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卿:南洋华商的中国梦(三)

即便亏本也要买下《明报》,组建世界华文集团,张晓卿步步走上“亚洲默多克”之位,怀揣怎样的宏图大志?
1994年,张晓卿抓住了收购《明报》的机会。这个决定 ,让他从边缘的南洋打进华人文化圈的核心。
大陆 社会 经济

本系列从2016年8月10日至13日连载4日。系列之一之二之四,点击即可阅读。

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由于内地投资与法治环境不够成熟,香港成了大量外资进入中国的跳板。1989年学潮引发天安门镇压,中国外交环境急剧恶化,资本信心亦迅速下滑。当时外资大量撤离,但海外华人对中国未停止的投资,成了中国经济稳定的关键。

根据台湾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教授龚宜君的研究,1994年,中国引入的海外直接投资总额达33.8亿美元,其中70%来自香港与澳门,这70%之中,许多是南洋华商经香港上市公司进行的投资。

龚宜君在2003年发表的论文《东南亚华人的经济发展与族群关系:以马来西亚华商为例》指出,当时中国最大的两个海外华人投资者,都来自东南亚。一是泰国谢国尼的“卜蜂集团”,另一是印尼黄奕聪的“金光集团”。其他重要的南洋华商,像印尼的林绍良、李文正和新加坡吴家熊之大马集团;马来西亚郭鹤年的嘉里集团、郭令灿的丰隆集团;泰国华泰曼谷土地集团,以及新加坡的远东集团。

张晓卿也在这一波南洋华商的鲑鱼返乡潮中,经由香港,奋力游向中国。

香港曾经是木材交易重要的贸易点。一位已离开常青集团的前高层人士透露,90年代张晓卿的木材生意如日中天时,便在香港成立离岸公司,一方面规避东马砂州政府的木材出口重税,另一方面,也方便就近处理在中国的投资。

这位前常青高层告诉端传媒记者,90年初期,张晓卿透过与砂州政府的关系,拿到砂州政府在中国大连市投资的锯木厂,迈出进军中国内地的第一步。

他在大连买下大片土地,投资金州开发区。也因为木材生意,张晓卿与时任大连市长的薄熙来结识,奠定了日后在重庆模式中的“共鸣”。大连之后,他在上海开了第二家木材板厂,投资马桥工业开发区。据知情者透露,张晓卿一开始倚赖一位和侨办关系很好的大陆居港人士牵线这些大陆生意,慢慢地,各地方政府会主动找上门。他的投资项目也越来越多元。

根据常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的简介,常青集团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最早进入投资的国际跨国公司之一,投资遍及在山西、广西、黑龙江、上海等中国各省,项目包括生态业、新能源新材料、有色金属产业、钢铁、地产、牧业、石油、公路建设、食品、种植业、板材业等,但在中国投资常常受到政治波及,比如2007年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达成合作开发吉林(松辽盆地)的石油协议,后媒体报导受到周永康被整肃波及。

虽然当时张晓卿的商业版图已扩展至东南亚及非洲,但他真正的事业重心放在中国。因此当1994年,收购《明报》的机会出现,张晓卿即毫不犹豫地抓住。这个决定,让他从边缘的南洋打进华人文化圈的核心,也在芸芸海外华商中,被中国看见。

亏本买《明报》 “亚洲默多克”崛起

查良镛(金庸)1959年创办的《明报》,一直是香港最具公信力的重要报章之一。1991年,金庸将明报集团经营权转给当时仅33岁的年轻文化商人于品海(现香港01投资人),而后于品海由于巨资投入“传讯电视”而陷入财务危机,1994年将亏损严重的明报集团出售给张晓卿。

一位前明报高层向端传媒透露,《明报》是个亏本交易,1994与1995年张晓卿分两批以一股六块多和一股四块港币的价钱和于品海买下明报,张拿到大部分股份后,股价一度跌到两块多港币。但显然,《明报》对张晓卿真正的价值,不在表面的盈亏.

这位前明报高层观察到,买下《明报》后,张晓卿常带著明报经营高层游走中国各省谈生意的项目,他也确实因“明报老板”这个身份,变成中国地方官员很重视的人物,只要他到中国,常常都是地方官高规格接待,而中国政府高官到了马来西亚,也总会拜访张晓卿。他的关系亦上达中央,与不少国家领导人都关系不错。

“在中国做生意关系很重要,张晓卿用媒体成功吸引中国注意,”一位前星洲管理高层观察,“当时中国政治是非常敏感的 ,一旦拥有报纸,你就会很powerful(有权势)。”

这位前星洲高层认为,星洲的成功成了张晓卿买《明报》的信心基础。《明报》除了是张晓卿重要的经商工具,也让他的知名度拓展到华人圈中心的高度。

这时,砂劳越木材资源几乎用尽,他在当地的生意只剩下油棕业,事业重心也几乎都转向中国。

知情人士透露,最初张晓卿收购《明报》时,希望让该报中间偏右的自由派立场转向亲政府,但被一位熟悉香港民情的时任明报执行董事阻止。这位董事提醒,明报一旦立场亲政府,就会失去市场和公信力。

当时香港刚回归,“马照跑舞照跳”,北京未施予太大压力,媒体气氛也自然。时任《明报》总编辑张健波与经营高层默契良好,2000年时,《明报》盈利一亿多港币,创历史新高,而后十年的营运状况也很不错,张晓卿几乎不插手编务,新闻编辑室的自由空间得以维持。

2008年,张晓卿再整合星洲、南洋、明报集团,成立世华媒体集团,在香港和马来西亚同步上市。加上《明报》在北美与加拿大等地的海外业务,张晓卿亦从此时开始被称为“亚洲默多克”,成为跨国媒体大亨。

和中港台收购媒体的其他富豪相比,以张晓卿媒体王国所跨足的语种与国家来看,“亚洲默多克”的称号并不为过。但他的野心不只是华文媒体和亚洲,他认为媒体就应该要做大。

收购《明报》之后,张晓卿原曾想在英国、澳洲这些有华侨的地方办报,但未果。收购案亦陆续找上门,据前明报高层透露,其中一例是,2000年凤凰卫视要在香港挂牌上市时,董事长刘长乐曾邀张晓卿入股。知情人士也透露,曾有台湾媒体集团邀集张晓卿一起收购《中国时报》。相较他在木材、石油开发等生意上的大胆,张晓卿在媒体的收购上更尊重管理高层的意见,也因此趋向保守,这些收购案大多未成行。

知情人说,张晓卿至今的最大遗憾,正是没有把握住一些收购机会,让自己的媒体版图更壮大。

张晓卿更希望他的传媒业务能进入中国。他曾想投资上海的一家报社,但身边人反对,也由于中国政府不开放外资投资媒体而作罢。买下《明报》之后,他也曾投资广州的印刷厂,希望有机会能在中国发行报纸,但至今无法实现。

81岁的张晓卿已将大部分的木材、油棕事业交给兄弟或儿女经营,收益最低的媒体成了他最醉心的事业,常常亲力亲为。

把海外华人读者卖给中国,把中国梦卖给海外华人

2001年,张晓卿出任世界华文报业协会主席。在演讲中,他这样说:

“我们华人应该建立和拥有一个以全球华人为主体的媒体和网络世界。我们必须依从自己的立场和价值,去表达我们的感情和声音。在目前的世界舆论中,迫切需要具备全球影响力的中文媒体文化传播力量,来为东方的新兴大国铺垫一条文化的通道。”

一位熟悉张晓卿的人士向端传媒记者透露,很多人认为张晓卿收购媒体是单纯的商业行为,但“南洋、亚洲周刊、明报月刊这些媒体从来没有赚过钱,一直都是亏损,也会受到政府的压力,但张晓卿还是非常坚持。”他形容,张晓卿爱读《古文观止》和鲁迅,买媒体的核心动力,正是对中华文化的使命感。

这位人士说,由于马来西亚族群关系的特殊脉络,张晓卿的亲中国政府和他的中华民族情感有关,是一辈南洋华人共同的心理状态。张晓卿也并非不批判中共政权,他曾在1998年印尼排华事件呼吁中国政府为华人出面,也曾经在89年为天安门事件发言,有一年时间不愿进入中国。但张晓卿也认为,今日中国已非昔日中国,共产党不是没有功劳,不应该仇视共产党。

南洋华人有回馈侨乡的传统。1930年代,知名南洋华商陈嘉庚倾家荡产,连结南洋华人的资源共同投入对日抗战的援助,而后资助新政权的建立。今天,在马来西亚族群矛盾的政治环境中,马来保护主义更让华人觉得受到歧视,50岁以上的华人,普遍认为华人的希望在中国,中国崛起有助于提升他们作为华人的地位。

正是这样的“民族”情感,让张晓卿在2012年出资2000多万人民币,给中央电视台《故宫》纪录片团队拍摄首部关于南洋华人的纪录片,长达10集的《下南洋》。而南海国际仲裁正热之际,《星洲日报》也以整版篇幅转录《中新社》的专题报导,确保在南海议题上,马来西亚华人主流舆论跟著中国的主旋律。

“他是大中华民族主义的出口商,把海外华人读者卖给中国,也把中国梦卖给海外华人,”槟城研究院研究员黄进发这样分析张晓卿。

2001年马华公会收购《南洋商报》时,有传言张晓卿是“幕后黑手”,引发知识分子的罢写运动,黄进发也是罢写作者之一。

黄进发认为,张晓卿以文化中国的情怀维持老一辈海外华人对中国的情感,收拢华商,亦在舆论上有意识避免港台的本土思潮及公民运动对马华社群的影响。

然而中国、马来西亚、香港的政治局势变化,已经透支了中华文化情怀的影响力,也动摇著张晓卿的媒体及商业王国。81岁的张晓卿仍努力抓住时代,却已显得力不从心。

敬请期待下篇。

读者评论 0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目前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