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17日,英國首相文翠珊(Theresa May,台譯:德蕾莎·梅伊)於倫敦就脫歐計劃發表首次詳盡講話。她強調,英國不會「半留、半脫」(half-in, half-out),而將徹底脫離歐盟,包括不尋求留在歐洲單一市場。文翠珊表示,英國將以「獨立、自治、能與全球化接軌」的角色,尋求與歐盟建立「全新而平等的夥伴關係」,又強調英國將繼續是歐盟「可靠、熱心的親密朋友」,且脫離歐盟不代表英國將遠離世界,相反會促成一個「世界的英國」(Global Britain)。
公投決定脫歐,並不意味着英國選擇脫離世界、倒退,相反是選擇建立一個真正的『世界的英國』。
文翠珊在演講一開始便指出,英國民眾在去年6月投票選擇改變,其希望的並不只是脫離歐盟,而是擁抱一個更廣闊的世界、迎接更光明的未來。她強調,脫歐的結果是塑造一個「更平等、安全、團結和外向的英國」,國際主義向來植根於英國文化,英國不會因脫歐而自我封閉、孤立。
文翠珊又稱,英國公投決定脫歐,令其他歐盟成員國感到不解,甚至擔心歐盟、歐洲的整體前景,但她強調英國脫歐不會導致歐洲一體化計劃瓦解,她個人亦不支持歐洲分裂,且歐盟取得成功將有利於英國自身的國家利益。但她解釋,英國是個擁有獨特歷史和政治文化的國家,歷來強調執政自主,本國內也甚少出現聯合政府。
文翠珊續稱,英國將繼續視歐盟為朋友、鄰居,但同時不忘對即將來臨的談判擺出強硬態度。她警告,假如歐盟在談判中對英國提出懲罰、報復條款,將是「災難式的自殘行為」。她明言,考慮經濟、政治等不同因素後,英國相信「壞的協議比沒有協議更糟糕」。
文翠珊在講話中,也不忘呼籲英國國內保持團結。她表示,自去年6月的脫歐公投過後,國家已經開始重新凝聚,而當下是進一步終止分化的時刻,無論是支持脫歐或留歐,都應團結一致協助成功脫歐、創建真正全球化的英國。
文翠珊又確認,英國政府與歐盟達成脫歐方案後,將交予英國國會投票表決。去年11月,英國高等法院曾裁定,在未經國會投票批准下,英國政府不能啟動脫歐程序,否則將涉嫌違憲。
當未來的一代回顧、評價這段歷史,他們不只會着眼於我們作了什麼決定,而會檢視這個決定為我們帶來了什麼結果。他們將會看到,我們塑造了一個更光明的前景,建造了一個更好的英國。
文翠珊將在今年3月正式啟動《里斯本條約》第50條的脫歐條款,與歐盟展開為期不超過2年的談判。在講話中,她公布了脫歐談判的12項優先處理目標,其中較惹關注的包括:
重新全面控制移民及邊境
文翠珊指,英國的接收移民政策向來「開放、包容」,未來將繼續歡迎優秀人才移居英國;然而,當外來移民人數持續上升,支持開放邊境的聲音也在逐漸減少,公投結果也確認了英國民眾希望控制歐盟公民入境數目,而她將致力促成這一點。
但對於現已居於英國的歐盟移民,她表示會盡力維持他們的原有待遇。
脫離歐洲單一市場
文翠珊指,英國要脫離歐盟,就要放棄任何形式的歐洲單一市場身份。但她表示,會考慮尋求與歐盟達成雙邊自由貿易、關稅協議等合作關係。
她又提到,一些內閣部長曾建議英國未來作出適度貢獻,以換取在某程度上的歐洲單一市場聯繫,她認為這是可考慮的方案之一,但強調「每年向歐盟支付巨額會費的日子」很快會終結。
維繫與歐盟的安全事務合作
文翠珊指,在維護國家及地區安全上,將尋求與歐盟繼續合作,但可能會按個別事件、調查等,向歐盟支付費用。
聲音
對企業來說,保留我們與歐洲貿易的能力是最優先的考慮,而留在關稅同盟是實踐這一點的最佳方案。
你可以稱這是乾脆利落地脫歐、或「紅、白、藍色的脫歐」(編注:文翠珊去年12月以此為脫歐口號,紅白藍為英國國旗顏色,意指尋求最有利英國的脫歐方案),你可以用任何稱呼,但都不能掩蓋一個事實──這將是個消極的「硬脫歐」過程,其後過將呈現為高物價、不穩定、能源成本上漲等,並由數百萬英國人來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