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

張曉卿:南洋華商的中國夢(二)

從伐木起家的一方財閥,到手握多家華語新聞傳媒的一介儒商,張曉卿為何要搭建一個從馬來西亞到香港的媒體帝國?

端傳媒記者 林怡廷

刊登於 2016-08-11

#華商

圖為砂勞越姆魯國家公園。
圖為砂勞越姆魯國家公園。

本系列從2016年8月10日至13日連載4日。系列之一之三之四,點擊即可閱讀。

然而張曉卿是誰?

和陳嘉庚、郭鶴年這些東南亞華人圈知名的富商一樣,張曉卿在中港台的知名度和實際影響力不成正比。對華人文化圈的「中心」來說,南洋一向難以進入視野,而張曉卿來自更邊緣的東馬。他的發家軌跡有時局的機運,也能清晰看出個人的努力和侷限。

這也是一代南洋華人參與中國轉型的典型故事。作為第二代華人移民,經歷過二戰、馬來亞及砂勞越獨立,從割膠工人打下一壁江山。張曉卿帶著離散華人的情意結,熱烈參與中國的改革開放,卻也在大國崛起後逐漸力不從心。

詩巫是東馬砂勞越州的第三大城,一個五十年代因伐木業而興旺的小鎮,25萬人口中有七成是華人,以福州人為主流,有小福州之稱。張曉卿是第二代的福州人移民。

砂勞越擁有北婆羅洲豐沛的熱帶森林資源、橡膠、熱帶硬木、油棕等。70到80年代,砂勞越木材出口極盛,位於拉讓江中游的詩巫成了主要集散地,以歐洲及日本市場為主。當時詩巫有十多間木材商,清澈見底的拉讓江逐漸因為伐木後的木屑和木材拖運而黃濁不堪。許多詩巫人因木材致富,張曉卿在1975年創立的常青公司,便是在這個榮景下迅速壯大。

1960年代,砂勞越反對與馬來亞合併的聲浪高漲,再加上1949年中共在大陸建政的影響,許多有左傾思想的華人,便加入當時的北加里曼丹共和國(西馬簡稱之為「砂共」),反對英國主導的馬來西亞計畫。而伐木業在叢林中,必須要和砂共打交道,八十年代初張曉卿就曾和一些木材商人一起,因被控資助共產黨而短暫入獄。

家族和張曉卿有世交,東馬的土地運動者黃孟祚告訴端傳媒記者,張曉卿出獄之後,行為軌跡亦有了微妙的變化,他開始跟砂勞越州首席部長關係十分密切,生意也跟著扶搖直上。他加入SUPP(砂勞越人民聯盟黨),曾在1985年被委任為馬來西亞國會上議員,胞弟張泰卿從政,家族在東馬的政商網絡越來越有影響力。

2007年出版的《亞洲教父:透視香港與東南亞的金權遊戲》,作者Joe Studwell從1998年金融風暴時,許多香港和東南亞大亨依舊屹立不搖的原因探究,發現雖然東南亞區域經濟總產值低於任何一家全球500大企業,但全世界最富有的25個家族有8個來自東南亞,而且多是華人。

Joe Studwell指出,這些南洋華商跨足銀行業、地產業、船運業、糖業、博弈業到伐木業。他們運用當地未成熟政治的灰色地帶,取得土地特許權,開發東南亞豐沛的天然資源,控制能源、原物料、運輸、地產等上游產業,並且壟斷市場取得最大利益。他也分析,這類大亨的家族企業,由於技術能力不足,最終難以對東南亞國家的產業有所貢獻,遇到制度完善的西方企業就會顯出弱點。

張曉卿便是依循著這個傳統的東南亞模式為自己累積起大量財富。

長年為東馬原住民爭取土地權益的黃孟祚分析,由於砂勞越豐富的天然資源,土地特許權正是商業經營的關鍵,因此東馬的政商生態中,土地特許權所帶來的巨大利益,由政府和財團共棲共存。包含常青集團的砂勞越六大財團,常有特許地對原住民習俗地侵權的問題。

根據瑞士非政府組織布魯諾曼瑟基金會(Bruno Manser Fund)於2011年發表的報告指出(Development of global timber tycoons in Sarawak, East Malaysia: History and company profiles),砂勞越州土地面積1200萬公頃,六大伐木集團的特許伐木地面積有372萬公頃,高達三分之一。其中常青集團至少有100萬公頃,張曉卿很可能是砂勞越最有錢的人。

在地方上,張曉卿常常捐助華文中學、支持教會,有慈善家的良好形象;在商業上,他的行事作風則以剽悍聞名。一位在詩巫活躍的商界人士觀察到,張曉卿有種「財務狀況很糟也敢放手一搏」的性格。

正是如此,在1983、84年木材價格低落時,他挺身而過,之後迎來木材產量最大,價格最好的十年,張曉卿的商業王國快速擴張。

知情人士向端傳媒透露,據張曉卿的船運公司統計,90年代極盛時期,常青集團的伐木場每個月有近40艘半千噸的船將山上砍伐的巨木自拉讓江運輸出去,當時單是木材生意至少日進百萬馬幣(約200萬港幣)。2000年後,伐木業因政府放任砍伐而逐漸衰退,常青集團和其他砂勞越財團一樣,透過土地用途變更,將過去的森林特許權的土地改種棕梠樹,生產油棕。

1990年代,他也積極擴展商業版圖到新幾內亞、俄羅斯、紐西蘭等國,如日中天時,新幾內亞國王都前來拜訪。他透過砂州政府拿到中國大連市的鋸木廠生意,觸角延伸到中國。

然而張曉卿不滿足於只是一個富甲東馬的商人。

1987年,馬哈迪政府擬派遣不諳華文的教師擔任華校行政高職,造成華人不滿,也因此引發族群衝突,前強人首相馬哈迪藉口族群矛盾展開「茅草行動」,逮捕許多異議份子,並關掉三間報社。其中一家便是《星洲日報》。《星洲日報》急需資金挹注,時任總編輯劉鑑銓,特意飛到詩巫向張曉卿求助,張曉卿考慮兩天,不顧家族反對,決定買下。1988年4月,《星洲日報》復刊。

這個決定,改變了《星洲日報》的命運,也改變了張曉卿的格局。

《星洲日報》是由新加坡虎標萬金油老闆胡文虎和胡文豹兄弟於1929年創刊於新加坡,1965年新加坡自馬來亞脱離,《星洲日報》也星馬分家,命運各自流轉。1983年,新加坡版併入馬華殷商陳嘉庚創辦的《南洋商報》,馬來西亞版則在被張曉卿收購後數年,就追上《南洋商報》成為馬華文第一大報,最高發行量曾達到40萬份,在700萬華人人口中,擁有近300萬的讀者群。

一位前星洲集團高層認為,張曉卿當初買下星洲只是一門生意,已退休的星洲靈魂人物,星洲媒體集團董事經理兼集團編務總監劉鑑銓,以及集團總編輯蕭依釗,這兩個專業報人才是編務的關鍵。星洲因為茅草行動受到迫害,因此復刊後著力標榜「正義之上,情在人間」。而後,更在1993年創辦「馬來西亞花蹤文學獎」,鼓勵馬來西亞華人作家的華文創作,也作為連結兩岸三地及馬華作家的平台,台灣的龍應台、余光中,香港的西西,中國的莫言、冰心等知名作家都曾受邀參加。星洲在馬推廣華文文學上一系列的努力,亦為張曉卿打造出不同以往的文化形象,將他從一個霸氣的木業財閥,轉化成一介儒商。

「由於馬來西亞特殊的政治體系,造成族群之間的矛盾和摩擦難以消除,在馬來西亞經營華文媒體存有一定的政治風險,但劉鑑銓與蕭依釗拿捏了很好的平衡。」 這位前星洲高層認為。

人口結構有60%馬來人、25%華人、10%印度人及5%原住民的馬來西亞,族群政治一直是其特殊生態。馬華社群試圖從華文教育、華文報來維護一個中華文化堡壘,和馬來民族主義相抗衡,而馬來政府則一向忌憚華文報,一直到2012年前,馬國內政部都以一年發放一次的出版準證來控制媒體。

張曉卿的生意,需要仰賴與馬來西亞政府的關係。

接受端傳媒採訪的這位星洲前高層認為,在編務上,劉、蕭兩人把握言論市場與政府容忍尺度之間的巧妙平衡,他們亦同時以文化中國的軟性訴求,讓星洲日報成為張曉卿擴展內外影響力的平台。

《星洲日報》在1988年復刊後,僅用三、四年就追上歷史悠久的《南洋商報》成為馬來西亞的華文第一大報,營收一直穩定而可觀,近年受到數碼化的衝擊才下滑。根據2015年馬來西亞發行審計局(Audit Bureau of Circulation)的數字,《星洲日報》目前發行量約36萬份左右,在印尼、柬埔寨等地都有分社,依然是目前東南亞最有影響力的華文報紙。

成功的銷量讓張曉卿掌握了馬來西亞華人社群的話語權,也連帶經營了他和馬來西亞執政黨巫統(UMNO)的政治關係。他曾經邀集前強人首相馬哈迪的兒子入股他投資的光纖產業,雖然最後不歡而散,不過許多分析指出,2004年他之所以能收購南洋商報,成功壟斷當地華文報業,和馬哈迪的默許支持有關。

收購星洲讓張曉卿走出東馬詩巫小鎮,從一個砂勞越大材大亨,成為華文報業老闆。而後,他陸續買下《光明日報》、《南洋商報》及其旗下的《中國報》,旗下媒體市佔率高達80%。2001年馬執政聯盟的馬華公會收購《南洋商報》,卻置換星洲高層管理而傳出張曉卿是幕後黑手,引發華人社群一波罷寫運動,但阻攔不住因此聲名大噪的張曉卿,由此他才真正進入馬來西亞華人視野,踏入西馬的政經中心.

接近張曉卿的知情人士向端傳媒透露,張曉卿旗下事業龐雜,多半時候他會尊重管理層的意見,但在滿城風雨、許多星洲高層都不贊成收購《南洋商報》時,沒有人可以阻止張曉卿。

在這位接近者看來,張曉卿壟斷媒體不是為了出賣華社利益,他的核心理念是希望是華社團結,集中文化與媒介資源,與西方抗衡。

但媒體壟斷十年後,華語社群的氣氛也悄悄改變。

端傳媒記者在馬採訪時,遇到大部分的人都不願意具名,有些單位因為和《星洲日報》有合作,需要媒體曝光不敢得罪,有的人拒絕受訪。而被星洲「封殺」的黑名單傳言也早在華社流傳。

無論如何,張曉卿在馬來西亞的媒體王國是建立了起來,而且比過去任何一個報業老闆都還要成功。相較於其他報業老闆的低調經營,張曉卿多了一種中華文化情懷的「使命感」。他常投書在自己旗下媒體,並接受旗下媒體的專訪,闡述團結以華人文化對抗西方話語霸權的理念,或直接反駁批評者。

他也複製這個模式到世界各地。他在巴布紐新幾內亞應政府之邀,創辦一個英文報,也將星洲日報從馬來西亞拓展到柬埔寨,泰國等其他東南亞華人圈。自90年代以降長達二十年的時間,張在政治關係、商業生意、媒體輿論之間遊走自如,締造了他旗下王國的黃金時代。

黃金時代最重要的奠基,是他在1995年收購了香港《明報》。

敬請期待下篇。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