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爱‧死‧机器人》第二季不好看了:无以为继,还是风格累积?

神采虽远不及第一季,但我们也可不理会“用新一季来检验片集系列的韧性”这一套路,而把整个系列视为一个持续增加收藏的合集吗?
《溺毙的巨人》(The Drowned Giant)剧照。
文学 电影 科技 风物

第二季的成绩如何,往往是测试一个片集系列韧性的指标。2019年Netflix推出《爱‧死‧机器人》(Love, Death & Robots),成一时热话;近日再度推出第二季,观众影迷例必关心的事:是再起高潮,还是无以为继?然而登入片集专页,我们首先发现,第二季的集数被大幅砍成只剩八集,远少于第一季的十八集。一个先天上的隐忧由此出现了:第二季会否失去了第一季那种令观众目不暇给的多元风格刺激呢?

是拼贴而非深入探讨

对于第一季的整体表现,批评者较多针对两点,一是过度渲染性爱与暴力的画面,二是人文深度不足,对于科幻类型的挖掘力量也相对单薄。当时我曾在“端传媒”撰文,指出《爱‧死‧机器人》第一季所走的,是偏锋邪典的小众口味,片集中有不少都包含各类科幻元素,但类型却更接近“丧尸片”的惊悚暴力风格。换言之,若单纯以科幻类型的美学标准评价片集,是捉错用神的。

若将《爱‧死‧机器人》系列跟另一科幻神剧《黑镜》(Black Mirror)比较,就会发现《爱‧死‧机器人》在季度构思上的特色。《黑镜》每季集数三或六集,每集约一小时,这种长度足够给编导经营一条完整的故事线和一个完整的世界观。反观《爱‧死‧机器人》俱是短片,短则数分钟,长也不超过二十分钟,创作上往往只能集中处理好一个单一的设定。

在第一季,我们就可以找到大量这类例子。例如:《当优格占领世界》(When the Yogurt Took Over)只描述了一个反乌托邦世界(人类被乳酪统治)的梗概、《变形者》(Shape-Shifters)只讲述了一个角色(当军人的人狼)在某场境中所遇到的一件事(替美军打的一场仗)、《兹玛蓝》(Zima Blue)只表达出一种思想(主角领悟宇宙真谛)、而《盲点》 (Blindspot)则只呈现了一种电影风格(公路电影)。

《爱‧死‧机器人》的企划本就不是要创作能够深入探讨人文科幻议题的文本,而是透过多部短小、精巧而风格奇诡繁复的作品,以一个季度的方式经营一幅狭邪文化的拼贴图像。

《爱‧死‧机器人》第一季《当优格占领世界》(When the Yogurt Took Over)剧照。
《爱‧死‧机器人》第一季《当优格占领世界》(When the Yogurt Took Over)剧照。

因此,《爱‧死‧机器人》的企划本就不是要创作能够深入探讨人文科幻议题的文本,而是透过多部短小、精巧而风格奇诡繁复的作品,以一个季度的方式经营一幅狭邪文化的拼贴图像。

第一季的吸引之处,正正在于当观众一气呵成地把片集从头看到尾,或随意挑选自己感兴趣的集数来看时,都总会找到新意,不论在主题、故事和电影/动画上,均不重复,而是一部接一部的刺激著观众的感官神经。同时,这亦符合了整套片集的类型定位:它不是传统意义下的科幻,而是多种怪异类型的集合和混血,将大量小众、另类和边缘的怪异文本美学共冶一炉,供观众消费欣赏。策划者之一提姆‧米勒(Tim Miller)说过,《爱‧死‧机器人》合集了他所喜爱的怪胎边缘文化(fringe culture of geeks)故事类型,这类成人主题的动画企划,最后竟能引起主流的热烈讨论,他为此感到兴奋。

第二季集数被砍,无疑是影响了这种奇幻拼贴的片集企划风格,而成了第二季的先天问题。在官方预告片中,已透露了第三季将在2022年播出,对此做法,有猜测是由于疫情延误制作进度,为免把第二季播出日期拖延太久,故先把已完成的集数先行发放。亦另有猜测指,这种做法也有长线考虑,缩减集数可令日后季度之间相隔时间可相应缩短(例如减成一年一季,而不是第一和第二季相隔超过两年),有助持续制作第四、第五甚至更多季度的片集。

《沙漠中的史诺》(Snow in the Desert)剧照。
《沙漠中的史诺》(Snow in the Desert)剧照。

主题重复,未见破格之作

回说第二季的八部作品,或许受第一季的评论影响,整体上在性和暴力的呈现远较第一季轻淡,满布第一季的丧尸型故事几乎不见了,裸露性爱场面也仅见于《沙漠中的史诺》(Snow in the Desert)一集,且是以晦涩唯美风表达,毫不渲染。动画风格上,全写实或近写实画风占了一半作品,不似第一季中那般诡谲多变。在整体的观影经验上,第二季确实没能给予观众第一季那种灿烂炫目之感。

更令人疑惑的是,八集中的主题竟时有重复,大部份亦未见新颖破格。例如,《自动客服》 (Automated Customer Service)跟《救生舱》(Life Hutch)都是关于机器人袭
击人类的故事,这是一个相当古典的科幻主题,从阿西莫夫(Isaac Asimov)的“机器人三定律”开始,到近世关于人工智能的伦理学讨论,早已有相当深入的探讨。大体上,人类对机器人的戒心是建基于人类很可能“意外地”创造出一种人类无法制控、力量又比人类大的物种(即机器人或人工智能),最终导致人类灭亡。因此,机械伦理学(Robot ethics)的理论核心,就是如何限制人类创造机械的权力。

不过在《自动客服》和《救生舱》中,我们没有看到任何关于这方面的讨论,两部片集都是设置了一个“一名人类对一个机器人”的困兽斗场景。《自动客服》在故事和画风上都走黑色幽默风格,讲述一部失控的家用机器人,在客服热线的控制下追杀女主人。《救生舱》则是一个宇宙灾难故事,一名宇航员失陷于外星,差点被损坏的维修机器人杀死。

我们可以粗糙地将两片归类为对技术恐惧 (Technophobia)的情感反射,但格局很小,未有进一步引进诸如机械统治/消灭人类物种的思考上。

《自动客服》 (Automated Customer Service)剧照。
《自动客服》 (Automated Customer Service)剧照。

两个故事均集中描述个别人类“如何”被机器人袭击,却没有在“为何”被击的机器人伦理问题上著墨。我们可以粗糙地将两片归类为对技术恐惧 (Technophobia)的情感反射,但格局很小,未有进一步引进诸如机械统治/消灭人类物种的思考上。比较之下,第一季的《当优格占领世界》虽不是说机械,但以乳酪为喻,更意简言赅地点出了关于这个问题的更深遂想像。

科幻世界观在哪里?

另一重复出现的主题,是“永生”。《长生与新生》(Pop Squad,又译《突击小队》)设置了一个典型的赛博庞克(cyberpunk)世界,人类已发明了永生技术,但为免造成人口过剩问题,生育都已被禁止。故事是关于一名警察跑到贫民窟中,找出非法生下来的孩子并将之处决。但这个故事并不“科幻”,永生技术只是一个没什发展的“故事背景”,真正探讨的倒是警察如何面对被他杀害的无辜孩子。另一出关于永生的是《沙漠中的史诺》,主角史诺天生异禀,拥有永远不死之躯,身体部份亦有无限再生能力,结果他成了赏金猎人追杀对象。片集走西部片暴力风格,打斗血肉横飞,算是第二季中最血腥的一部了。史诺后来被一神秘女子所救,及后他更发现,这女子原来不是普通的人类。

“永生”作为科幻中的主题,通常跟模控学(cybernetics)和后人类(post-human) 有关。人类以人为之力达成永生的愿望,古而有之,过去人类一般追求以外力维持身体不老(例如《长生与新生》中以注射药物回复青春),但近世的科幻作品多采取更“后人类”的方法,像复制人、意识(灵魂)存取等想像技术,经典作品如《攻壳机动队》,或近年在Netflix上相当受欢迎的片集《碳变》(Altered Carbon)等, 其中的后人类科幻观都有相当的深度。

相对而言,《长生与新生》和《沙漠中的史诺》则太过古典了,《长生与新生》是简单的生死思辩,《沙漠中的史诺》则似是一个变种人被主流人类排挤到荒漠边缘的故事,两部片集故事构思上算是完整,惟是未有善用有关设计,营造更奇诡的科幻世界观,未免可惜。

近世科幻作品多采取更“后人类”的方法,像复制人、意识(灵魂)存取等想像技术,经典作品如《攻壳机动队》,或片集《碳变》(Altered Carbon), 其中的后人类科幻观都有相当的深度。

《长生与新生》(Pop Squad)剧照。
《长生与新生》(Pop Squad)剧照。

第二季中其他几部作品,独立来看,尚算各有特色,但若跟第一季的作品比较,明显未见突出。《高草》(The Tall Grass)有丧尸成份,却是一个“很十九世纪”的故事。深夜,一个乘坐蒸气火车的旅客趁火车在旷野死火,走到不远处的草丛,却遇上了蛰伏在草丛中的丧尸群。故事母题只有一个: 火车外的黑暗草丛,是另一个世界。它清楚地展示了一个现代文明技术(火车)与神秘自然(草丛)的对立,而这种对立则构成城市人对无灯光照跃的地方(自然)的恐惧。这个主题,很大程度上是十九世纪的早期惊悚恐布一类类型小说里,十分常见的主题。顺带一提,《高草》改编自小说家Joe Lansdale的同名小说,第一季中的《鱼夜》也是改编自其小说。相较之下,《鱼夜》中对“现代文明/神秘自然”的对立刻画,则没有《高草》那般二元了,亦更见深刻。

《圣诞满屋》(All Through the House)​是第二季中最短的一集,故事只玩一个设定:圣诞老人原来不是一个和蔼的白须老人,而是别有所指。此集轻巧,集黑色幽默、惊悚和反童话元素,没什么深刻主题,但其怪诞之处,却很符合《爱‧死‧机器人》的原初设定。

崇高美学在科幻:巨人的骸骨

另外《冰》(Ice)出自Robert Valley导筒,第一季颇受欢迎的《兹玛蓝》正是他的作品。《兹玛蓝》之好,在于它以极简的故事设置,演绎了一个探讨崇高(sublime)的故事。崇高是西方审美论的重要主题,也是构成“科幻”和“惊悚”的美学前题,不过较之于《兹玛蓝》,《冰》也略逊。那是关于一个普通人类被超能人类排挤的故事,主角是一名冰涷数百年的人,没有跟随其他人进化成改造人,但在一场赏鲸活动中,靠著他狂奔的行为,赢得了其他人的认可。故事率直简洁,没转折,也没触及什么深遂命题,片集最“崇高”一幕,大概只有外星巨鲸跳出冰面的镜头了。

《圣诞满屋》(All Through the House)剧照。
《圣诞满屋》(All Through the House)剧照。

《爱‧死‧机器人》系列作品一直以短片动画形式,对建立于二十世纪的电影类型美学体制进行持续挑战,模糊不同电影类型之间的界线,进而创建更多能满足分众影迷的电影美学。

关于崇高,我认为第二季最好的一集,正是直接探讨“崇高”这美学问题的《溺毙的巨人》(The Drowned Giant),导演正是片集系列策划者之一提姆‧米勒本人,第一季他也交了颇扣人心弦的一集《冰河时期》(Ice Age)。《冰河时期》讲述一对夫妇在冰箱里发现一个迷你人类文明,而《溺毙的巨人》则以由“微小”转向“巨人”,讲述人们在沙滩上发现了一个溺毙了的巨人尸体。西方文明中,“巨人”是一个重要神话符号,它往往象征对崇高事物的莫名惊惧,例如西班牙画家哥雅(Francisco de Goya)的著名画作《巨人》(The Colossus)和《农神吞噬其子》( Saturn Devouring His Son)里所表现的,两画也据说是日本动漫《进击的巨人》的意念来源。

但《溺毙的巨人》呈现的,却是另一种巨人崇高。故事主角负责监督对巨人尸体的处理工作,他目睹了群众最初对巨人的热情,到后来热情冷却,接下来巨人尸身被陆续肢解,最后在沙滩上只剩下一幅残缺不全的骸骨。过程中,主角注意到巨人的面容变化,进而感悟到生命的独特质感。片集经常以镜头比照人类跟巨人体型的巨大差异,由此刻划出巨人尸身既庞大又脆弱的气息。故事最后,主角尸身不同部分被运到各地,而沙滩上剩下的骸骨俨如一艘破落的废船,大有英国浪漫主义画家J·M·W·特纳(J. M. W. Turner)的经典画作《被拖去解体的战舰无畏号》(The Fighting Temeraire tugged to her last berth to be broken up)之气氛。那是一种美学情感的崇高化,在《溺毙的巨人》中都被细腻地呈现了。

总的来说,《爱‧死‧机器人》第二季中仍有佳作,但整体神采远不及第一季。因集数较少而多元性变弱是原因之一,其二是八集作品总体上也较第一季保守。第一季中好些尚有很大发挥空间的风格,例如将公路电影、战争片等类型电影的科幻/惊悚化(如《盲点》中的生化人公路抢劫),探讨地方人文主议题(如《祝你顺利》(Good Hunting) 追溯东方神秘传统下的港式殖民性),或是在叙事结构上下功夫(如《目击者》(The Witness)中的循环叙事),都不见于第二季里。

我们当然可以期望,第三季确然是是第二季的下半部,更多风格独特的集数会在明年上架播放,不过从整个系列企划来看,作为影迷,我们也可以不理会“用新一季来检验片集系列的韧性”这一套路,而把整个系列视为一个持续增加收藏的合集(collection)。其中意义在于:《爱‧死‧机器人》系列作品一直以短片动画形式,对建立于二十世纪的电影类型美学体制进行持续挑战,模糊不同电影类型之间的界线,进而创建更多能满足分众影迷的电影美学。

读者评论 4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1. 動畫風格重複以及立意淺顯在我看來都不是最大的問題。
    最大的問題在於劇情過於平淡,缺乏戲劇性,甚至完全落入俗套。缺乏像第一季《Sonnie’s Edge》、《Zima Blue》和《Beyond the Aquila Rift》那樣到最後才揭示令人驚愕的真相的作品。

  2. 我提出一个异议
    「生存屋」看似也「自动客服」主题有重叠,但其实侧重点不同,那就是「生存屋」其实更侧重于技术的展示。尤其其中借机器狗对人类扫描,放大特写各种人脸特征与细节。显然是为了展示当前动画cg技术水平之高,或许已经可以越过恐怖谷了。
    所以如果加上这一角度的观察,这两集并没有作者所说的这么重复

  3. 长生与新生剧照放错啦

    1. 已更正,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