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採編需要資源投入,你正在閱讀的即時新聞能夠免費開放給公眾,全因有會員訂閱支持。你可以選擇月付暢讀,也可以訂閱端x華爾街日報雙會籍;如果你是學生、教師,更可以享受優惠。邀請你成為端傳媒會員,選擇適合你的訂閱方案,支持我們繼續推出優秀報導。
2025年3月21日,南韓慶尚南道山清郡發生山火。大規模山火隨後蔓延至慶尚北道、全羅道和蔚山市等地。據政府當局的最新統計,當地過火面積已達致約1.5萬公頃。截止到3月26日,已有24人因是次山火死亡,12人重傷。
在火情影響下,為了維護人員安全,政府疏散了數萬人,甚至慶尚北道2600多名服刑人員已經轉監。法律界人士表示,因自然災害轉移服刑人的情況實屬罕見。
歷史文物的情況也不容樂觀。在公元681年的新羅時代已經建立的千年古剎孤雲寺已遭全面焚毀。同時,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安東「河回村」也受到火災威脅。南韓國家遺產廳已將全國範圍內的文物災害預警上升到最高級別。
在一海之隔的日本,近期同樣發生了不止一起山火災情。2月26日,該國東北部的岩手縣大船渡市發生山火。《日本經濟新聞》報導,這場火災是近幾十年來最嚴重的一次。有關的避難警報直到3月10日才全面解除。到了3月23日,日本西南部的愛媛縣、岡山縣也發生山火,直至26日仍未撲滅。愛媛縣今治市當局表示,此次山火是自1989年以來,過火面積最大的一次。
每場災情的發生原因需要單獨調查,但引發近期東北亞山火的氣候因素,已經引起了關注。
首先值得關注的是高溫。山火的三要素是燃料、溫度和氧氣。此前的經驗顯示,山火蔓延最快的時候往往是下午,此時氣溫是一天中最高。
在韓國,受到山火影響的地區近期溫度都大幅偏高。在慶尚道和全羅道等地,近期最高氣溫都達到了21℃-23℃。根據氣象學者的統計,山火期間,南韓各地的氣溫較1991到2020年的平均水平普遍高出4.5℃-10℃。同在山火期間,西日本的氣溫則較往年平均高出7℃-8.5℃。這些學者的研究認為,人類活動令韓國受災地區和日本愛媛縣的異常高溫可能性提升了5倍。

此次韓國山火的另一成因是乾燥的氣候。《朝鮮日報》的報道指出,在3月24日,韓國氣象部門已經對全國發出了乾旱警報。在慶尚北道的山清郡,當日的有效濕度僅有35%。在同道的慶州和浦項,以及附近的蔚山市,當日的有效濕度均低於35%,分別在28%-32%之間。「有效濕度」是衡量植被乾旱程度的指標。一般而言,低於50%的有效濕度就會增加火災危險,而達到35%以下時,當局已經需要發佈警告。較偏旱的氣候顯然增加了帶來山火的風險。
除了濕度,降水量也是觀察旱情的重要指標。根據報導,慶尚北道義城郡在1月的平均降水量是15.5毫米,而今年僅有7.4毫米。到了2月,降水量更為反常。相比往年同期平均的22.6毫米,今年2月當地僅有4.8毫米降水。
韓國東南部山火災區的旱情,部分是源自其固有的地理和氣候特點。當地自冬季以來吹西風,而太白山脈和小白山脈阻擋了來自半島西面海域的水氣,令降水更容易在山區及以西發生。然而近期的乾燥仍屬異常嚴重。韓國《每日經濟》的報導指出,全羅南道部分地區的濕度是有記錄以來的歷史第二低。
在日本,類似的旱情也同樣值得注意。早在3月初,彭博社的報導已經指出,發生火災的地區異常乾燥,而這也是影響火情的主要因素之一。
目前尚未有學者對造成火災的異常乾燥給出全面的解釋。不過,旱情同高溫往往伴隨出現,較高的溫度會加劇蒸發,進而令土壤失水。2024年,人類活動引致的氣候變化加劇了南非的旱災。而引致亞馬孫雨林和加州洛杉磯一帶兩場火災的乾旱環境,背後也有氣候變化的影響。學者在研究2022年韓國的山火時,也指出氣候變化引發的高溫和乾燥是重大風險因素。
南韓代總統韓悳洙3月26日表示,本次山火的過火面積正不斷刷新紀錄,情況異乎尋常,不容樂觀。消防部門則在3月24日指出,由於強風來襲,天氣持續乾燥,救火工作面臨困難。根據目前的預報,韓國不少受災地區天氣短期內仍可能偏旱。當地居民和外界社會仍需繼續關注災情的變化,見證氣候危機為人類帶來的影響。
讀者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