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十論:那……還要不要買呢?

「讀者十論」欄目每週擇選報導及圓桌話題中十條精彩讀者留言刊出。

【編者按】「讀者評論精選」欄目每週擇選報導及圓桌話題中十條精彩讀者留言刊出。部分留言可能會因應長度及語意清晰作節錄或編輯。

1. 五秒盛夏,回應圓桌話題《為了迎戰雙十一的光棍孤獨,你又會買下多少用不著的東西?》

營銷戰爭:寧願累死自己,也要餓死同行。

對於磨刀霍霍準備已久的掃貨黨來說:雙十一是一場游擊戰,要充分偵查敵情,撿回還給體育老師的數學,小心計算各種折扣和陷阱,像律師一樣鑽研文字漏洞;在選貨中,要廣泛騷擾店家,貨比三家,遊而不擊,耐心的找出最弱的對手;在談判中,要敵進我退,敵退我追,敵駐我擾、敵疲我打 ,徹底消磨敵人的耐心和底線,才能贏得最終的勝利!

而對平台上的商家來說,雙十一是一場大規模戰爭,是總動員,是加班的時刻,是企業的綜合性大考,個個要裝備精良武裝到牙齒,這是真正的生死關口,大規模的價格戰你不想打都不行。之前的大量備貨如果清不掉,接下來的一年別說切糕,稀飯都喝不到!參加活動是虧一點,不參加活動會虧得更厲害。自己賺不到錢,也決不能讓對手賺到錢,利潤?揮淚斬了!好處?揮淚送了!虧本?揮淚忍了!

那麼問題來了,雙十一拉動的到底是GDP還是災難?

首先要明確的是,雙十一並不會真的讓利於消費者。市場上商品的均衡價格由供求關係決定,購物節帶來的短期波動不會影響長期價格——商家在活動中打掉的折扣,虧損的成本,一定會在平時的銷售中提價補回來。消費者在用日常生活的的高價,補貼活動時的低價——不參加活動會虧,參加活動也不會賺,這無關道德,而是商業的生存邏輯。

其次,消費者付出了更大的不便利,物流堵塞在一起,快遞一個月都未必能到,極大的提高了時間成本和交易成本。而對商家來說,業績壓力被集中在這個日子裏,由於備貨的壓力、供貨的遲緩,不可避免的面臨大量投訴。在此之後,還要經歷透支消費後一兩個月的淡季,以及欲哭無淚的殘留庫存。

2. windowscmcc,回應《百貨櫃姐自白:買買買前,你知道你真正想要什麼嗎?》

現代購物的便利不但沒有讓人減少囤積反而加速囤積,明明這些東西我們觸手可及最多快遞兩三天就能到為何還要瘋狂的買呢?誘人的營銷?周圍人的同化?慾望便利的滿足?釋放壓力?卻不見對生活最深刻的思考,整個社會和個人似乎都陷入利益與慾望的狂歡中卻不以為然。

3. Sloppy,回應圓桌話題《行政院發言人說「台灣好老闆佔多數」,你又遇到多少個?》

除了這一篇,加上另一篇遠航工會討論,凸顯了台灣的工作環境,最大問題不是制度,而是工作文化與企業管理的不成熟,就像我們的教改一樣,無論制度怎麼改,都改不了員工窮忙, 學生家長無助的狀況。

就我在台灣的工作經驗,很多時候員工上班是瞎忙甚至裝忙,這是一種內化在心裏,需要以「在場」來顯示自己的努力,很多人是撐著到主管走了才敢下班,而主管也會以人有沒有整天在位置上,三更半夜有沒有立刻回信,來判定你是否努力工作。另外,台灣人工作不重視單一專注力,偏好員工能多工,舉例如果你是新聞編輯,最好你也會用photoshop修圖做點美工,marketing也能分析,然後在這種大家都雜工的狀況下,資方好像省了成本,實際人力效率與產出品質都到不了最好,所以台灣人抱怨工時很長,產出也沒正向成長。

很多時候,我們只聽到資方強調員工要如何進修加強工作能力,但台灣的企業管理與人力資源管理非常落後,資方很少去加強自己的管理知識與能力(雖然有滿街跑的MBA與EMBA),很少企業了解到重視員工培育與創造企業文化是對自己企業最好的投資,多數企業管理能力僅有cost down程度,並不重視請來的員工,薪水給得低,也就不想用心培育,隨時替換也不會覺得可惜,於是我們就一直聽到企業抱怨找不到適合的人,勞工抱怨怎麼忙薪水都不漲。

4. Gungs,回應圓桌話題《遠航空服員指責公司安排陪酒助選,航空業為何頻發勞資糾紛?》

宣布不辦尾牙這件事,我認為其實很簡單,除了是幼稚的氣話以外,就是要讓勞工之間形成對立以對付「不聽話」的勞工;並且可以威脅目前還「涉事未深」的勞工。而「聚餐九成以上都是公司內部員工」是模糊焦點,不管內部外部人員佔了多少比例,為什麼會需要員工進行倒酒接待?

而關於「少數人造成的鬧劇」,光看影片就知道要花相當多心思,假設真的只是鬧劇,這未免也太大費周章了點。

最後是「事前均曾與空服員溝通」,究竟是怎樣的方式「溝通」?有在工作的人應該都知道,你的管理者來跟你溝通的時候,與其說是溝通或討論,通常會更像是「下指令」。也許有的人可以說「那該名員工不想做,不要接受不就好了」,但這個說法有失公平,因為當有位階關係存在的情況下,總是做出合乎對錯的應對是困難的。應該也同時探究「為什麼公司不去避免對員工做出這樣的要求」。

事實上勞工收入及人脈一般都不如企業主龐大,根本不會閒著沒事去挑釁。因此當勞工開始有所動作時,通常表示問題已經非常可觀、紙包不住火才會爆發。

5. 泡沫,回應《電擊、軍訓、虐打、國學,哪一樣可以「拯救問題少年」?》

有些父母說:「我也是被打著長大的怎麼心理就沒問題。」恕我不客氣,父母極度迷戀自身權威和控制慾,這本身難道可以算是一種健康的心理嗎?

有端友提到連抑鬱也需要「矯治」。這實在是很寒心的一件事情。抑鬱本來已經夠可憐了,為什麼父母不能藉此反思多加關懷,反而將孩子的不幸當成一種罪?

我最痛苦的記憶之一,是10歲時因為期末考試拒絕寫作文,我的母親拿起菜刀說要殺死我。這是真事。

我們所呼籲的,不過是人性中最基本的尊重和理解而已。遺憾的是,這是無數家庭中,被人們認為最為神聖的親子關係所缺失的。

「救救孩子。」

……

如果可以模仿魯迅寫過的一句話,大概是:「其實世上本沒有甚麼問題少年,說的人多了,也便成了問題少年。」

當然,成長的確出現嚴重問題的少年不是不存在,但更多時候,恐怕有問題的不是少年們,而是動輒胡亂給人貼「問題少年」的標籤的一些成年人吧。

6. VitleySingurQ,回應圓桌話題《14歲寶媽主播備受關注,未成年生子是個人自由,還是缺乏規範的亂象?》

幾十歲的人教育不好孩子,那你覺得這個十幾歲的小孩就能照顧好?他們也不過是普通人。就同一個人而言,這個人十幾歲一定是不如幾十歲成熟的,這對小爸媽連自己的情緒都未必管理得好,談何教育下一代?

未成年生子,與其說需要普及性教育,不如說需要普及法律教育。大陸的性教育缺位是不假,但是十四歲的媽媽受到周圍人的認可是不懂法。不允許和未成年人進行性行為,不是道德禮教,而是未成年人心智不成熟,容易受到誘拐和欺騙。這條紅線踏破之後,受益最大的不是兩情相悅的男男女女,是戀童癖。

這位未成年媽媽的生活不可謂不「圓滿」,老婆老公,父母孩子齊聚一堂。但是她的青少年,在青春期的最高潮戛然而止,成為了養兒育女的父母。我們都深知青春的可貴,早早背上養兒育女的枷鎖,不知她的二十幾歲該如何度過。倘若她愚鈍一生,以此為榮,於她而言倒也好。萬一她在二三十歲忽然醒悟,時間不能倒流,一切都為時已晚。恐怕那時她才會明白,命運的一切禮物,都在暗中標好了價碼。

7. Sonja,回應圓桌話題《14歲寶媽主播備受關注,未成年生子是個人自由,還是缺乏規範的亂象?》

@VitleySingurQ 可以理解你的憂慮,但我只是認為這樣評價他人的人生抉擇過於武斷,既然14歲性交不是非法,換言之她有自主表達性交意願的能力,為什麼就沒有表達生育意願的能力?是不是因為我們有太多對於「青春期」該如何如何的假想、深怕她最後「後悔莫及」?但照樣造句,也有人到了真的「夠成熟」了才生養子女,一樣後悔莫及,認為自己早已沒有年輕時的精力、認為自己應該早點生才能好好陪孩子玩耍、長大。

生孩子是要想清楚,但是要想得多清楚?想到怎麼樣才算想清楚?我們問問周邊做父做母的各位,誰不是真的當了爸媽才知道是怎麼回事。而想不想得清楚又真的跟年齡有關嗎?我不覺得14歲的人就一定搞不清楚生個小孩、對別的生命負責是件多重大的事。

究竟這位搞直播的年輕媽媽到底是什麼樣的情境下做出這種決定我們不得而知--也許真的如你所言是「衝動」的決定,但那又如何?到底這位年輕媽媽所可能遭遇到的扶養困境,是來自於她的「不成熟」,還是來自於大環境的異樣眼光?到底幾歲可以結婚生子、什麼時候的心智年齡才是成熟,這些都是隨著時空環境變化的事,以前的人16歲出嫁很平凡,現在的人拖到30歲還不想懷孕--很多時候所謂的「正常」人生歷程,不過都是我們做了太多的預設跟假想罷了。

8. Myths,回應《梁世佑:是什麼原因讓《王者榮耀》這麼火?驚人營收背後的娛樂本質》

作為一個對遊戲有着深度熱情的玩家,我也一直對手遊抱着先天的輕視,即便在近些年一股幾何級增長的手遊熱中,依然對手遊不太感冒。(當然手機僅最為一個便攜平台,依然有着高質量的遊戲,這裏主要針對本文提到的有着」碎片時間有效愉悅化轉換「特性的手遊)這樣的手遊不管從難度還是遊戲的內涵,完全達不到高質量遊戲的標準,然而正是這些遊戲佔領了大量的市場吸引很多非傳統遊戲玩家群體的人們。我認為,在現代快速消費型的社會中,越來越少的人願意花長短時間耐心的「遊戲」。快速獲得成就感的機制以及用金錢換時間的氪金系統俘獲了人們的注意,僅靠精美的界面和漂亮的人設就簡單的獲得大量市場。就遊戲性本身而言,真不能認為這是能簡單就解釋的現象。

另外,僅是個人推測,在內地這個特殊的環境裏,手遊還有着其他遊戲形式沒有的先天優勢,即隱秘性。 在遊戲被大多數人視為洪水猛獸的中國,能不被輕易察覺,如文章所說悄悄的「消磨碎片時間」,也是一個重要的特徵。

9. Wolffy,回應圓桌話題《電競獲正名為「運動」後,能否消除大眾對它的負面印象?》

Wolffy 3天前 4 3
當然不是運動,當初就只是棋類的選手也想拿補助硬掰「棋也是一種要技巧有競爭所以是運動」,於是,填色比賽、填字遊戲、黑客比賽、倉頡打字大賽、珠算大實,統統也變成一種運動。

電競是競技沒錯,但競技不一定就是運動。起碼你跟人打二十四圈麻將時,我猜你不會厚麪皮到跟人說「我約了朋友做運動」。

順帶一提,電玩是「不能鍛鍊參與者的思維能力、反應能力、心眼四肢協調能力和意志力」,反而是有以上因素的玩家才能玩得好。

10. 廖若,回應《俄國革命百年:革命的悲劇由誰決定?》

這篇文章的論點可分為兩部分,我都有不同意見。第一:Revolutions are not made; they come. 這是六七十年代結構主義盛行時的一個主流觀點,但後續的社會學對革命的研究已經走出了這種範式,強調了革命參與者的動員能力、時機的選擇、革命話語的塑造、結盟的政治智慧等等。換句話說,社會學後續的發展認為,革命的結構性環境固然重要,但革命參與者的主觀能動性更不容忽略。所以,到底存不存在一個所謂「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的「革命局勢」?還是潛在的「革命局勢」總會有的,只是看革命者如何利用局勢?如果是後者,革命者還需要在作者提出的那個兩難之間那麼糾結嗎?事實上,也不存在一個需要作出」now or never”的千鈞一髮的時刻,所謂的」革命「一觸即發,都是因為革命者早就已經做了許多鋪墊和動員的工作。

第二,基於擔心抗爭者不能在「革命局勢」來臨時準備充分,作者敦促抗爭者要及早修煉內功,以便革命降臨之際做有準備的革命者。特別是,吸取布爾什維克的教訓,作者強調要做好革命後執政的準備。我很懷疑這是個假命題。既然革命往往發生在一個高度受壓迫的社會,那麼抗爭者向來處在弱勢,又往往沒有機會參與執政,如何有條件和能力做準備?作者舉的兩個例子,布爾什維克和芬蘭,都是負面例子,只不過前一個在「革命時刻」到來時抓住了機會,但仍然因為無力執政而失敗,後一個連機會都沒抓住。所以,世界上到底有沒有作者希望看到的,不僅為抓住革命時機做好了準備的、而且也為執政做好了準備的革命者的先例?

作者可能最想說的,是想號召大家不要放棄抗爭,因此他強調不要「告別革命」。關於不要放棄抗爭,我當然同意,但我希望作者能夠澄清他對「革命」的定義。是Skocpol所談的那種生產關係、社會經濟和政治結構發生顛覆性變革的Great Revolution——這種革命幾乎不可避免地包含暴力、大規模的destruction;還是更寬鬆定義的自下而上regime change,而並不一定如Great Revolution那麼激烈,如東歐在1989之後總體上相當和平的天鵝絨革命等等?

如果作者指的革命是前者,我覺得強調不要「告別革命」未免過於悲壯——因為以上所說的原因,這樣的革命幾乎沒有真正成功的先例。也正是這樣,才有「告別革命」的呼籲。

如果作者指的革命是後者,是否又可以從已有相對成功的先例中總結一下,到底潛在「革命者」應該做什麼樣的準備?這些準備,和那些非革命的、更為温和的變革方式所要求的準備,又有什麼質的不同?

編輯推薦

讀者評論 0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目前沒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