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民逝世:一位长者的死与生,中国网络“膜蛤”的前世今生

几年之前,恐怕不会有人想到,被尖刻的批评者嘲讽为“蛤蟆”的江泽民,会在退出政治核心之后,成为网络“膜蛤”亚文化核心。
“膜蛤”亚文化中,江泽民是主题人物“蛤”,他的外貌、经历、言谈举止中的种种经典都被符号化成内部交流语言。
大陆 政治

【编者按】新华社消息,前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因白血病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抢救无效,于2022年11月30日12时13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6岁。重新推荐这篇旧文。也欢迎阅读深度评论:《江泽民逝世:他如何改造了中共的政治基础,又为当今习近平政治带来什么?》

“膜蛤”亚文化中,江泽民是主题人物“蛤”,他的外貌、经历、言谈举止中的种种经典都被符号化成内部交流语言。
“膜蛤”亚文化中,江泽民是主题人物“蛤”,他的外貌、经历、言谈举止中的种种经典都被符号化成内部交流语言。

8月17日早晨7点34分,“凤凰财经”在新浪微博上发布了三张照片:一对活像蛤蟆眼的大灯、一张“按M安轨”的铁路游戏截图,还有一包零食“蛤蟆酥”。配图文字:“今天是这位长者九十岁生日,起来为长者续一秒”。

这条微博很快红遍网络,随即遭到删除。当天,主管网络安全的“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网信办)即致电凤凰财经,发布这条微博的编辑被开除。

8月17日是江泽民的90岁生日。几年之前,恐怕不会有人想到,曾经因为戴方形粗框大眼镜,把西裤裤腰勒到胸部以下、大圆肚子以上,而被尖刻的批评者嘲讽为“蛤蟆”的江泽民,会在退出政治核心之后,成为网络“膜蛤”亚文化核心。这一天,不少网民像赶集似的,用各种各样的图片、段子、表情包和语录摘抄,“祝贺”这位中国第三代最高领导人90岁“生日快乐”,祝福他获得“续命”。

1989年到1993年,江泽民逐步踏上中国党、军、政的权力顶峰,2002到2005年,他逐一卸下党、政、军的最高职务。中国互联网时代在他治下开启,1995年,政府向社会大众开放接入互联网,至今培育出近7亿网民。从江到胡,再到习近平时代,网络空间如今已成为最重要的政治管控阵地。“膜蛤文化”恰在此时兴起,并触发隐秘的审查机制,个中因由,究竟该如何理解?

江泽民怒斥记者,“他们全都会背!”

在全球有超过10亿用户、但中国内地网民不能直接访问的视频分享网站YouTube上,有史以来最火爆的中国领导人视频,当属“江泽民怒斥香港记者”。

事件发生在2000年10月27日,时任国家主席的江泽民,与上京述职的香港特首董建华在人民大会堂见记者。代表香港有线电视的女记者张宝华提问:中央是否“钦点”董建华连任?江泽民当场大发雷霆,训斥记者,长达数分钟:“你们有一个好,全世界跑到什么地方,比其他西方记者跑得还快,但是呢问来问去的问题啊,too simple,sometimes naive”,“我今天是作为一个长者跟你们讲”,“如果将来你们报导上有偏差,你们要负责”,“你们啊,不要想喜欢弄个大新闻”,“你们啊,naive!I am angry!”

他还特别提到:“美国的华莱士,那比你们不知高到哪里去了,我跟他谈笑风生……”这是距此2个多月前,在北戴河,江泽民接受美国CBS皇牌访谈节目《60分钟》主持华莱士(Mike Wallace)的专访。华莱士曾采访过美国平权英雄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和中国改革开放领袖邓小平。那次访谈中,面对个人独裁、六四事件等直接挑战中共禁忌的重磅问题,江泽民应对从容,全程微笑,还能穿插秀英文、示范演唱,其“谈笑风生”的姿态和技巧,与面对“钦点”问题时的暴怒训斥,别如天壤。

在怒斥事件现场的另一名香港女记者、当时代表商业电台的许秋霞对总书记发威既惊讶,又有点好笑:“很少遇到领导人会这样,作为一个长者教训你,没想到会这样”,“他说他是长者,但其实好像小孩子,掀翻桌子吵架一样,可能他不知道自己的容貌这样出街,会有这样的效果,”许秋霞向端传媒回忆道。

香港无线电视《新闻透视》节目播出了这个片段。事件发生7年之后,这段片段被人上载到YouTube,至今已有超过169万次点击观看。相同内容的片段后来又有不同账户上载,甚至在标题加“禁片”二字,都获得数百万点击观看。

事件16年之后,许秋霞发现了一件更奇怪的事。今年暑假,她给来自北京的一群中学生做新闻讲座,期间播出了怒斥片段,“一边播,我发现他们是会背的!为什么会这样?之前这种讲座,一年前,也没有这么多人会背,这个月初,他们全都会背。”

许秋霞还不知道“膜蛤”。

2002年江泽民访德期间参观福斯汽车工厂后向记者挥手。
2002年江泽民访德期间参观福斯汽车工厂后向记者挥手。

“膜蛤”,从“黑”开始

以江泽民为中心的“膜蛤”文化,在中国大陆兴起是大约5年前,升温壮大则在近3年。

代指江泽民的“蛤”或“长者”,是其中核心人物。“膜”的行为则很宽泛,从考据江泽民生平中的各种细节──张宝华跑得有多快,华莱士有多高;到将日常生活中的人、事、物与“蛤”的各类符号相联系──比如江泽民90岁生日前夕,网络上热传一幅一块蛤蟆状的云快要把太阳遮住的图片;到活用江泽民的金句──比如表示赞同时,用江泽民学广东话说的谐音“吼啊”,告诫人少说话多做事时,用江泽民怒斥记者时提到的“闷声发大财”;到针对时事翻炒各种饶有深意的旧文旧事──比如7月初,腾讯网因中共党庆大会报道中的错别字被问责,网友则翻出江泽民2001年致电中央电视台台长纠错,并说是自己的疏忽的一段轶事出来热传;乃至“凤凰财经”说的“续一秒”──为“长者”祝愿延寿,都能算得上“膜”。

热衷“膜蛤”文化的,大多是内地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他们成长于江泽民领导、影响下的中国,被称为“蛤丝”──蛤的粉丝。

而江的外貌、经历、言谈举止中的种种标志──比如,像蛤蟆眼一样的粗框眼镜、位置超高的裤腰带、“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的金句等,都被符号化成内部交流语言,甚至衍生出商机──印有“搞个大新闻”的T恤、体育品牌Adidas请张宝华做跑鞋代言人……北京中学生们在许秋霞面前背出的怒斥片段,被称为“入门级经典”。

“最早‘膜蛤’的人,都是从‘黑’开始的,”一位研究网络文化的大陆学者告诉端传媒记者。

“蛤丝”小赵今年23岁,中文系学生。他记得,第一次见到怒斥记者的视频,是2002年全家到香港旅游时,“当时没什么感觉,直到‘轮子’把它传进来。”

“轮子”指法轮功组织及其信众。脱胎自“气功热”的法轮功,90年代风靡中国大陆,1999年被政府以“邪教”之名强力取缔。自此之后,江泽民成了“轮子”们最大的敌人。怒斥记者的视频,配合各类场合抓拍的照片,成了法轮功在海外批评江泽民“丑态百出”的杂烩证明。

2002年,江泽民卸下中共总书记职务,2003年,国家主席之位也交到新的总书记胡锦涛手上,2005年,江泽民卸任中央军委主席。但谁也想不到,在全部职务卸任之后,他的政治遗产,除了摆在书店里的《江泽民选集》,竟还有在网上经久不息的段子。

“最早接触到那个视频的时候,我觉得江太可笑了,而且丑态百出。我以前算是个‘五毛’(编注:泛指在网络上为大陆当局辩护、反批其批评者的人),可以说这个视频甚至推动了我的转变,”90年出生的“蛤丝”大吕说。

当时,在内地大学生中流行的社交平台“校内网”(2009年改名为“人人网”),仍然有公共讨论的氛围和传统。在近1亿注册用户中,不少年轻人在这里发表政治言论,组建时政讨论圈子,与立场相异的人争执甚至骂战。江泽民怒斥记者的视频,就为当时人人网上的政治讨论提供了不少金句。“你们还是 too young, 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你们还是太年轻太简单,有时很幼稚)被音译为“图样图森破,上台子拿衣服”,作为插科打诨的段子风行。“不要想搞个大新闻,就把我批判一番!”则被政治立场不同的人,常引用来互相嘲讽。

一名曾是人人网资深用户、目前专注研究江泽民的青年小民说,他记得,人人网上的“膜蛤”规模比如今小很多:“基本上局限在泛政治圈里。内容属于今天说的‘暴力膜’,主要是段子和恶搞图,带着嘲讽意味。

事情发生变化,是在2011年。

江泽民出席中国抗日战争60周年纪念。
江泽民出席中国抗日战争60周年纪念。

“死而复生”,“续命”流行

2011年6月底,海外媒体陆续报导了江泽民住进解放军301医院,已经病危的消息。

1949年之后,打破终身制、建立相对稳定的接班和两届任期常规之前,中国最高领导人的离世,都承启着前后不同的时代。1976年毛泽东逝世,十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开始慢慢转向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1997年邓小平离世,革命一代最终谢幕,同年香港主权交回中国,新世纪的局面也逐渐打开。

2011年7月1日,中共90周年党庆,江泽民没有现身。舆论在深重疑云下屏息,7月6日,香港亚洲电视六点新闻播出独家消息:江泽民逝世,并将台徽转成黑白。

全球震动,多家未能再独立验证消息的媒体纷纷引述亚视,等著看亚视预告的纪念特辑。然而,7月7日中午,新华社发文辟谣,中联办对亚视表示“极大愤慨”。10月的辛亥革命百周年纪念大会上,江泽民和其他领导人一起出现在主席台上,精神不错。

“今天起,中国有了自己的复活节!”这条状态在人人网上被疯狂转发。为江泽民“续命”的段子,也同时流行起来。

“死而复生”成为了江泽民的一段传奇,也激起了很多人回忆起江主政的九十年代,甚至开始将江泽民与胡锦涛进行比较:江喜欢唱歌、弹奏音乐,会怒斥记者,还会在会见外宾时掏出小梳子梳头;胡锦涛却内敛而克制,不苟言笑。关注政治的网民则常常讽刺说,相比到处展示才艺、表情动作多多的江泽民,胡显得古板,被笑为“面瘫”。

“胡锦涛不讲话,完全不回答传媒,”曾被江泽民斥责的记者张宝华说。许秋霞则总结道,“江泽民其实是一个很大胆的人,其他领导人不敢在镜头前做这么多…他对自己非常有自信,自我感觉良好”,“胡基本承接了(江对媒体的友好态度),但humble(谦卑)些,内敛些,也会打下招呼。”

“死讯”被辟走,但人们对江的兴趣却重新燃起。从这时开始,“膜蛤”的讽刺味道渐渐稀释,狂欢意味更重,2011年到2013年,江泽民的更多视频和新闻材料被挖掘出来。

先是有人顺着“高到不知道哪里去”的华莱士,找出了《60分钟》采访江泽民的视频。接着,2009年江泽民视察曾经任职的单位──国机二院的视频,也被找出来放在了网上。这两段视频,和《怒斥香港记者》一起,被组成了经典的《蛤三篇》。

除了“蛤一篇”《怒斥香港记者》,另外两篇也贡献了大量富有江泽民个人色彩、适合转化为搞笑段子的语言素材。比如在《视察国机二院》视频里,江回忆起自己做中共总书记时的“三件小事”,“很惭愧,就做了一点微小的工作”;还提到自“六四”前夕进京赴任:“你说我一个上海市委书记,怎么就调到北京去了呢?”

与此同时,“膜蛤”的内容在网上也开始遭遇删帖。然而,删帖更催生了层出不穷的暗号式交流。比如江泽民视察国机二院时,接过院方送来的礼物,随口说了一句“Excited!”(很兴奋)。网民们把这句话音译成了“亦可赛艇”,在网络社区疯传。

误报死讯后差不多五年,2016年4月2日,近60年历史的亚洲电视面临破产,停止播送节目。香港有网民找出了2011年亚视新闻报道江泽民逝世时的画面截图,把主播换成了江泽民,新闻标题则是“亚视宣布执笠”(亚视宣布倒闭)。

“你死我都未死吖!”图片中的“江泽民”说。

江泽民出席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江泽民出席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各派都在江身上找自己的需要

再流行,还是躲不开政治,尤其是当这种流行似乎隐含著对一名前任最高领袖的好感时。

中文系“蛤丝”小赵提到,家里长辈对江时代的国有企业改制、百万员工下岗、“98洪灾”等记忆尤深,听说现在的年轻人喜欢江泽民,都感到不能理解。

2015年10月,《纽约时报》刊出一篇文章,指“膜蛤”的日渐风行,是为了影射习近平。

2012年底,中共十八大召开。胡锦涛卸任总书记,习近平时代开始。

习近平上任后,出京视察的第一站就是汪洋执政的广东,并拜谒邓小平铜像。很多人将之解读为沿袭改革开放的信号。他也试图展现亲民和人性化,比如去平民食堂式的餐厅吃包子,比如和夫人彭丽媛穿著精心设计的服装亮相“秀恩爱”。网民渐渐暱称他为“习大大”──在中国北方,“大大”常被用来称呼与自己父亲同辈的男性。

上任至今第四年,习近平最令人瞩目的工作,莫过于“老虎苍蝇一起打”、打破“刑不上常委”潜规则的反腐运动。大批贪官落马,为习近平赢得不少好评的同时,也使担心习过分集权、变成帝王式强人的忧虑日渐增长,加上当局对公民社会、新闻媒体、网络空间的愈加控制收紧,民间对习的评价也开始分化。

在北京读法律、20岁出头的小王不太认可“膜蛤反映对当下不满”的说法。他认为,膜蛤是“各派人士都在江身上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比如2014年底上线的微信公众号“江选研讨会”,公号作者以考据方式挖掘了大量江泽民鲜为人知的故事,用的是公开的官方材料,经过提炼,往往余味悠长。

前述专注研究江的青年蛤丝小民说,“江选研讨会”的文章类似“长者传奇”,“江泽民的每一段生活和工作经历,不管是以单位还是地点来分,都是近现代中国的一部微小的断代史。”

比如余大毛,今年24岁,一个中国顶尖大学的在读研究生。2015年底,他加入了学校里几个在校生组织的“膜蛤”微信群。群主喜欢做考据,写一点和江泽民生平有关的文章,还会考证“excited”到底要翻译成“亦可赛艇”还是“一颗塞提德”。

“他们本来用‘江选研讨会’的路数,挖掘史料文献,”余大毛告诉记者,但是更多时候玩开了,“群友看到有关的新闻、图片、段子,都会转发到群里,大家就回复‘续一秒’。”

“后来群里逼近500人,正好赶上2016年春晚,”余大毛说,“今年春晚特别政治化,审美很差。群里就批评得厉害。2月9号的时候,群主担心政治风险,把群解散了。解散后,蛤丝们在另一些群里继续膜。学校的老师开始混进群里蹲点。我听说有个人做了张图,把ISIS斩首人质的图片PS成了江泽民和习近平,就被国安拉去‘喝茶’了。”

余大毛自己也开了一个膜蛤群,他认为,“蛤味”不浓,是被全民狂欢稀释了:“带着黑框眼镜的喜感老头,成了可口可乐一样的流行文化。”

小王自己则不觉得膜蛤是在讽刺习近平。他说自己是在人人网时代参与政治争论时接触到“膜蛤”,并成为“蛤丝”。而他同时也被其它网友称为“自干五”(编注:自带干粮的五毛,指不收官方酬劳而主动在网上为当局辩护的人)。

他觉得江比他前后的领导人更有文艺气质,但“个人形象是一回事,治国能力是另一回事”。治国方面,小王认为,江最大的功绩,应该是在1989年之后比较糟糕的国际形势下,让中共“负重前行”。而对习近平目前的治理,一方面,他认为,国家正走在不错的轨道上,国力日渐增长,在外交上越来越有底气:“港台的问题笑一笑就得了。”另一方面,他也抱怨:“我对防火墙意见挺大的,没必要搞那么高。”

2014年春天,台湾发生反对两岸服务贸易协定的“太阳花运动”,学生和示威者占领立法院24天。2014年秋天,香港发生反对中央提出的特首普选方案的雨伞运动,街头占领79日。那时,小王翻过“防火墙”,在Facebook上和台湾人、香港人论战。

今年年初,他想再次翻墙,参加“反台独”的Facebook洗版行动,却因为找不到好用的VPN而错失机会。

在网络管制上,小王承认“江时代文化开放程度比今天高”,对现今当局的宣传系统更直斥“充满了蠢货”。他不怎么参加学校里的膜蛤微信群,也越来越少跟人争论政治观点:“大家都先入为主,太成型了。人人网膜蛤的时代,什么人都可以见到。我其实会怀念人人和Facebook,大家都有发言权。”

一位研究粉丝文化的大陆学者告诉端传媒记者,膜蛤文化不是领袖崇拜,而是一种变形的粉丝文化,“整个形式和语言,都很像明星粉圈”,膜蛤亚文化的未来,和现实中的政治人物是绑定在一起的:“现在膜蛤的核心,是‘续命’这个词。一旦不能再‘续命’了,‘膜蛤’的意义就要消失了。”

“如果江泽民去世,可以想象膜蛤亚文化会有一次总爆发,然后逐渐消亡。”

(文中小民、小赵、大吕、余大毛、小王均为化名)

读者评论 80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1. @Weber 印象中近3年就很少有網民和內容創作者玩膜蛤梗了,一方面是有點過氣了,另一方面也有留言審查系統對膜蛤內容的過濾逐漸嚴格了。

  2. 看到中間才注意到這是16年的文,不知這動盪的六年港陸網友們是怎麼看待這迷因?

  3. +1s的时代结束了,现在让我们开始-1s吧

  4. 膜法指南GitHub專頁:https://github.com/naco-siren/mogicians-manual

  5. 錯過了「膜蛤」時代文化迷因的,可以移步Google Play 下載膜法指南了解一下這一系列次文化。

  6. 这位撰稿的朋友可能前几年没怎么大面积地接触过膜蛤。我个人认为“+1s” “赛艇” “拿衣服”等典型膜蛤梗最流行的时候大约是16至17年,当时我接触膜蛤最多的地方主要是知乎。
    当时知乎可能每三个问题里面就有一个下面有膜蛤抖机灵的回答,还有不少人把膜蛤内容收集起来,做成了收藏夹,“蛤三篇”等概念也多有提及。过几年审查收紧后全被和谐了,很遗憾。
    我认为撰稿的这位朋友写得不那么准确的地方在于:“膜蛤”是不能单纯地被描述为对江的怀念和崇拜的。它对我来讲更像是一种亚文化暗语,小圈子聊以调侃的信号,同时带有轻佻。开始膜蛤并不需要你成长在江时代,不需要你关注时政,你可以像玩比利王的“ass we can”(原谅我打不出男魂符号)或者“吔屎啦梁非凡”这些鬼畜亚文化梗一样去玩膜蛤梗,只是膜蛤看上去更小众,更有诱惑力,并且有一种开领导人低俗玩笑的危险意味,这种“大胆!”“暴力!”“本月加急!”的意味正是给膜蛤添加乐趣的最佳调料。
    作为一个比较年轻的大陆网民,我是在开始玩赛艇梗和续一秒梗后,才了解到六四事件的存在的。

  7. +1s是膜蛤文化盛行的时候非常流行的留言,膜起来成群结队的人都会在评论里复读+1s,竟然不重点描写这个梗。
    另外,续一秒这个梗并不是单纯的祝江长寿或者玩领导人命长梗,它的起源和“红衣续命”(有年轻的红衣女子离奇死亡,被推测为有人搞巫术把年轻人的命续给老人)这个著名的,带对中共高层恶意揣测意味的流言关系很大。

  8. 这下江主席真逝世了。我们怀念他,全靠同行衬托。

  9. 2022.11.30,江泽民去世。

  10. 怀念故人,其实也有借古讽今的意味。虽然江时期依然是威权体制,但在言论空间不断收窄的当下,膜蛤 更像是变相表达着对当局审查政策的不满。只不过当年的维新党人还能以 孔子改制考 为变法造势,现今的 蛤丝 只能依靠黑话和表情包苟活了。

  11. 薄熙来:我的经历就是到了重庆,到了12年年初的时候,我在想我可能要上任了,我想我应该去当主席,于是我就给周永康,徐才厚给他们写了个报告,他们说欢迎你来,不过这个牛津哈佛,你要去做一个报告,我就去做了一个关于儿子学费问题的采访报告,这个报告经过好几百个记者一致通过。我绝对不会知道我作为一个重庆市委书记怎么把我调到北京去了。后来我就念了两首诗,叫:“敢同恶习争高下,不向包王让寸分。“所以我就被关进了秦城。

  12. 他姓江,总是戴着一副黑框眼镜。他和一个年龄相差悬殊的女人保持了十几年的不正常关系。他姿势水平很高,曾经声名显赫于九十年代,活跃于报纸电视的头条,和记者朋友官府要员谈笑风生。他和一个姓毛的人从事相同的工作,因他而死的人数不胜数。现在的他虽然退居二线,但发生事端时,他依旧垂帘听政,幕后操作,他的意见仍然相当重要。谣言曾说他已去世,他也渐渐被世人淡忘,很少有人还继续关注他的故事了,如今也只有少数几人知道他是否还活着。他就是……………………江户川柯南。

  13. 共产党自己真是自己管不住自己人,就知道堵老百姓嘴巴的傻逼党,操他妈

  14. 中国的GFW,比我们的梯子不知高到哪里去了

  15. 虽然 too young too naive 那个视频我好早就看过了。但所谓「膜蛤」这个概念呢,我也是这两年才知道的;而且的确是年轻朋友里的传播度更高。只不过,我认识的人里,能讲这个的都没有江粉丝。大家讲这个更多都是一种调侃的意味。毕竟大陆不允许对政治人物有任何调侃。我的理解是树大招风吧,作风高调——留了这么多的素材,而且又是上一任领导人了。

  16. 這文化是我第一次聽說
    真是長見識了
    感覺是因為這類新聞我們這都不太會報導-

  17. 说实话很想念那些不用翻墙的日子

  18. 日常+1s
    另:香港的端传媒比CCAV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19. 同「囚犯懷念以前可以放風的日子」……

  20. 这媒体很是纳伊舞,但是说实话这篇文章还是很深入的。唯一可惜的一点是此文作者并不是蛤丝,把握不了真正的蛤丝因为什么膜蛤,这种原因很微妙,远不是一个两个因素所能解释得清楚的。

  21. [-]..[-]
    +1s
    苟,岂。

  22. 楼下一个都跑不了

  23. 在90年代的艰难环境中江带领国家前进,为后面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这是功不可没的。江的能力远远超过胡。而且江很有个性,有人情味。。。即使江未来去世了,他的贡献仍然是不可磨灭的。。。。

  24. 至少就我来说,真的是“作为一个犯人,怀念当时放风的时刻。”

  25. 天若有情天亦老,我为长者续一秒#(滑稽)

  26. 争取再活一二十年,+1s

  27. 续命是因为轮子以前整天说蛤蛤“过世”了,都“过世”好多次了,所以我们要抢在轮子毒舌之前+1s

  28. 天若有情天亦老,我為蛤蛤續一秒

  29. +1s的本意,是諷刺其命不久矣好不。。。正常人用續命?蛤粉智商也是欠費

  30. 實在唔明「續命」係點嚟嘅。。。

  31. 包子吃像太难看,想必港人有深刻理解吧

  32. 个人经历长者时代,对比当前的习二胖,真是社会倒退很多,怀念长者,并且黑转粉。

  33. 你们这些人哪,亦可赛艇~😏

  34. 不知道长者内心到底怎么看待膜蛤现象

  35. 以前觉得他很可怕😨,后来看了那段视频,感觉他好有文艺诗意

  36. +1s 一方面要忍气吞声,一方面要带着13亿人向前跑。 中国的领导人都不容易的。

  37. 一位可敬的老人

  38. 墙内人翻墙而来

  39. +1s

  40. 只能说当前的社会环境,高压政治助长了膜蛤文化。几年前,在蛤丝最多的帝吧(现在的帝吧已经被宣传机构接管,吧主被替换,实际上已经与之前完全不同了),膜蛤多以调侃嘲讽为主,对长者持负面印象居多。近几年,不但膜蛤越来越流行,由于言论空间收窄,不少人还借助膜蛤表达对当下的不满,“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长者感谢这个时代,让民间争议不断(负面居多)的自己忽然之间成为了全民焦点,蛤丝黑转粉也不在少数。

  41. 江老比较有个性,是承前啟後的一代领导人。

  42. 千山万水蛤不老,我为长者续一秒。

  43. 你們給我寫這個啊,一顆賽艇

  44. 黃梅時節家家雨

  45. 天荒地老人不老 我為長者續一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