歐洲單一市場、結束歐洲法院對英國的管轄等。

2月9日,英國下議院經過長達5日的辯論,三讀投票通過議案,授權政府啟動《里斯本條約》第50條。隨後將議案提交上議院審議。

3月1日,上議院投票拒絕批准脫歐議案,將於3月13、14日將修正案發回下議院討論。

330 /650
英國下議院650名議員中,執政黨保守黨佔330席,超過半數。

聲音

工黨認為不應把歐盟公民當成英國退歐談判的籌碼,這個問題必須在啟動退歐談判前解決,此一共識已逐漸形成,而且目前首相立場漸趨孤立。

下議院工黨議員 Keir Starmer

我們上議院的職責是,如果認為決定做得過於倉促,就把它重新退回到下議院。我們的職能就是恰當地檢查所做的決定,而不只是聽從命令。

上議院保守黨議員 Ros Altmann

英國國會

英國國會(The Parliament of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是英國和英國海外領地的最高立法機關。英國國會的首領為英國君主;它還包括上議院和下議院。上議院議員分為兩種:上議院靈職議員(Lords Spiritual,即英國國教中的高級神職人員)和上議院俗職議員(Lords Temporal,即貴族成員)。上議院議員大部分是以指派方式產生。下議院則恰恰相反,是由選舉產生。上議院和下議院位於大倫敦西敏市西敏宮(即國會大廈)不同的房間內。國會是由早期為君主提出治國建議的政務會發展而來。理論上國會的權力並不歸屬於國會,而屬於「君臨國會」(Queen-in-Parliament,或國王:King-in-Parliament)。儘管有爭議,國會中的女皇仍常被認為是完整的君主主權。現代的國會權力屬於通過民主選舉而產生的下議院;君主僅作為象徵意義的領袖,而由非選舉產生的上議院,其權力也十分有限。 (資料來自維基百科,百科內容以 CC BY-SA 3.0 授權)

來源:BBC衛報Telegram中新網華爾街見聞路透社彭博社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