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世代
老無所依?——中國農村的養老困境
當無法忍耐,子女也無力負擔時,自殺是唯一出路。今年的春節期間,我父親小學同學的母親因為一萬多元的手術費喝下了農藥。
他們在廢墟上跳舞:在Rave派對結束後,我體內的嗡嗡餘震
「有節奏的地方,就是有靈魂的地方。」
法國推更嚴格色情網站年齡限制,互聯網年齡驗證正成為全球趨勢?|Whatsnew
美國、澳洲等多地都在討論、或是已經推出規管未成年人使用互聯網的機制。
解放媽媽:從舊家庭出走後的女性,可以創造怎樣的生活?
「祝媽媽在六十歲之後享受自己的生活,無論開心或傷心都憑自己,不再是作為一位母親或妻子。」
就在我們身邊的,未必有血緣關係的「semi家人」
誰是可以陪我們走過人生路的家人?
台灣Rave復興三十年:電子音樂、野場與派對的地下浪潮
在台灣,Rave從地下狂潮到被污名掃蕩,再到新世代復興,走過三十年的跌宕轉折。
新加坡大選,人民行動黨獲得全面勝利|Whatsnew
大選的結果代表著公衆是否認可這個逐漸「去李化」的核心領導圈層。
珠海撞人案已被「蓋棺定論」,我們為何還要討論無差別傷人事件?
「這些未被言說的事件和傷痕始終存在。如果我們試圖忽視它們,未來它們可能會以更強的方式反噬社會。」
Speed中國行引香港形象焦慮,「政府付錢網紅宣傳」模式已不可避免?|Whatsnew
「網紅營銷」正在變成新的互聯網營銷主流,國家、城市的形象營造也無法置身事外。
評論|
盧國沾:粵語流行曲盛世中,他緣何當得起香港「詞聖」?
他寫《長城謠》,又寫六四歌曲《祭英烈》;但兩岸三地都傳唱的,是「滄海一聲笑」⋯究竟天下,可有一種華語世界的普世性?
評論|
懷疑西方、懷疑婦女解放:中國女性研究奠基者李小江去世,她的悖論與追尋
李小江作為一個學者,究竟應該因什麼而被銘記?
寵物產業逆勢增長,中國年輕人養貓還是養狗?立法和監管為何欠缺?|Whatsnew
預計到2030年,中國寵物數量將接近兒童數量的兩倍。
1
2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