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堤垸決口,堤壩建設受考驗,「圍湖墾田」由來已久|Whatsnew

雨帶將在淮河的南北支流間擺動,淮河流域的防汛形勢目前不容樂觀。
2024年7月6日,湖南湖南華容縣團洲垸洞庭湖,救援人員在一線堤防決口完成封堵。攝:XINHUA/EPA/達志影像

繼6月上中旬中國華南地區強降水引發災情後,雨帶北移至長江中下游地區後再次引發洪澇災害,尤以湖南省洞庭湖流域為甚。7月5日,位於洞庭湖北部的華容縣團洲垸洞庭湖一線堤防決口,至8日方完成封堵,官方報告稱暫無人員傷亡報告。7月8日夜晚,該處防止洪水進一步蔓延的第二道防線「錢團間堤」亦開始發生管涌,至9日仍在處理中。同樣在9日上午,汨羅市九峰水庫出現險情,當局指示下屬的四個鎮轉移受影響居民。

自6月16日至7月3日,湖南省大部分地區發生強降水。本次降水的強度與該省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強的2017年6月至7月間降水基本相當,平均雨量達到310.2毫米。洞庭湖流域總面積有26.3萬平方公里,佔湖南全省面積的96.7%。因此,洞庭湖的防洪壓力格外巨大。6月30日早9時,城陵矶水文站水位達到警戒水位33米,標誌著洞庭湖2024年第1號洪水形成。到7月3日18時,該水文站水位已達到34.22米,且仍呈上漲趨勢。4日降雨結束後,由於沅水、澧水、資水開始退水,水流匯入洞庭湖,進一步加大了當地的防汛壓力。

此次潰堤的團洲垸是一個蓄洪垸,即在緊急情況下本身即會用於蓄洪的區域。不過,此次事件中,當局顯然沒有以該地蓄洪的打算,潰堤本身是一場意外。根據設計,重點垸、蓄洪垸和一般垸的堤防牢固程度隨級別遞減。很多堤防建築時間較早,缺乏現代技術,其基礎建在泥灘甚至水面上,又未有清基,質素本身存在問題。本次發生潰堤的團洲垸,築堤時就地取材用土和泥建成。這種堤壩常發生的管涌,就是指當外湖水位過高時,水會向壩內滲漏,如果情況嚴重,就會造成潰堤。因此,管涌也被視為洞庭湖區最危險的險情。

「垸」本指兩湖(湖南、湖北)湖泊地帶擋水的堤圩,亦泛指其所包圍的區域。洞庭湖區的「垸」是歷史上圍湖造田的結果。明代以來,長江帶來的泥沙在洞庭湖區沉積,形成淤洲。官方對湖區的政策一直在「鼓勵圍湖開墾」和「禁墾以疏通水道」之間搖擺。同時,由於種植稻米的利潤可觀,清代以降民間圍湖墾田的行動一直沒有停止。大量的湖田使洞庭湖區成為了近代湖南最富裕的地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三十年,出於政策需要,長江中下游地區進行了大規模圍墾,洞庭湖自不例外。根據學者的統計,從1955年到1978年,農田佔湖區總面積的比例自54.7%上升到62.15%,之後逐步下降。同時,1978年洞庭湖區的總人口比1952年時增加了53%。自1955到1998年的近50年間洞庭湖的水體面積減少了1460平方公里。

1998年洪水「中流量、高水位」的顯著特點引起了輿論關於圍湖造田降低了湖泊調蓄能力的討論,1998年10月20日,國務院出台「退耕還湖」政策。隨著退耕還湖政策的實行,湖區水面面積有所回升,至2023年達到了2625平方公里。然而,有專家認為既有政策對湖區環境的修復能力並不足夠,要求進一步退耕以擴大湖面。不少網民在討論本次潰堤事件時,也都認為應該「將屬於湖泊的還給湖泊」,也有自稱居住在湖區的人士分享了自家在1996年和1998年被洪水淹沒受災的經歷。但也有人認為,將幾千人遷離家園,將團洲垸退耕還湖是不現實的事。

2024年7月8日,中國湖南華容縣團洲垸洞庭湖,救援人員在沿岸現場工作。攝:Yang Huafeng/China News Service/VCG via Getty Images
2024年7月8日,中國湖南華容縣團洲垸洞庭湖,救援人員在沿岸現場工作。攝:Yang Huafeng/China News Service/VCG via Getty Images

根據報導,本次事件中,團洲垸被淹面積達47平方公里,居住在7個村(社區)的7680名居民被迫轉移。根據測算,團洲垸內滯留水量達2.1億立方米,相當於15個杭州西湖。部分居民為了保存僅剩的家當,不願意前往縣城安置點,而是在堤壩上搭起露天的床和灶頭,將牛、羊、雞、鴨和家電等留在身邊,期待洪水盡快退去。而在團洲垸和錢南垸之間的「錢團間堤」,該處原本由民兵和武警進行的加固工程,已有解放軍陸軍直接介入。該堤比一線大堤更為單薄,部分堤段有不少蛇洞、老鼠洞等,且自1996年以來尚未受到過洪水考驗。當局表示已經制定了轉移人員的方案,預計必要時將轉移2.5萬人。

早在今年3月,湖南媒體已經注意到今年可能出現較為嚴重的汛情。根據專家分析,這同厄爾尼諾(聖嬰)和拉尼娜(反聖嬰)現象的轉化有關。過去三年間,該省經常出現極端天氣情況,如2022-2023年,當地夏秋冬三季連旱,洞庭湖枯水期達到了罕見的305天。研究表明,是次旱情同拉尼娜現象與大氣環流有極強的關聯。而2023年8月,洞庭湖又出現了罕見的「汛期返旱」現象,部分原因是當年厄爾尼諾影響下極端高溫導致蒸發量增加。

根據預報,今年湖南省夏季剩餘時間的氣溫將偏向乾熱,中南部降雨較常年偏少2-5成。至於雨帶,已經進一步向北轉移。未來幾天,四川盆地將遭遇大規模降水。此外,雨帶將在淮河的南北支流間擺動,這一地區都將經歷強降水。因此,淮河流域的防汛形勢目前不容樂觀。

讀者評論 3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习时代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经造就了满多生态移民,有没有可能上面一下决定,就真的搬几万人走呢?

  2. 退耕還湖對環境的保護與對經濟乃至地方財政造成的衝擊都沒有經過慎重評估,這一點也是挺奇怪的。

  3. 其實應該一改人定勝天的改造,讓災民徹底離開這片洪澇區域,徹底回歸為洩洪區,這樣也不用勞民傷財,居住的人面臨洪災,政府面臨救災壓力,救災宏大的資金投入,我們不需要年復一年「表現」救災的英勇,年復一年的災後重建工作,就讓洩洪區回歸洩洪區,讓這片土地自然回歸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