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澤民逝世:一位長者的死與生,中國網絡「膜蛤」的前世今生

幾年之前,恐怕不會有人想到,被尖刻的批評者嘲諷為「蛤蟆」的江澤民,會在退出政治核心之後,成為網絡「膜蛤」亞文化核心。
「膜蛤」亞文化中,江澤民是主題人物「蛤」,他的外貌、經歷、言談舉止中的種種經典都被符號化成內部交流語言。
大陸 政治

【編者按】新華社消息,前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國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因白血病合併多臟器功能衰竭,搶救無效,於2022年11月30日12時13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6歲。重新推薦這篇舊文。也歡迎閱讀深度評論:《江澤民逝世:他如何改造了中共的政治基礎,又為當今習近平政治帶來什麼?》

「膜蛤」亞文化中,江澤民是主題人物「蛤」,他的外貌、經歷、言談舉止中的種種經典都被符號化成內部交流語言。
「膜蛤」亞文化中,江澤民是主題人物「蛤」,他的外貌、經歷、言談舉止中的種種經典都被符號化成內部交流語言。

8月17日早晨7點34分,「鳳凰財經」在新浪微博上發布了三張照片:一對活像蛤蟆眼的大燈、一張「按M安軌」的鐵路遊戲截圖,還有一包零食「蛤蟆酥」。配圖文字:「今天是這位長者九十歲生日,起來為長者續一秒」。

這條微博很快紅遍網絡,隨即遭到刪除。當天,主管網絡安全的「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網信辦)即致電鳳凰財經,發布這條微博的編輯被開除。

8月17日是江澤民的90歲生日。幾年之前,恐怕不會有人想到,曾經因為戴方形粗框大眼鏡,把西褲褲腰勒到胸部以下、大圓肚子以上,而被尖刻的批評者嘲諷為「蛤蟆」的江澤民,會在退出政治核心之後,成為網絡「膜蛤」亞文化核心。這一天,不少網民像趕集似的,用各種各樣的圖片、段子、表情包和語錄摘抄,「祝賀」這位中國第三代最高領導人90歲「生日快樂」,祝福他獲得「續命」。

1989年到1993年,江澤民逐步踏上中國黨、軍、政的權力頂峰,2002到2005年,他逐一卸下黨、政、軍的最高職務。中國互聯網時代在他治下開啟,1995年,政府向社會大眾開放接入互聯網,至今培育出近7億網民。從江到胡,再到習近平時代,網絡空間如今已成為最重要的政治管控陣地。「膜蛤文化」恰在此時興起,並觸發隱秘的審查機制,個中因由,究竟該如何理解?

江澤民怒斥記者,「他們全都會背!」

在全球有超過10億用戶、但中國內地網民不能直接訪問的視頻分享網站YouTube上,有史以來最火爆的中國領導人視頻,當屬「江澤民怒斥香港記者」。

事件發生在2000年10月27日,時任國家主席的江澤民,與上京述職的香港特首董建華在人民大會堂見記者。代表香港有線電視的女記者張寶華提問:中央是否「欽點」董建華連任?江澤民當場大發雷霆,訓斥記者,長達數分鐘:「你們有一個好,全世界跑到什麼地方,比其他西方記者跑得還快,但是呢問來問去的問題啊,too simple,sometimes naive」,「我今天是作為一個長者跟你們講」,「如果將來你們報導上有偏差,你們要負責」,「你們啊,不要想喜歡弄個大新聞」,「你們啊,naive!I am angry!」

他還特別提到:「美國的華萊士,那比你們不知高到哪裏去了,我跟他談笑風生……」這是距此2個多月前,在北戴河,江澤民接受美國CBS皇牌訪談節目《60分鐘》主持華萊士(Mike Wallace)的專訪。華萊士曾採訪過美國平權英雄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和中國改革開放領袖鄧小平。那次訪談中,面對個人獨裁、六四事件等直接挑戰中共禁忌的重磅問題,江澤民應對從容,全程微笑,還能穿插秀英文、示範演唱,其「談笑風生」的姿態和技巧,與面對「欽點」問題時的暴怒訓斥,別如天壤。

在怒斥事件現場的另一名香港女記者、當時代表商業電台的許秋霞對總書記發威既驚訝,又有點好笑:「很少遇到領導人會這樣,作為一個長者教訓你,沒想到會這樣」,「他說他是長者,但其實好像小孩子,掀翻桌子吵架一樣,可能他不知道自己的容貌這樣出街,會有這樣的效果,」許秋霞向端傳媒回憶道。

香港無線電視《新聞透視》節目播出了這個片段。事件發生7年之後,這段片段被人上載到YouTube,至今已有超過169萬次點擊觀看。相同內容的片段後來又有不同賬戶上載,甚至在標題加「禁片」二字,都獲得數百萬點擊觀看。

事件16年之後,許秋霞發現了一件更奇怪的事。今年暑假,她給來自北京的一群中學生做新聞講座,期間播出了怒斥片段,「一邊播,我發現他們是會背的!為什麼會這樣?之前這種講座,一年前,也沒有這麼多人會背,這個月初,他們全都會背。」

許秋霞還不知道「膜蛤」。

2002年江澤民訪德期間參觀福斯汽車工廠後向記者揮手。
2002年江澤民訪德期間參觀福斯汽車工廠後向記者揮手。

「膜蛤」,從「黑」開始

以江澤民為中心的「膜蛤」文化,在中國大陸興起是大約5年前,升溫壯大則在近3年。

代指江澤民的「蛤」或「長者」,是其中核心人物。「膜」的行為則很寬泛,從考據江澤民生平中的各種細節──張寶華跑得有多快,華萊士有多高;到將日常生活中的人、事、物與「蛤」的各類符號相聯繫──比如江澤民90歲生日前夕,網絡上熱傳一幅一塊蛤蟆狀的雲快要把太陽遮住的圖片;到活用江澤民的金句──比如表示贊同時,用江澤民學廣東話說的諧音「吼啊」,告誡人少說話多做事時,用江澤民怒斥記者時提到的「悶聲發大財」;到針對時事翻炒各種饒有深意的舊文舊事──比如7月初,騰訊網因中共黨慶大會報道中的錯別字被問責,網友則翻出江澤民2001年致電中央電視台台長糾錯,並說是自己的疏忽的一段軼事出來熱傳;乃至「鳳凰財經」說的「續一秒」──為「長者」祝願延壽,都能算得上「膜」。

熱衷「膜蛤」文化的,大多是內地二三十歲的年輕人,他們成長於江澤民領導、影響下的中國,被稱為「蛤絲」──蛤的粉絲。

而江的外貌、經歷、言談舉止中的種種標誌──比如,像蛤蟆眼一樣的粗框眼鏡、位置超高的褲腰帶、「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的金句等,都被符號化成內部交流語言,甚至衍生出商機──印有「搞個大新聞」的T恤、體育品牌Adidas請張寶華做跑鞋代言人……北京中學生們在許秋霞面前背出的怒斥片段,被稱為「入門級經典」。

「最早『膜蛤』的人,都是從『黑』開始的,」一位研究網絡文化的大陸學者告訴端傳媒記者。

「蛤絲」小趙今年23歲,中文系學生。他記得,第一次見到怒斥記者的視頻,是2002年全家到香港旅遊時,「當時沒什麼感覺,直到『輪子』把它傳進來。」

「輪子」指法輪功組織及其信眾。脱胎自「氣功熱」的法輪功,90年代風靡中國大陸,1999年被政府以「邪教」之名強力取締。自此之後,江澤民成了「輪子」們最大的敵人。怒斥記者的視頻,配合各類場合抓拍的照片,成了法輪功在海外批評江澤民「醜態百出」的雜燴證明。

2002年,江澤民卸下中共總書記職務,2003年,國家主席之位也交到新的總書記胡錦濤手上,2005年,江澤民卸任中央軍委主席。但誰也想不到,在全部職務卸任之後,他的政治遺產,除了擺在書店裏的《江澤民選集》,竟還有在網上經久不息的段子。

「最早接觸到那個視頻的時候,我覺得江太可笑了,而且醜態百出。我以前算是個『五毛』(編註:泛指在網絡上為大陸當局辯護、反批其批評者的人),可以說這個視頻甚至推動了我的轉變,」90年出生的「蛤絲」大呂說。

當時,在內地大學生中流行的社交平台「校內網」(2009年改名為「人人網」),仍然有公共討論的氛圍和傳統。在近1億註冊用戶中,不少年輕人在這裏發表政治言論,組建時政討論圈子,與立場相異的人爭執甚至罵戰。江澤民怒斥記者的視頻,就為當時人人網上的政治討論提供了不少金句。「你們還是 too young, 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你們還是太年輕太簡單,有時很幼稚)被音譯為「圖樣圖森破,上台子拿衣服」,作為插科打諢的段子風行。「不要想搞個大新聞,就把我批判一番!」則被政治立場不同的人,常引用來互相嘲諷。

一名曾是人人網資深用戶、目前專注研究江澤民的青年小民說,他記得,人人網上的「膜蛤」規模比如今小很多:「基本上侷限在泛政治圈裏。內容屬於今天說的『暴力膜』,主要是段子和惡搞圖,帶着嘲諷意味。

事情發生變化,是在2011年。

江澤民出席中國抗日戰爭60週年紀念。
江澤民出席中國抗日戰爭60週年紀念。

「死而復生」,「續命」流行

2011年6月底,海外媒體陸續報導了江澤民住進解放軍301醫院,已經病危的消息。

1949年之後,打破終身制、建立相對穩定的接班和兩屆任期常規之前,中國最高領導人的離世,都承啟着前後不同的時代。1976年毛澤東逝世,十年「文化大革命」結束,中國開始慢慢轉向市場經濟和對外開放;1997年鄧小平離世,革命一代最終謝幕,同年香港主權交回中國,新世紀的局面也逐漸打開。

2011年7月1日,中共90週年黨慶,江澤民沒有現身。輿論在深重疑雲下屏息,7月6日,香港亞洲電視六點新聞播出獨家消息:江澤民逝世,並將台徽轉成黑白。

全球震動,多家未能再獨立驗證消息的媒體紛紛引述亞視,等著看亞視預告的紀念特輯。然而,7月7日中午,新華社發文闢謠,中聯辦對亞視表示「極大憤慨」。10月的辛亥革命百週年紀念大會上,江澤民和其他領導人一起出現在主席台上,精神不錯。

「今天起,中國有了自己的復活節!」這條狀態在人人網上被瘋狂轉發。為江澤民「續命」的段子,也同時流行起來。

「死而復生」成為了江澤民的一段傳奇,也激起了很多人回憶起江主政的九十年代,甚至開始將江澤民與胡錦濤進行比較:江喜歡唱歌、彈奏音樂,會怒斥記者,還會在會見外賓時掏出小梳子梳頭;胡錦濤卻內斂而剋制,不苟言笑。關注政治的網民則常常諷刺說,相比到處展示才藝、表情動作多多的江澤民,胡顯得古板,被笑為「面癱」。

「胡錦濤不講話,完全不回答傳媒,」曾被江澤民斥責的記者張寶華說。許秋霞則總結道,「江澤民其實是一個很大膽的人,其他領導人不敢在鏡頭前做這麼多…他對自己非常有自信,自我感覺良好」,「胡基本承接了(江對媒體的友好態度),但humble(謙卑)些,內斂些,也會打下招呼。」

「死訊」被闢走,但人們對江的興趣卻重新燃起。從這時開始,「膜蛤」的諷刺味道漸漸稀釋,狂歡意味更重,2011年到2013年,江澤民的更多視頻和新聞材料被挖掘出來。

先是有人順着「高到不知道哪裏去」的華萊士,找出了《60分鐘》採訪江澤民的視頻。接着,2009年江澤民視察曾經任職的單位──國機二院的視頻,也被找出來放在了網上。這兩段視頻,和《怒斥香港記者》一起,被組成了經典的《蛤三篇》。

除了「蛤一篇」《怒斥香港記者》,另外兩篇也貢獻了大量富有江澤民個人色彩、適合轉化為搞笑段子的語言素材。比如在《視察國機二院》視頻裏,江回憶起自己做中共總書記時的「三件小事」,「很慚愧,就做了一點微小的工作」;還提到自「六四」前夕進京赴任:「你說我一個上海市委書記,怎麼就調到北京去了呢?」

與此同時,「膜蛤」的內容在網上也開始遭遇刪帖。然而,刪帖更催生了層出不窮的暗號式交流。比如江澤民視察國機二院時,接過院方送來的禮物,隨口說了一句「Excited!」(很興奮)。網民們把這句話音譯成了「亦可賽艇」,在網絡社區瘋傳。

誤報死訊後差不多五年,2016年4月2日,近60年歷史的亞洲電視面臨破產,停止播送節目。香港有網民找出了2011年亞視新聞報道江澤民逝世時的畫面截圖,把主播換成了江澤民,新聞標題則是「亞視宣布執笠」(亞視宣布倒閉)。

「你死我都未死吖!」圖片中的「江澤民」說。

江澤民出席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
江澤民出席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

各派都在江身上找自己的需要

再流行,還是躲不開政治,尤其是當這種流行似乎隱含著對一名前任最高領袖的好感時。

中文系「蛤絲」小趙提到,家裏長輩對江時代的國有企業改制、百萬員工下崗、「98洪災」等記憶尤深,聽說現在的年輕人喜歡江澤民,都感到不能理解。

2015年10月,《紐約時報》刊出一篇文章,指「膜蛤」的日漸風行,是為了影射習近平。

2012年底,中共十八大召開。胡錦濤卸任總書記,習近平時代開始。

習近平上任後,出京視察的第一站就是汪洋執政的廣東,並拜謁鄧小平銅像。很多人將之解讀為沿襲改革開放的信號。他也試圖展現親民和人性化,比如去平民食堂式的餐廳吃包子,比如和夫人彭麗媛穿著精心設計的服裝亮相「秀恩愛」。網民漸漸暱稱他為「習大大」──在中國北方,「大大」常被用來稱呼與自己父親同輩的男性。

上任至今第四年,習近平最令人矚目的工作,莫過於「老虎蒼蠅一起打」、打破「刑不上常委」潛規則的反腐運動。大批貪官落馬,為習近平贏得不少好評的同時,也使擔心習過分集權、變成帝王式強人的憂慮日漸增長,加上當局對公民社會、新聞媒體、網絡空間的愈加控制收緊,民間對習的評價也開始分化。

在北京讀法律、20歲出頭的小王不太認可「膜蛤反映對當下不滿」的說法。他認為,膜蛤是「各派人士都在江身上找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

比如2014年底上線的微信公眾號「江選研討會」,公號作者以考據方式挖掘了大量江澤民鮮為人知的故事,用的是公開的官方材料,經過提煉,往往餘味悠長。

前述專注研究江的青年蛤絲小民說,「江選研討會」的文章類似「長者傳奇」,「江澤民的每一段生活和工作經歷,不管是以單位還是地點來分,都是近現代中國的一部微小的斷代史。」

比如余大毛,今年24歲,一個中國頂尖大學的在讀研究生。2015年底,他加入了學校裏幾個在校生組織的「膜蛤」微信群。群主喜歡做考據,寫一點和江澤民生平有關的文章,還會考證「excited」到底要翻譯成「亦可賽艇」還是「一顆塞提德」。

「他們本來用『江選研討會』的路數,挖掘史料文獻,」余大毛告訴記者,但是更多時候玩開了,「群友看到有關的新聞、圖片、段子,都會轉發到群裏,大家就回覆『續一秒』。」

「後來群裏逼近500人,正好趕上2016年春晚,」余大毛說,「今年春晚特別政治化,審美很差。群裏就批評得厲害。2月9號的時候,群主擔心政治風險,把群解散了。解散後,蛤絲們在另一些群裏繼續膜。學校的老師開始混進群裏蹲點。我聽說有個人做了張圖,把ISIS斬首人質的圖片PS成了江澤民和習近平,就被國安拉去『喝茶』了。」

余大毛自己也開了一個膜蛤群,他認為,「蛤味」不濃,是被全民狂歡稀釋了:「帶着黑框眼鏡的喜感老頭,成了可口可樂一樣的流行文化。」

小王自己則不覺得膜蛤是在諷刺習近平。他說自己是在人人網時代參與政治爭論時接觸到「膜蛤」,並成為「蛤絲」。而他同時也被其它網友稱為「自乾五」(編註:自帶乾糧的五毛,指不收官方酬勞而主動在網上為當局辯護的人)。

他覺得江比他前後的領導人更有文藝氣質,但「個人形象是一回事,治國能力是另一回事」。治國方面,小王認為,江最大的功績,應該是在1989年之後比較糟糕的國際形勢下,讓中共「負重前行」。而對習近平目前的治理,一方面,他認為,國家正走在不錯的軌道上,國力日漸增長,在外交上越來越有底氣:「港台的問題笑一笑就得了。」另一方面,他也抱怨:「我對防火牆意見挺大的,沒必要搞那麼高。」

2014年春天,台灣發生反對兩岸服務貿易協定的「太陽花運動」,學生和示威者佔領立法院24天。2014年秋天,香港發生反對中央提出的特首普選方案的雨傘運動,街頭佔領79日。那時,小王翻過「防火牆」,在Facebook上和台灣人、香港人論戰。

今年年初,他想再次翻牆,參加「反台獨」的Facebook洗版行動,卻因為找不到好用的VPN而錯失機會。

在網絡管制上,小王承認「江時代文化開放程度比今天高」,對現今當局的宣傳系統更直斥「充滿了蠢貨」。他不怎麼參加學校裏的膜蛤微信群,也越來越少跟人爭論政治觀點:「大家都先入為主,太成型了。人人網膜蛤的時代,什麼人都可以見到。我其實會懷念人人和Facebook,大家都有發言權。」

一位研究粉絲文化的大陸學者告訴端傳媒記者,膜蛤文化不是領袖崇拜,而是一種變形的粉絲文化,「整個形式和語言,都很像明星粉圈」,膜蛤亞文化的未來,和現實中的政治人物是綁定在一起的:「現在膜蛤的核心,是『續命』這個詞。一旦不能再『續命』了,『膜蛤』的意義就要消失了。」

「如果江澤民去世,可以想象膜蛤亞文化會有一次總爆發,然後逐漸消亡。」

(文中小民、小趙、大呂、余大毛、小王均為化名)

讀者評論 80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Weber 印象中近3年就很少有網民和內容創作者玩膜蛤梗了,一方面是有點過氣了,另一方面也有留言審查系統對膜蛤內容的過濾逐漸嚴格了。

  2. 看到中間才注意到這是16年的文,不知這動盪的六年港陸網友們是怎麼看待這迷因?

  3. +1s的时代结束了,现在让我们开始-1s吧

  4. 膜法指南GitHub專頁:https://github.com/naco-siren/mogicians-manual

  5. 錯過了「膜蛤」時代文化迷因的,可以移步Google Play 下載膜法指南了解一下這一系列次文化。

  6. 这位撰稿的朋友可能前几年没怎么大面积地接触过膜蛤。我个人认为“+1s” “赛艇” “拿衣服”等典型膜蛤梗最流行的时候大约是16至17年,当时我接触膜蛤最多的地方主要是知乎。
    当时知乎可能每三个问题里面就有一个下面有膜蛤抖机灵的回答,还有不少人把膜蛤内容收集起来,做成了收藏夹,“蛤三篇”等概念也多有提及。过几年审查收紧后全被和谐了,很遗憾。
    我认为撰稿的这位朋友写得不那么准确的地方在于:“膜蛤”是不能单纯地被描述为对江的怀念和崇拜的。它对我来讲更像是一种亚文化暗语,小圈子聊以调侃的信号,同时带有轻佻。开始膜蛤并不需要你成长在江时代,不需要你关注时政,你可以像玩比利王的“ass we can"(原谅我打不出男魂符号)或者“吔屎啦梁非凡”这些鬼畜亚文化梗一样去玩膜蛤梗,只是膜蛤看上去更小众,更有诱惑力,并且有一种开领导人低俗玩笑的危险意味,这种“大胆!”“暴力!”“本月加急!”的意味正是给膜蛤添加乐趣的最佳调料。
    作为一个比较年轻的大陆网民,我是在开始玩赛艇梗和续一秒梗后,才了解到六四事件的存在的。

  7. +1s是膜蛤文化盛行的时候非常流行的留言,膜起来成群结队的人都会在评论里复读+1s,竟然不重点描写这个梗。
    另外,续一秒这个梗并不是单纯的祝江长寿或者玩领导人命长梗,它的起源和“红衣续命”(有年轻的红衣女子离奇死亡,被推测为有人搞巫术把年轻人的命续给老人)这个著名的,带对中共高层恶意揣测意味的流言关系很大。

  8. 这下江主席真逝世了。我们怀念他,全靠同行衬托。

  9. 2022.11.30,江泽民去世。

  10. 怀念故人,其实也有借古讽今的意味。虽然江时期依然是威权体制,但在言论空间不断收窄的当下,膜蛤 更像是变相表达着对当局审查政策的不满。只不过当年的维新党人还能以 孔子改制考 为变法造势,现今的 蛤丝 只能依靠黑话和表情包苟活了。

  11. 薄熙来:我的经历就是到了重庆,到了12年年初的时候,我在想我可能要上任了,我想我应该去当主席,于是我就给周永康,徐才厚给他们写了个报告,他们说欢迎你来,不过这个牛津哈佛,你要去做一个报告,我就去做了一个关于儿子学费问题的采访报告,这个报告经过好几百个记者一致通过。我绝对不会知道我作为一个重庆市委书记怎么把我调到北京去了。后来我就念了两首诗,叫:“敢同恶习争高下,不向包王让寸分。“所以我就被关进了秦城。

  12. 他姓江,总是戴着一副黑框眼镜。他和一个年龄相差悬殊的女人保持了十几年的不正常关系。他姿势水平很高,曾经声名显赫于九十年代,活跃于报纸电视的头条,和记者朋友官府要员谈笑风生。他和一个姓毛的人从事相同的工作,因他而死的人数不胜数。现在的他虽然退居二线,但发生事端时,他依旧垂帘听政,幕后操作,他的意见仍然相当重要。谣言曾说他已去世,他也渐渐被世人淡忘,很少有人还继续关注他的故事了,如今也只有少数几人知道他是否还活着。他就是……………………江户川柯南。

  13. 共产党自己真是自己管不住自己人,就知道堵老百姓嘴巴的傻逼党,操他妈

  14. 中国的GFW,比我们的梯子不知高到哪里去了

  15. 虽然 too young too naive 那个视频我好早就看过了。但所谓「膜蛤」这个概念呢,我也是这两年才知道的;而且的确是年轻朋友里的传播度更高。只不过,我认识的人里,能讲这个的都没有江粉丝。大家讲这个更多都是一种调侃的意味。毕竟大陆不允许对政治人物有任何调侃。我的理解是树大招风吧,作风高调——留了这么多的素材,而且又是上一任领导人了。

  16. 這文化是我第一次聽說
    真是長見識了
    感覺是因為這類新聞我們這都不太會報導-

  17. 说实话很想念那些不用翻墙的日子

  18. 日常+1s
    另:香港的端传媒比CCAV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19. 同「囚犯懷念以前可以放風的日子」......

  20. 这媒体很是纳伊舞,但是说实话这篇文章还是很深入的。唯一可惜的一点是此文作者并不是蛤丝,把握不了真正的蛤丝因为什么膜蛤,这种原因很微妙,远不是一个两个因素所能解释得清楚的。

  21. 吼哇🐸

  22. [-]..[-]
    +1s
    苟,岂。

  23. 楼下一个都跑不了

  24. 在90年代的艰难环境中江带领国家前进,为后面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这是功不可没的。江的能力远远超过胡。而且江很有个性,有人情味。。。即使江未来去世了,他的贡献仍然是不可磨灭的。。。。

  25. 至少就我来说,真的是“作为一个犯人,怀念当时放风的时刻。”

  26. 天若有情天亦老,我为长者续一秒#(滑稽)

  27. 争取再活一二十年,+1s

  28. 续命是因为轮子以前整天说蛤蛤“过世”了,都“过世”好多次了,所以我们要抢在轮子毒舌之前+1s

  29. 天若有情天亦老,我為蛤蛤續一秒

  30. +1s的本意,是諷刺其命不久矣好不。。。正常人用續命?蛤粉智商也是欠費

  31. 實在唔明「續命」係點嚟嘅。。。

  32. 包子吃像太难看,想必港人有深刻理解吧

  33. 个人经历长者时代,对比当前的习二胖,真是社会倒退很多,怀念长者,并且黑转粉。

  34. 你们这些人哪,亦可赛艇~😏

  35. 不知道长者内心到底怎么看待膜蛤现象

  36. 蛤蛤,+1s

  37. 以前觉得他很可怕😨,后来看了那段视频,感觉他好有文艺诗意

  38. +1s 一方面要忍气吞声,一方面要带着13亿人向前跑。 中国的领导人都不容易的。

  39. 一位可敬的老人

  40. 墙内人翻墙而来

  41. +1s

  42. 只能说当前的社会环境,高压政治助长了膜蛤文化。几年前,在蛤丝最多的帝吧(现在的帝吧已经被宣传机构接管,吧主被替换,实际上已经与之前完全不同了),膜蛤多以调侃嘲讽为主,对长者持负面印象居多。近几年,不但膜蛤越来越流行,由于言论空间收窄,不少人还借助膜蛤表达对当下的不满,“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长者感谢这个时代,让民间争议不断(负面居多)的自己忽然之间成为了全民焦点,蛤丝黑转粉也不在少数。

  43. 江老比较有个性,是承前啟後的一代领导人。

  44. 千山万水蛤不老,我为长者续一秒。

  45. 你們給我寫這個啊,一顆賽艇

  46. 黃梅時節家家雨

  47. +10086s

  48. 天荒地老人不老 我為長者續一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