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場編讀手記

有顆訓練員的心,處處都是小精靈?真實世界可能剛好相反

國際新聞形勢愈烈,但「難民」、「穆斯林」、「伊斯蘭國」這些慣用關鍵詞早就射不準事件的靶心。如何與心中的偏見做鬥爭?

端傳媒國際新聞主編 周軼君 發自香港

刊登於 2016-08-08

#編讀手記

2006年,印度孟買,一戶人家高掛起結婚用的燈飾,一個女孩在紅燈下玩耍。
2006年,印度孟買,一戶人家高掛起結婚用的燈飾,一個女孩在紅燈下玩耍。

走在路上,對面走過來一排人(常常站成一橫排)齊齊對着手機凝神微笑,十有八九是在Pokémon了(這個詞應該可以當動詞用了吧)。我知道無數科幻小說中預言的那一天再不會遠:虛擬代替真實,你需要的一切感官刺激,機器都能替你複製,甚至更精準更個性——還需要現實世界幹什麼呢。今天它還能當布景板,明天連布景都看起來比手機之外的存在更蒼翠欲滴迷人芬芳。

請原諒,我不怎麼打機,但尊重一切遊戲迷,也羨慕你們獲得的快樂。以Pokémon起筆,只是為了借用它的象徵意味:「想要捉精靈,走到哪裏便都看到精靈。」唯心主義任天堂版:心裏有什麼,看世界就充滿了什麼。曬出來,還能在社群裏獲得掌聲和滿足。

在這個意見氾濫而少人問津真相的時代,國際新聞報道常常讓我想起Pokémon Go代表的這個意象。

自去年法國巴黎發生大規模恐怖襲擊,今年形勢愈烈。法國尼斯發生卡車碾壓人群事件第二天,來自德國的朋友說,法國警察是幹什麼的?輕易放行那個罪犯,這種事情不會發生在德國。德國警察才叫「警察」。幾天後,一輛德國列車上,一名17歲的阿富汗少年舉起斧頭砍向坐在附近的四名香港人。不到一星期,南部城市慕尼黑,18歲槍手冷血掃射。恐懼的神經來不及回神,敘利亞青年在音樂會外引爆炸彈,街道上也出現斬人惡行。法德暴力事件如此頻繁,以至於歐洲另一大中心城市倫敦,非洲裔挪威籍青年舉刀殺戮,竟沒有引起廣泛討論。

密集襲擊、情形類似,但這絕不是節省調查、懶得追問的藉口。稍做研究,就會發現「難民」、「二代移民」、「穆斯林」、「伊斯蘭國」那幾張慣用的關鍵詞射不準事件的靶心了:尼斯的火車司機根本不是個嚴格的穆斯林教徒;慕尼黑商場的槍手高叫自己「是德國人」,甚至流傳的說法他是基督徒。難民作案也未必斷定他們是抵達歐洲之前早有預謀,還是到來之後水土不服情緒激變。

接踵而至的事件需要解釋,而我們固有的那一點印象與標籤不足以解釋。又如全球政壇女性冒起,可是真的是女權的春天到來嗎?日本新任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防務相稻田朋美皆是不折不扣的保守價值觀奉行者,曾經主張女性應該相夫教子而不是外出工作(儘管自相矛盾)。美國總統候選人希拉里多年來亦遭女權主義者詬病。所謂「現象」,一層層剝開來才能接近真實。

端國際頻道成立一年來,堅持帶給讀者第一手訪問,在地的報道。我們鮮做價值論斷,更多是呈現錯綜複雜的事件原貌。所謂「公正」,並不是支持所有當事方,而是儘可能考慮到事件涉及的不同層面與方向,給不同人一個說出故事的機會。我們相信,事件背後,都有人的故事,個體的經歷。

在德國列車砍人事件中,除了和大部分香港媒體一樣關心受傷港人家庭的狀況,我們把視線也投向了加害者。端在當地的記者走入兇手生活的德國北部小鎮,探求為什麼一個貌似已經融入當地的阿富汗青年,一夜之間變得激進?法國尼斯襲擊之後,我們同樣還原了兇手的生活環境,以人性角度,全球視野追問當下的懸疑。

如果我們僅僅用「想當然」的那幾個關鍵詞人云亦云,報道會是這樣的:穆斯林難民又傷人了!歐洲真是倒霉透了!西方在中東搞了半天害了自己!正如有顆訓練員的心,走到哪裏都有小精靈。

這樣子「捉精靈」的報道方式有多害人?新聞誤導隨處可見,國際新聞千山萬水,真相難明,更是「畫鬼最易」。如果懶得搞清說明,在中國大陸就發生了南海判決一出,有人圍攻麥當勞肯德基之鬧劇。

報道英國公投脱歐時,我們同樣發現,近一半英國人「哭暈」的結果,也在華語社交媒體上被歡呼為「民主的勝利」。我們的報道並不做「好壞論」,而是通過「N張面孔」的形式,採訪代表不同群體的英國人,無論贊成還是反對,都給他們一個說話的機會。

又如美國總統候選人特朗普是否真的給了華人VIP待遇,我們在現場的記者澄清了華文媒體上的自娛自樂。

不斷跟自己心中的偏見做鬥爭。能夠做到這一點,要感謝我們的記者、特約撰稿人行千里路,不知疲倦地提問與觀察。感謝他們放開心裏的「小精靈」,到真實的世界裏抓取答案。

今時今日,新聞報道的手段除了去到第一線,網絡本身也可以是一種「frontline」。端成立不久,我們也曾耗時數月,沉入社交媒體,尋找伊斯蘭國宣傳、招募的蛛絲馬跡,在熱點問題的獨家與深度報道中,不輸國際同行。

說來慚愧,跑遍大半個地球,最近我剛剛第一次去日本。中國人口中千夫所指、極度敏感的靖國神社,去了才知道,對於大多數日本人來說,只是先人戰死魂歸處。一個特殊的「家屬」展覽——也就是戰場上並不直接參與戰事的人——讓我想起《海角七號》裏頭那個懦弱而深情的日本教師。於是更加理解戰爭對普通人的摧毀。

但是,理解事件的多面與複雜,走到對立面去傾聽,並不代表我們的國際觀不分是非,沒有底線。靖國神社遊就館貼出告示,禁止使用「Pokémon Go」,但在我看來,這才是應該捉一捉「鬼」的地方。二戰後,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判決14名日本甲級戰犯死刑。日本右翼竟瞞着天皇,幾經周折偷出這些人的骨灰遺骸,把名字塞進靖國神社合祭名單。天皇得知後,從此再不去參拜。關於靖國神社,鄧小平曾說:「如果從靖國神社拿走東條英機的牌位,我也去獻花!」祭奠甲級戰犯,這決不是日本國內之事,而是牽動亞洲鄰國怨仇的舉動。

今日遊就館,關於戰爭的描述,也不乏避重就輕、曲意解說。而在靖國神社之後,廣島和平公園也宣布禁止「Pokémon Go」,以示尊重原子彈爆炸受害者。這個,我舉雙手贊同。

新的一年,從新聞信、社交網絡、APP,繼續關注我們。

訂閱端newsletter

下載端APP

關注端Facebook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