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大罢免”白热化:54件罢免案涌入,蓝绿委陷风暴|Whatsnew

在蓝白联手通过国会职权修法后,以“罢免”作为反制蓝白联盟的声浪出现
2025年2月15日, 台北,罢免徐巧芯的连署站。摄:陈焯煇/端传媒
台湾 政治 公民社会 政治团体 选举

新闻采编需要资源投入,你正在阅读的即时新闻能够免费开放给公众,全因有会员订阅支持。你可以选择月付畅读,也可以订阅端x华尔街日报双会籍;如果你是学生、教师,更可以享受优惠。邀请你成为端传媒会员,选择适合你的订阅方案,支持我们继续推出优秀报道。

台湾大规模罢免行动风波持续延烧。截至2月13日,中央选举委员会总计收到54件罢免案送件,其中51案为立委,国民党立委33人,民进党立委也有17人、无党籍立委1人,其他3案为市长以及县议员的罢免案。

这波大罢免潮,源于2024年新一届立委上任后,立法院呈现朝小野大的格局——国民党52席、民进党51席、民众党8席,以及泛蓝立委2席——纵使三党皆不过半,但国民党与民众党组成蓝白联盟,多次在关键法案三读表决时以人数优势辗压执政的民进党;在蓝白联手通过国会职权修法后,以“罢免”作为反制蓝白联盟的声浪首度集结,去年的基隆市长谢国梁罢免案,亦被视为揭开这场大罢免行动的序幕。

面对全台罢免行动来势汹汹,有多名蓝绿立委皆被点名“高风险”,如国民党台东立委黄建宾,他在2024年大选因民进党分裂,最后仅以34.8%得票率当选,被视为风险最高。此外,蓝委李彦秀同样因去年大选泛绿阵营整合失败而当选,罢免连署书已逾2.3万份。

以连署书数量统计来看,其中以台北市最为明显,除李彦秀已累积逾2.3万份连署书,国民党立法院党团书记长王鸿薇也突破1.5万份,徐巧芯、罗智强的连署书量也有逾1万及1.5万份连署。新北市则以叶元之为人关注,因仅胜出对手两千余票,加上其在国会三读法案时争议言行,而被纳入“危险名单”。

被反对派视为罢免头号人物的国民党立法院党团总召傅崐萁,连署书也达7千余份,成为东部地区罢免态势最明显的选区。在桃园市,涂权吉、牛煦庭、鲁明哲等立委因当选得票差距不大,被视为高风险目标。

台中市方面,首次当选的罗廷玮、廖伟翔,由于年轻、政治根基尚未稳固,且胜出的得票数与对手差约1万票内,也被列入风险名单。

除了国民党立委,民进党有多名立委也被提名罢免,民进党内初步评估,自家约有10席可能进入第三阶段罢免投票,其中评估较危险的3席,为2席原住民立委伍丽华与陈莹,以及在去年大选三脚督中胜选的吴沛忆。

在国会拥有8席席次的民众党,则因席次由政党票配票产生的不分区立委,因而无法罢免。

国民党“以战止战”

面对遭锁定罢免的蓝委达33人,国民党则展现不退让的立场。

国民党主席朱立伦表示,国民党虽不求战,但也不畏战,必要时将“以战止战”,并称为了全民与台湾民主“力战到底”。国民党已计划锁定几位绿委同以罢免行动进行反制。

朱立伦也批评,此波罢免行动是民进党侧翼的政治操弄,以罢免制造社会对立,不仅伤害台湾民主,更将耗费超过12亿元公帑。他要求执政党停止分化社会,也喊话赖清德要以智慧化解政治对立。

党团书记长王鸿薇也称,国民党将采取正面迎战态度,绝不退缩。她指出,党内将积极进行选区经营,展现问政成果,争取选民支持,全力因应这场政治风暴。

被朱立伦批评的民进党侧翼,指的是组织宣传罢免蓝委的民间团体,其中,以联电创办人曹兴诚为首的“反共护台志工联盟”最为知名。曹兴诚于2025年1月宣布成立志工团体,积极投入罢免蓝委行动。值得注意的是,曹兴诚早年被视为亲中派,但近年来立场大幅转变,不仅公开批评九二共识,更强调台湾应维护主权独立,抵御中国威胁。

不过,延续去年反制谢国梁罢免行动的“厌绿”基调,国民党将全台罢免浪潮定调为民进党在背后操控的政治斗争,但这样的指控,部分来源于民进党立法院党团总召柯建铭对罢免行动的表态。

2025年1月4日,柯建铭首次召开记者会,宣布将启动罢免立法院院长韩国瑜、副院长江启臣及41席国民党区域立委。1月24日,柯建铭再次发布“超甲级”动员令,要求全党动员参与罢免行动。

就在柯建铭首次召开记者会宣布罢免行动后,国民党也宣布计划罢免38席民进党立委作为反制。民众党代理党主席黄国昌则批评赖清德总统“一意孤行”,并表态“不会袖手旁观”。黄国昌指出,民众党将投入对抗“绿色威权体制”,以守护台湾民主。

然而,民进党内部并非没有不同声音。秘书长林右昌此前公开反对大规模罢免。同党的不分区立委沈伯洋则指出,“现在已经没有选择,因为大家已经冲了,大罢免挡不住,现在只有‘什么时候帮忙’的问题,不能让公民团体孤军奋战。” 此发言被解读为对党内未积极应战的喊话。

大罢免行动由多个公民团体发起,如民主补破网、罢免民主快餐、罢免同花顺+1等团体,其中也有由国民党青年团主导的针对绿委吴思瑶和吴沛忆的罢免行动。虽然大罢免主要由公民团体发起,民进党也表示尊重公民团体的自主性,但仍会提供一定程度的帮助。

在在野小党方面,时代力量主席王婉谕公开表态支持罢免行动。台湾基进则宣布全党动员参与罢免联署,并投入宣传工作。

2025年2月10日,台北,罢免团体于中选会提交12位国民党立委的第一阶段罢免提案连署书。摄影:陈焯煇/端传媒

大罢免潮的正反辩论

然而,台湾舆论对于“由民进党发动大罢免”评价不一。

有意见认为,民进党如要改变现有的国会格局,必须取得单独过半的6席,但在国民党39个选区中仅有9个选区胜差在5%内,要顺利罢免难度极高。除了罢免门槛高、成功机率低外,大规模政治动员更可能让支持者因期待落空而失望,并流失得来不易的中立选民支持,且一旦罢免失败,将掀起支持者在内部“找战犯”的风气。

此外,有观点则担忧罢免潮将加剧台湾政治极化,削弱社会稳定;但对如反共护台志工联盟创办人曹兴诚等团体与公民而言,罢免行动被定调为“救国运动”,以标志其民主改革的重要性。

有分析指出,即使民进党希望借由大罢免扭转立法院劣势,但成功机率仍然偏低。不过,若能成功罢免1至2席蓝委,可能促使国民党更谦虚面对民意,减少对政府施政阻碍。

在罢免潮中,有逾200名台湾作家发起连署声明,支持罢免不适任立委。该声明由美国国家图书奖得主杨双子、吴明益、以及九把刀等40位作家领衔,强调罢免是“义务”,直到立委停止“摧毁台湾文学”。声明并引用俄裔美籍诗人布洛斯基名言:“文学有权干涉政治,直到政治停止干涉文学”。

此外,台湾国家文艺奖得主李乔以90高龄宣布担任苗栗立委邱镇军罢免案领衔人,他强调此举为“台湾有难,我选择站出来。”

新修正的《选罢法》将于2月21日生效,届时连署人须检附身分证影本,形同加严罢免门槛,罢免的公民团体因而赶在台湾新年后的开工日送件,以便适用旧法规定,并使后续连署过程更易达标。新版选罢法此前三读通过,被反对派批评连署必须提供身分证件侵犯隐私,让人民有所顾忌、影响罢免权益。

与此同时,多县市也发生罢免联署争议事件。其中,花莲县府户政人员被控上门查访联署民众,中选会指出此行为已违法,民众则批评该户政人员“查水表”,该案已由检调调查中。同时,桃园市也传出联署站遭到闹场,有不明人士对民众录像、骚扰;新北市则出现联署造假疑云,多名民进党立委质疑存在幽灵联署的情况

在台湾,立委罢免案件必须通过三道门槛才能成功。依据《选罢法》规定,罢免案首先需跨过提议门槛,即取得原选举区选民总数1%以上的联署。

若提议成案,接下来进入为期60天的联署阶段,必须在期限内取得原选举区选民总数10%以上的联署。最后的投票阶段,除了同意票必须多于不同意票外,同意票数还需达到原选举区选民总数的四分之一以上,才能通过罢免。

2016年,《选罢法》修法降低罢免门槛后,台湾经历多场罢免投票。若不计入乡镇村里长层级的罢免案,目前已有7起罢免投票,其中前高雄市长韩国瑜、桃园市议员王浩宇、台湾基进台中立委陈柏惟被成功罢免,而立法委员黄国昌、林昶佐,市议员黄捷以及基隆市长谢国梁则未通过门槛。

读者评论 0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目前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