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读者评论精选”栏目每周择选报导及圆桌话题中十条精彩读者留言刊出。部分留言可能会因应长度及语意清晰作节录或编辑。
1. TomN5A、钱钱,回应《自述:从加州到德州,从中国到美国,我感受到的那些歧视》
TomN5A:母国本身就是极度碎片化的社会,各家自扫门前雪,同时又对政治、群体行动畏之如虎,对自身权利的范围和保护都没有概念,又如何能在走出党国母亲营建的“温室”后,忽然学懂站起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钱钱:既然是自述,当然不可能面面俱到,全然客观正直无错误。所以楼下可以提出异议,但真的不必觉得作者在为某些人及国说话或撇清责任。
倒是很同意 @TomN5A 的观点,我们(中国国内)真的甚少接触有关平权的一切事宜哪怕这些事关自己,我们太习惯了在地下工作哪怕只是抱怨。说得悲凉点,这是命,是一生下在这一国度就注定的,如果不认命的,要么早就逃离了,要么已经被碾碎消失在风里。如果从记忆中都找不到抗争的痕迹,又怎能期望仅凭后天的努力获得力量?也许努力过了,也失望了;耳闻目睹失败者的惨状了,就不敢了。
当然,我的这番话不是为这群生活在红色阴影下的人辩解什么,他们当中很多人可能尚未开化,对“抗争”嗤之以鼻,对外国人的“假货”“无诚信”的指责不明就里,更不明白我们背负上的很多骂名其实已自近代开始。而我们想要摆脱这些骂名的唯一可能,可能并不是靠比狠斗勇,而是真正意识到我们究竟少了一点什么,能使我们昂起头的不是“长技”,而应是人本来就有的自尊/自信/自爱。不想在此再追根溯源讨论小农经济造成的“各人自扫门前雪”的影响(篇幅所限),但古代毕竟也有宗族乡长来维护一方安宁呀!如今却是“四不像”,就好像一副副精美坚固的皮囊“为阿中出征”,但内心是空的,一击即碎,便作鸟兽散。
2. PACC,回应《自述:从加州到德州,从中国到美国,我感受到的那些歧视》
华人可能确实是世界上最善于内斗的民族......从评论区的留言可见一斑。大家都缩在自己的信息茧房中,对素未谋面的人恶语相向。用一个个扁平、片面化的标签贴在对方脑袋上,仿佛自己已经洞彻对方的每一个想法与观念。殊不知不论是个人、组织、社会还是国家都是复杂且多元的,加之媒体的偏向性报导,使得每个人的偏见更加根深蒂固。
回到文章本身,作者对于在美华人所遭受的歧视描写地鞭辟入里。由于第一人称视角,尽管文章中存在许多主观情绪上的判断以及描写侧重,对于American Asian这一群体精准的心理描述与剖析使得其仍不失一篇好文章。试想作为移民群体,时时刻刻身处这样的环境工作生活,遭遇歧视算是习以为常了,正说明基于种族的刻板印象已经相当严重。
作为描写在美亚裔处境的文章,评论区许多人似乎搞错了重点。“因为大洋彼岸的CCP做了什么什么”而遭受不平等对待难道是一件合理、理所应当的事情吗?同样有部分评论试图通过将在美亚裔分割为“普通移民”“留学生”等不同群体割席,来说明亚裔的境遇“可能”没有那么糟糕。但实际生活中的 racism可不管你是何种群体,他们认的只有你这张 Asian 脸。可能要等到事态发展至进一步流血的地步,一些人才能认清自己是谁,不论是墙里还是墙外。希望在那之前,我们仍然有可以交流和沟通的平台与余地。
So we beat on, boats against the current, borne back ceaselessly into the past.
3. 雨田,回应《小端网络观察:民众抵制,明星割席,“新疆棉风波”掀中国舆论海啸》
H&M是真的很温和地轻轻的点明了政府,基本上在中国销售的货物基本上都是中国的合作厂商在生产⋯⋯ 许多外销衣物的生产线早在十年前就搬去了相邻的越南、柬埔寨、孟加拉、印度等地。你抵制H&M,对H&M来说是少做了十几亿生意,但是对于每家生产商来说少了每年几千万的订单却是倒闭的危机。假设每家工厂1000人,人均月工资2-3千;少了H&M一家大客户,又没有马上能够顶替的客源,只能暂停生产线。反正工资是以件计酬,最多就给最低工资,甚至裁掉临时岗位。H&M在过去一直在管理外包厂商的劳动条件上执行比较严格,所以可以生产H&M的工厂都是相对劳动环境好的了。
运动式爱国,挥拳砸向的还是自己的同胞。对明星来说爱国重要还是吃饭重要?答案是都重要,因为他们吃的是爱国这碗饭。但是对于劳务工来说,爱国就只能是精神食粮。
不过H&M应该是共青团精选的靶子了。有心人应该都注意到同样是因为新疆强制劳动问题被苹果除名的供应商欧菲光,就没有人炒作。还是说两年前为了华为抵制苹果闹了个灰头土脸,面对苹果的铁粉刚需,这次不敢再次挑机?
4. Prisoner,回应《香港有个坪洲岛:城市大局已定?所以他们来到这座小岛上⋯⋯》
作为大陆人,我第一次发现坪洲是在谷歌地图上,觉得那真是一个很小的小岛,后来在网路上找资料,查旅行攻略,觉得那真的是一个我喜欢的,远离于大都市喧嚣的天堂。
2010年,我第一次踏上这个小岛就爱上了这里:宁静,安逸。没有都市的喧嚣,村民之间的关系也很简单很纯朴。我喜欢这个小岛的海岸线,一样是宁静的,我可以坐在礁石上看潮起潮落,发了一下午的呆,再到岛上的那家泰国餐厅吃一顿泰式大餐,还和一个不相识的本地人喝了两瓶啤酒,人际关系如斯,真的很喜欢。
后来我又多次登上小岛,每次都会带上不同的人,朋友,父母,爱人;足迹也逐渐不仅仅限于“哑铃”(坪洲岛的形状如同哑铃)中部的那个小渔村。有一次我带著登山杖真的环岛走了一圈行山径,遇到几个人迹罕至的海滩,觉得真是美极了。我也见到了小岛的变化,游客逐渐增多,土地也开始慢慢开发,有发展商开始在岛上盖楼,估计现在的变化应该更大了。
2019年8月11日,是我和香港这座城市告别的日子。我选择的告别地点,正是这个小岛。那天还阴差阳错地去了一趟喜灵洲,那是在坪洲旁边的另一个岛屿,那个岛屿也是我一直想去的地方,但那里现在是监狱,所以虽然去了,也要尽快离开。即便如此,也算达成了我多年的心愿吧!回到坪洲,能感到这个小岛的变化更大了,码头旁边新开了一家茶餐厅;码头出入口有一个连侬墙,相比市区,要小不少。我不知道运动对这个小岛的影响几何,但我看不到守护连侬墙的小组,警察的执法应该就更有限了,毕竟这个小岛还是熟人社会。
离开的时候很匆匆,我没有再去泰国餐厅吃饭,只在码头的茶餐厅吃了一顿星洲炒米粉+冻柠茶就离开了,这样算是告别吧!
再见了,香港;再见了,坪洲。
5. narraboth0,回应《爱欲录:亚裔酷儿聚会巅峰,Bubble_T的纽约地下派对》
我不在纽约,在伦敦。伦敦没有Trump,没有福音教派,相对安全。但亚裔隐形跟被“米饭/中餐”化的状况却也差不多。南亚的印巴孟裔是英国第一大少数族裔,如果把非洲裔黑人跟加勒比海裔黑人分开算,东亚裔就是第二大少数族裔。然而,我不记得伦敦的跑趴指南周刊 QX 跟 Boyz 几时放过南亚或东亚男模当封面。当他们要找性感男人做族裔多样化时,永远是黑人跟其实跟高加索人更相像的所谓拉丁裔。很明显,即使是同志杂志编辑,或尤其是同志杂志编辑,都不觉得亚裔男同志够 macho,够性感,甚至有任何代表性。
说另一个故事。英国各大学都有各种少数族群周的活动,伦敦大学在校本部屋顶上挂起新的彩虹旗:彩虹加上黑跟褐色,“以促进少数裔同志的平权”。这是美国发明的新旗子,在美国也引起同运界的争议 “把族群政治引进性别政治”。然而,不管是在美国的黑=黑人 褐=中南美洲裔,或是英国引进者诉求的黑=黑人 褐=南亚裔,东亚裔同志的肤色都是不存在的。我为此去信伦敦大学平权委员表达不同看法,我觉得这种所谓代表少数的旗子只是让东亚裔同志更隐形,更没有声音。结果接到典型英式官腔回复“我们非常重视所有少数,.... 这次改用改版彩虹旗是经过校内 LGBT 代表会议征询过的...”
要搬程序,我也会。我只回复一句:校内 LGBT 征询组成有东亚裔吗? 从此就再没有回复,而加了黑色跟咖啡色的彩虹旗仍然在伦敦大学巨大而压迫的 Senate House 顶飘扬。
6. slanki,回应《正义联盟导演版:我们对于英雄时代的畅想已经终结》
前半的电影由来,大致上在另一篇网路文章已经看过概述了,最大的重点是证明《萨克薛达之正义联盟》就是个粉丝电影,从一开始就是。
《萨克薛达之正义联盟》的品质真的足以承载其盛名和期待吗?一开始争著要有查导版的是他的粉丝,他最主要满足的也就是粉丝。在这一点,粉丝都很开心,盛名是他的粉丝终于看到他们所要的。目的达成,收益看起来也不错,也就够承载了。
对于网路上大量抱怨的动作慢镜头,我没感觉。因为慢镜头不是搞深沉用,是利用快慢剪辑,强化一般的动作设计力道,出拳力道,劈砍重压,拳拳到肉的痛感,这点查导一直都是做得很出色。相较之下,《Wonder Woman》的武打特效慢动作,简直不忍卒睹,但该片导演原本就不长于此,所以我也不苛责《Wonder Woman》。
至于原声带,我很希望没有看到 Junkie XL 这个名字,因为片尾一看到音乐是 Junkie XL,只能说因为时间有限资源有限只有不予置评,除了最后的哈利路亚,完全没感觉。也许没感觉才是好配乐?(比对愤怒道我是看完片子马上下订单买原声带)
如果反思的题材没有讲得更好,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不要再狗尾续貂。打坏蛋救世界,超级英雄就这样。粉丝只想看到这样。至于唤醒鼓舞,这片子鼓舞的该是粉丝和导演们:被资金方打压的导演,只要你有一群够力的粉丝,你也可以让自己的导演版上网播出!
7. Rosarella,回应《禁用新疆棉花与抵制时装巨头,供应链的主导权在谁手中?》
我对于棉花种植业在一夜之间成为新疆议题的主要讨论面向这个事情,是感到十分的不安和可疑的。
一个最基本的印象就是,依靠各产业经济的发展来消除极端稳定社会,这根本不是陈全国的政策思路,而是(一定程度上被陈所推翻的)前任张春贤的思路。陈全国的政策恰恰是不计任何经济社会代价的强力同化。看过2019年11月纽时关于王勇智案的特稿的恐怕都会记起,王对于“大面积收押会冲击社会经济、影响脱贫进程”的担忧,被认定是对自治区的政策做变通打折扣。对于长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近几年又以脱贫攻坚为中心任务的中国来说,这是非常离群、极其impressive的情节。对于自治区来说,这些产业所创造的经济效益,比起近年来中央财政对于自治区surveillance的投入,也根本就是九牛一毛。
也是因此,认为在学习营中“强迫劳动改造”的发生来自经济上的资本主义式动机,恐怕是对陈的逻辑的失明和巨大曲解。就更不用说在学习营外中发生的“强迫劳动”了:近年这类成建制乃至于成“品牌”的劳务组织输出根本就是全国性做法,也并不会有人认真地认为政府在凉山组织劳务输出是有意针对彝族的同化破坏吧。
所以当欧洲27国外长签署发布决议,将矛头主要指向兵团(而非自治区)、当“cotton field”一词被写到了决议正文里(哪怕谴责的是手工业/织品都靠谱些,采棉这种开放户外的季节性劳动是怎么被冠上especially当作主要问题的)、当陈全国本人反而没有进入制裁名单的时候,北京可能已经看到了自己化解危机、在国际上脱罪的希望(而一般人可能还真当作是国际多边关切的新高峰)。在决议发布之后,北京已经成功借力,把国内外的讨论面向锁定在了采棉业身上(这甚至可能是近年来互联网上第一次允许讨论新疆),完全盖过了同期CNN有关骨肉分离家庭的特稿,以及此前关于 genocide 拼图的国际讨论评估;凭借民众对产业扶贫的正面印象,北京也已经成功地在国内消解掉了欧美的这一轮指控,也为“境外媒体信不过”印象的建立取得了开门红。这一轮反攻之迅速成功,甚至不禁让人怀疑,采棉业一跃成为欧盟决议的主要焦点的过程,背后是不是有来自北京的影响在暗中推波助澜哦。
当然我并不是说 forced labor 这个面向本身不值得 coverage 和审视;只是作为一份酝酿数月、27+N国外长一致与身的决议,在问题主次上发生这样的失焦,实在是非常不应该。一个月前北京还困在有关 genocide 的证据拼图中无法脱身、并接二连三地吃到黑社会性侵等自己无力招架的指控补刀;一个月后北京竟已借他人之力成功地转移国际的焦点、不动声色地用一个相对无害的靶子换出了真正有危险的其他 hardcore 陈式政策,实在让人惊叹、也让人非常不安和忧虑。如果事态继续这样发展,或许这就会是北京成功脱罪的起点。
(一句无关感慨,张春贤本月刚刚(因身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而新受到(美国)制裁;而陈全国却成功从欧盟决议中脱身,这世事,怎一个无常了得。)
8. anonymous3,回应《五个关键字,直击国民党灵魂:“党主席”们的两岸政策是什么?》
中华民国宪法是台湾的夜壶,没有人喜欢它,却不得不利用它。民进党的策略在于淡化宪法,以台湾前途决议文与正常国家决议文作为事实的两岸论述纲领。而国民党将不断地将幻象戳破,反复强调大家不得不天天膜拜的是一个什么东西,招人厌恶当然在所难免。
一中宪法本来可以不是夜壶,保持现有生活方式前提下的统一,或者如吕秀莲提出的统合,想必许多台湾民众也不致于太反感。问题在于,一方面,国民党放弃了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理想。尽管者不能算遗憾,一个百年以前在极端贫穷落后愚昧的国度提出的,也已经证明失败的政治构想不值得抱着不放。可是这种放弃,让国民党失去了在统一议题上的独立性。人民不得不担心,真有那一天,国民党无能为台湾前途争取,而两岸也将不是统一,而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吞并。另一方面,中国在香港的一举一动,也让民众加深了对中国的畏惧以及伴随的强烈不信任。
如果说民进党的两岸论述是“历史终结”,那么国民党则是“地位未定”——但是对手很强,自己很弱,盟友三心两意......
9. 赤红青绿,回应《围剿杨笠是杀鸡儆猴,性别对立是话语伪术》
的确,对其感到愤怒的人并不在乎观点,在乎的是“不符合我的价值观却能得到广泛支持”这一事实。这种怒火恰恰证明了这些反对的人们享受著当今社会的权力分配,不能理解“平权”这一话题。他们否定杨笠实际上是否定其观点以及带来的广泛共鸣,是对在其之上的社会现状的无知和选择性忽视。
事实是,当今社会存在著许多不平等和偏见,但人们不愿意承认这一现状。杨笠不过是用幽默的包装将这些不公展现给了大众。普通不代表你不可以自信,这不是这个笑话想要表达的内容,而是“为什么很多男性普通却可以很自信,但很多时候女性却生活在无限的审核标准之中呢?”例如国内抖音每隔3个月就会有的一次“身体大检查”,A4腰,锁骨硬币,反手摸肚脐等等等等。
杨笠将这些社会现象过于直白的摆放在了大家面前,让人们意识到了标准的不统一,从而让更多人觉醒了平权意识(和反平权意识),虽然不算什么高雅的艺术,但也是不应该被打压的。
很多人会说,这种方式过于直接,把男女之间的矛盾直接摆在了大家面前,只会让对立更激化。。。拜托,你脚踩在了别人小拇指上,别人骂你一句“靠北你踩到我脚了啊!”你还指责对方“有没有点礼貌啊?”是不是过于敏感了一点?
还有,极端化不是“男女语境”的问题,是互联网语境的问题。
10. ZDL、anonymous3,回应《北京敲定香港选举改制:选委会大增政协及社团代表 三道闸审查候选人是否爱国》
ZDL:我很理解不自由毋宁死的思想,我真的理解。但我觉得自由排第一的思想不具备现实可操作性,最简单的马斯洛五层需求理论,吃不饱饭的人不会在乎民主与否。套用香港也合适,香港有没有港独分子,有没有分裂势力,我想显而易见吧,于国家于地区都不可能允许这些人出现。
还有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体现,不过内地所指的统治阶级是人民,所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利机关,我能理解香港人觉得自由受限,但真从法律角度出发,我想大部分中国人(而不是单指香港人),是支持香港选举改制的。
木已成舟,我想应该思考的是为什么一国两制在香港与澳门的成果有如此巨大的不同?一个更加稳定的香港(当然也受中央限制更严重)在未来会有怎样的发展机遇?
anonymous3:@ZDL:“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中国的统治阶级是人民,所以中国的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现。”这种论述的问题当然在于它两个前提的错误。也因为其不容讨论,不许辩驳,“人民”无可奈何地并且接受了这样一个论述,即“人民”需要一个“统治阶级”,它的名字叫做“人民”,尽管没有“人民”能够分清这四个“人民”的异同。更甚者是当“人民”的概念被抽空以后,剩下的统治阶级的意志则成为了肆意立法的托词。
这当然是荒谬的,我们需要重新找到“人民”的本意,也需找到“法律”的本质。民主选举产生的立法机关订立的法律才是体现“人民”意志的法律,有了体现“人民”意志的法律,才可以说一国一地的统治阶级是“人民”。
没错,“奉天承运,皇帝昭曰”式的立法可以被解读成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但这个统治阶级是“人民”不需要的,“人民”需要的是由“人民”自己决定的管理者,不是代天牧民的圣天子。香港市民奋起反抗的正是这一抢夺“人民”意志的窃国大盗。
读者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