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方安生:我的兒子不喜歡考第一

(編者按)在紛擾的世代,似是而非的價值觀、莫衷一是的說法,讓家長越來越迷糊。九月,孩子開學,家長也重新出發,我們透過一封封給家長的信,集結兩岸三地的智慧,期望為人父母的,可從中找到新的視點,增加大小同行路上的能見度。
陳方安生。

香港家長們:

新學年剛開始,學生重投校園生活,家長也要適應,與孩子一起面對成長帶來的新挑戰。

我有一對兒女,四個孫兒。很久以前,女兒和兒子上學時,我也曾為他們的學業操心,但是我有一個信念,就是孩子學習過程應該是快樂的、主動的和活潑的。老師的角色是引導,而父母從旁幫助就足夠了;不跟其他家長比併,不安排孩子上太多興趣班和補習班,時間表密麻麻,天天疲於奔命,童年就沒有什麼美好回憶了。

讓孩子自由發揮最好。記得我兒子有次考到全班第一,回家卻對我說:「不喜歡考第一,因為以後考第二也是退步了。」我就向他說,孩子, 你既然有天分, 是個讀書的材料, 就應該好好求學, 盡量發揮, 而不是找藉口逃避或躲懶,考第一並不重要。

說到底,我覺得最重要是培養孩子有良好品德,教導他們自小有禮貌,有同情心;長大一點,就要教導他們為人正直,有承擔,有獨立思考、明辨是非的能力,學習與做事都要有毅力,不會遇難題就輕易放棄。

家長永遠是孩子的榜樣,我們的言行,孩子耳濡目染,對他們的成長有很大的影響。我特別想提醒年輕的父母,不要太呵護孩子,要讓他們接受挑戰, 學習自己解決問題和應付困難,否則長大了會經不起挫折。沒有跌倒過,怎樣學懂走路呢?

我常對孩子說,做人的宗旨是要對家庭及社會有責任感,誠懇態度處事待人,金錢和權力都是次要。

我2008年卸任立法會議員後,先後到過百間中學演講,希望學生多些認識香港政府的管治理念,以及「一國兩制, 港人治港」的真諦。我希望通過這些演說,令他們對社會有更多了解和關注,啟發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演講內容或者比較嚴肅,但跟孩子的未來息息相關,不容忽視。

香港正處於一個大是大非的時代,我們的核心價值──自由、民主、法治及原有生活方式屢受挑戰。過去一年就行政長官及立法會普選問題引起的爭論,整個社會由學生到一般市民都或多或少參與了。

香港人本來不熱衷政治,但你不理會政治,政治都會找上門。2014年79天的佔領行動,整個公民社會忽然成熟起來。看着年輕的一代包括許多中學生、大學生對他們土生土長的地方迸發激情奮起守護,反思香港數十年的成功因素,當如何珍惜,怎樣承傳,我很欣慰。

我這一代香港人,很多都是上世紀中從中國大陸逃難而來,在所謂「借來的地方, 借來的時間」組織家庭,落地生根,香港成為我的家。我在這裏受教育,幸運地得到香港大學栽培,學成後加入政府工作了38年,我見證香港的成功,如何由一個小小的漁港變成一個國際大都會。平情而論,殖民地時期英國政府無論在教育、房屋、醫療、福利和法治等多方面都為香港建立制度,打下很好的基礎,令香港經濟在上世紀70年代起飛,市民生活得以改善。

2001年我離開政府,後來通過一次補選當上立法會議員,目前是「香港2020」的召集人。看見香港的政局愈來愈紛擾,管治敗壞,連我的母校香港大學任命一位副校長都受到政治干預,荒謬藉口「等埋首席副校」,校友忍無可忍,9月1日港大畢業生議會舉行有史以來第一次特別會員大會,有三千多位校友出席,連同授權票,超過九千名校友投了票,壓倒性表決結果是要求港大校務委員會在30日內就副校長的人選作出決定,不可再拖拖拉拉,令港大變成國際笑話。

香港大學百年歷史,國父孫中山是港大校友,校訓是「明德格物」。投票那天, 我遇到許多校友,大家都不願意見到港大的院校自主不保,香港的學術自由受到傷害。可以預計到,如果香港大學未能捍衛院校自主及學術自由,其他高等教育機構,以至最終整個教育制度也會波及。接着,我們守護言論、新聞、出版及良知等重要自由的能力也會受到打擊。

更甚者,香港將更難培育學術人才及吸引海外頂級學者前來本地各間大專院校任教,影響深遠,受害的不只一間香港大學。

所有家長都希望孩子在一個開放、文明、容忍及公義的環境成長,因此當香港的核心價值受到考驗時,大家都會挺身而出,像洗腦國民教育,像「袋住先」政改,像「等埋首副」港大副校長事件。我們同心協力維護香港賴以成功的價值,保持獨特地位貢獻國家,這就是對我們孩子將來最大的保障。

香港2020召集人陳方安生

讀者評論 1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感謝你的育兒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