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0月6日到10月20日,豆瓣三个大型小组被封禁,广播功能被禁半个月。而这个“事故”顺带则凸显出,这家多年来赚不到钱却塑造了独特公众形象的网站上,用户们似乎分裂成了截然不同的派系,一派同情站方,担心失去这个“精神角落”;另一派则喊打喊杀,希望将豆瓣变成一个爱国舆论阵地。他们的对立,映射出的是中国大陆青年一代的不同面相。
一个豆瓣,各自表述
在中文互联网世界中,各个大型网站的用户群体都有其被认知的“刻板印象”。豆瓣用户的刻板印象大约就是受过高等教育,在大中城市工作,以读书、电影、音乐、旅行为主要爱好,性格偏内向,政治观点偏自由主义的青年人。豆瓣官方在2016年初发布的品牌宣传片《我们的精神角落》几乎算是默认了这种印象。
但这种印象对也不对。
说它对,是因为豆瓣在2005年创建之初的核心功能就是条目——每本图书会有一个专属页面,读者可以在此打出评分,并撰写、阅读评论,或者寻找类似书籍,这一功能后来涵盖了电影、音乐(近几年还包括游戏,但游戏类别没有在主页面上的入口)。由这些功能聚合起来的用户,当然会是前述的“文艺青年”群体。
说它不对,是因为豆瓣还有一个与条目几乎同样古老的功能:小组。小组基本类似于BBS,任何人都可以申请创建,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方便讨论单一的条目无法涵盖的主题,例如作家、导演、文学类型、学术科目等。
不可否认,直到今天为止仍然有许多这类“古典小组”存在,它们有一些承接了某些特定论坛的功能,例如科幻世界小组基本上取代了《科幻世界》杂志社早年自办的论坛,科幻爱好者和研究者会在小组内分享作家创作年表、评论、业界动态等信息,一些科幻作家也活跃在这个小组里;有一些则更加硬核,例如新清史小组的讨论对象是新清史学派,在近些年官方媒体批判这是西方学界的一种“历史虚无主义”观点的环境下,很难想像在其他的社交媒体网站或论坛上会有这一主题的讨论群组。
但是小组的低门槛特性以及豆瓣在前移动互联网时代(约2012年前)的快速发展必然会给小组功能带来另一种面貌。
例如,声名远播的“月亮组”(全名“我们代表月亮消灭一切居心不良的乐手”小组)的成员最初源于都是追乐队的“果儿”,讨论主题是摇滚乐手圈子里的八卦消息(今年综艺节目《乐队的夏天》走红后该小组活跃度有复苏迹象);“父母皆祸害小组”讨论的是中国式原生家庭对心理发育的影响,2010年《南方周末》报导该小组后一度引起社会广泛讨论(现已被雪藏,无法被搜索到及加入);“吃喝玩乐在北京”小组以网友线下约见面为主题,被认为是一夜情高危地带,也因此得到了“炮组”的外号。各种同城交友、租房、宠物、娱乐八卦、闲聊小组更是不可胜数。
如果我们把豆瓣用户粗略地分为“条目用户”(以讨论书影音为主)和“小组用户”(以使用小组为主)两个大类,从人数绝对值和活跃程度来看,前者恐怕比后者小得多。
举个例子,作家的小组中,刘慈欣、张爱玲这两个有近三万人的小组已经堪称数一数二,米兰·昆德拉、莫言、金庸等绝大多数作家的小组人数都在一万以下,但娱乐八卦、宠物等热门类型小组动辄有数十万用户。
然而,条目用户定义了公众眼中的“豆瓣网友”形象,因为豆瓣最独特的资产是它的条目评分体系,一部电影的豆瓣评分和热门评论甚至可能影响票房表现,为条目贡献评论内容的用户当然更容易被大众感知。反过来,小组用户们发表的短帖通常更碎片化,而且很难被组外、站外人士发现。
这并不是近几年的新趋势,许多娱乐和生活类小组早在十年前就已组建并拥有了相当的人气,其中的原因恐怕是早期豆瓣的独特气质带来的“社交资本”加持。试想,同样是约炮,在豆瓣上认识的网友恐怕会比陌陌上认识的显得更靠谱一些。但是智能手机普及后,所谓“用户下沉”的确让这种态势变得更明显。
“张悬在我心里已经死了”
如果要用一件事来表达豆瓣用户的气质,恐怕就要算“张悬国旗事件”了。
豆瓣网友“穿Dior的乞丐”是一个典型的小组用户,她极少标注书籍,也没有发表过评论,但加入了四十八个小组,其中包括了我们后文将要讨论到的“鹅组”。
她于2013年11月4日发表了一篇豆瓣日记,自称是留英中国大陆学生,参加了11月2日晚上张悬在曼彻斯特的一场演出,演出中张悬接过了台湾留学生递给她的中华民国国旗,并用英语向观众介绍这是自己的“国旗”。作者自觉感情受到伤害,说出“no politics today”,并与张悬进行争论。她自认为尊重台湾人的观点,但觉得张悬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应该避免自己的言论牵涉政治。她的日记最后一段说:“张悬在我心里已经死了”。
这件事在微博上引起轩然大波,大陆国台办和台湾陆委会先后发表声明,张悬的北京演唱会被取消。直到今天,张悬在大陆仍然顶着“台独歌手”的帽子。从某种程度来说,张悬事件是后来诸多“抵制事件”的预演,但当时骂声仅仅停留在微博,并没有成建制翻墙人身攻击。
豆瓣站内却是另一番景象。当天在场的其他听众、关心此事的台湾网友、甚至此前没听过张悬的人都开始讨论此事,有人支持听众,也有人认为张悬的行为有可理解之处,还有人讨论“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到底在不在九二共识范围内,是否应该“抵制”。直到今天,张悬的小组在豆瓣仍然是可用状态。
“八组鸡”和“仙女鹅”
接下来再讨论一下国庆期间引发争议,并最终导致豆瓣暂停广播功能半个月的三个小组:鹅组(豆瓣鹅组)、瓜组(自由吃瓜基地)和船组(大船开起来)。
三个小组的用户画像类似,但鹅组历史最为悠久。它创建于2010年,最初叫“八卦来了”(简称“八组”),以讨论娱乐新闻、两性关系为主,是豆瓣同类型小组中最大的一个,目前有超过62万组员。它的用户绝大多数为女性,和天涯论坛娱乐八卦版、晋江兔区(晋江文学城论坛的网友留言区,因编号为2,英文谐音“兔”得名)性质类似。
八组用户之间经常互称“仙女”、“仙女鹅”,在条目用户以及其他网民眼中,八组是“豆瓣智商盆地”,经常有人说八组组员热爱抬杠、造谣、人身攻击、拉帮结派,她们被蔑称为“八组小学鸡”。
2018年3月2日起,八卦来了小组被关闭三天,理由是网信办等部门要整治炒作明星绯闻,同时被关闭的还有晋江兔区,知乎的移动版也在应用商店被下架一周。的确,自2016年8月电影明星王宝强的离婚纠纷吸引全民关注以来,有关部门一直在打击娱乐八卦,多个知名娱乐自媒体被注销账号。
该案的民事判决公布时间正是2018年2月,网信办再打击一波炒作八卦似乎也合情合理。但必须指出的是,这几个有大量活跃网民聚集的网站被整顿正值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那次会议最重要的议程之一就是修订宪法,取消国家主席连任限制。
重新开放的八组改名“豆瓣鹅组”(鹅自来自“-er”的音译),组员们也是“马照跑,舞照跳”。直到2019年5月31日,该组因“技术维护”原因被关闭一个月。实际上,最近几年,每到这一时期,从微信微博QQ到不知名小网站,大陆的网络服务都会经历一段不能修改暱称、头像和签名档,甚至不能使用蜡烛表情符号的特殊时期,一般会持续一周左右。2019年是“六四事件”三十周年,网信办又刚在2018年11月出台了《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互联网信息服务安全评估规定》,将通讯群组纳入了管理范围,鹅组被强力管制也并不令人意外。
另外两个小组都和鹅组有渊源。自由吃瓜基地是鹅组部分用户不满管理员分裂出的一个小组,大船开起来是鹅组被关闭期间的临时备用组(船取诺亚方舟避难之意)。
这三个小组的成员群体无疑属于前文中提到的小组用户,接下来的问题是,她们持怎样的政治立场?
这批人可能并未有统一的政治立场,如果要分析其倾向性,至少有代际和性别两个视角可以去理解。
就代际而言,虽然追星、玩电子游戏之类的行为已经不再被视为青少年专属,但是这类行为的活跃分子仍然是学生和刚入职场的社会新鲜人(大致是90后乃至95后)。现在有很多长期观察国内舆论趋势的人,都认为出生年代越晚的中国年轻人约容易支持民族主义和威权主义,而这一判断很可能是符合事实的。
若究其原因,也许包含几点:越晚出生的人越没有对中国曾经的贫穷落后的共同记忆,义务教育中的民族主义倾向加强,传统媒体的衰亡和党的互联网管理经验加深,以及代际之间的逆反心理。
就性别而言,正如此前的文章分析过的,在当下的中国,同样是亚文化实践,女性的亚文化实践相较于男性来说要承担更大的社会压力,因此她们必须更积极地采用民族主义话语来合理化自己的追星行为,虽然她们未见得真的相信这些话语。
因此,说这几个小组里的“追星少女”们至少看起来是民族主义拥护者大体上是没什么错的。
“豆瓣就像死了一样不爱国”
豆瓣在本次事件中不但雪藏了三个小组,整个站点的广播(类似发布微博的功能)还被暂停了半个月。虽然互联网管理部门和豆瓣都不会透露背后的原因,但是不难推测出,这些小组的组员以追星话语讨论政治是背后的原因。
国庆期间,她们在帖子里比较各代领导人的优劣(用追星术语叫“拉踩”),为领导人组配对(也就是“CP”,多年前官方纵容的“什锦八宝饭”也短暂火了一把),甚至讨论起2018年3月的宪法修正案来。
在她们眼中,自己无疑是支持领导人的,然而以她们中绝大多数人的眼界,并不知道在这个“定于一尊”的时代,支持领导人也要按照官方认可的办法去做。她们将小组的封禁归咎于豆瓣“被西方资本控制”,愤怒地到微博上把“豆瓣就像死了一样不爱国”顶上热搜榜,论据包括豆瓣上《战狼2》、《流浪地球》过低的评分(分别为7.1和7.9,在各自的同类作品里并不算低),豆瓣投资方是美元基金,还指责豆瓣上活跃着大量“八千”等。
她们不知道的是,豆瓣实际上是中文互联网上最倾向于无为而治的大网站。
央视春晚几乎年年在豆瓣遭到差评,但直到2016年那次过于政治化的春晚遭到2.3分的历史级恶评(最低分为2分),豆瓣才关闭了春晚相关条目的评分功能,而2015年及以前的差评继续保留。
曾有多部国产电影自称要起诉豆瓣,因为豆瓣上的评论影响了它们的票房,但豆瓣也从未回应这些诉求。“父母皆祸害”小组引起官方媒体的批评时,豆瓣也没有解散该组,只是将它改为私密,不予许组外人员看到内容,同时不允许主动申请入组。豆瓣曾有一次试图将“豆邮”功能改名为“私信”,都在全站用户的强烈抗议下放弃修改。
豆瓣的管制操作的确在变多,2018年3月和2019年6月暂停部分小组服务就是例子,然而这是互联网管理部门的“执政能力现代化”的结果,并非豆瓣本身的变化。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八组鹅”们可能需要补一堂七年前的历史课。
前文提到了另一个以青年女性扎堆而知名的论坛晋江兔区。晋江文学城论坛因其网页的粉红配色有“小粉红”的别称,论坛上的主要讨论话题之一是耽美小说 ,因为可能涉嫌敏感历史人物和色情描写,它经常是“扫黄打非”的目标,网站运营方一直谨慎地控制着站内政治讨论的尺度。
一些持较激进民族主义/威权主义的网友感到不解,认为站方不爱国,于是在2010年从晋江中分裂出去,另外成立了凤仪美食论坛。这个新论坛上,讨论耽美小说的内容经常还没有讨论星辰大海的多。从某种程度来讲,2010年的“凤仪党”非常类似2019年的“八组鹅”(现在流行用“小粉红”而非“凤仪党”描述民族主义青年网民、尤其是女网民,则是2014以后的风气,始作俑者是微博知名网友“大咕咕咕鸡”)。
凤仪党们活跃的时候,正值微博有公共论政属性的年代,也是十八大前各方角力的年代。2011年之后,她们与孔庆东、司马南等亲重庆知识分子在网上的互动甚密,甚至在2012年2月王立军逃亡事件后,她们还在协助传播“王立军是去美国驻成都领事馆抓捕一名涉及藏独事件的喇嘛”这种谣言。十八大后,凤仪美食论坛和老派左翼网站乌有之乡一样,域名被停止解析。
从这一点来看,豆瓣比起曾经那些论坛,对新一代小粉红相对“包容”,才会被部分人理解为主动鼓励“爱国”以致于引火烧身。不过,这究竟是豆瓣的主动行为,还是豆瓣一贯无为而治的运营逻辑在互联网强化舆论引导后的无奈现象?很可能后者更接近现实,但答案却不再重要。
毕竟,即便豆瓣还是那个豆瓣,但在这个时代,豆瓣已不再是原来那个豆瓣。
(比利小子,中国大陆互联网从业者)
@ninalin
豆瓣(即使是小组)应该也还是和PTT有些区别的,贴吧可能和PTT更类似些
我自己之前一直不是豆瓣的深度用户,基本上好几个月才会登陆一次,目的也只是偶然看了一本书或者一部影片很想写点评论而已,也没关注什么人。但是今年三月开始,我接连被微博封了三个账户,无奈之下,跟随几个也被微博封号,同时会经常逛豆瓣的友邻也用起豆瓣来了。在豆瓣上也发现了其他几个符合我口味的用户,不过这些用户也纷纷在近几个月受到禁言、删贴、禁转等等。更别说之前的广播大封禁。只能说,豆瓣也会和中国大陆所有其他的网络社交平台一样,日渐沉沦下去,因为像这种封禁,事实上就是在隔断社交,言论审查就是自断根基,但这个趋势是没人能够阻挡的。广播大封禁的那半个月里,其实也有一点点光明,就是很多网友自发组建的过渡时期版聊等小组(我没有加入,因为我在豆瓣的账号并没有进入任何彼此熟悉的社交圈子),但这也只是最后的一点点了。未来是不允许任何人拥有自己的幽暗小角落的,红太阳的光芒必须达到任何地方。
看看豆瓣的下場,中國大陸是沒有前途,只能拾外國的牙慧。
原來豆瓣就是類似台灣的PTT。PTT都要被那些一天到晚帶風向的水軍帳號玩死了,網路論壇真的禁不起這樣折騰。曾經我也是PTT重度使用者,現在已經很多年不看了,連帳號都沒了。
可怜的豆瓣。我也在“八组”里面,据我观察里面大部分人其实没有什么立场或者比较严肃认真的想法,价值观比较朴素,变得“爱国”可能只是出于“主流”,即使表现比较狂热,我还是觉得其实不是真的爱国咯,可能这就是她们的“奶头乐”吧。里面八卦还是很好看的。
认为出生年代越晚的中国年轻人约容易支持民族主义和威权主义,而这一判断很可能是符合事实的。
约 写错了
我在想,按照国内的这条路数走下去,监察机构会最终植入每个个体的脑中,成为人体的一部分;所有人也都能在某种程度上分享他人的想法:这某种程度上有可能是人性的一种未来。好像在科幻电影里面被叫做hive mind.
唉不过像豆瓣这样开放自由的网站能活到今天也不容易。内心深处还是同情理解阿北的。
今天上豆瓣,发现两个月之前一条膜蛤的广播被删了。原因是“含有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
👍👍 另一面向了解豆瓣
第二個關於豆瓣的專題了,你們編輯一定有重度豆瓣用戶,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越晚出生的越能被“爱国话语”规训。什么时候爱国不等于爱党了……算了,没有这时候。我也持悲观态度。
“有人討論「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到底在不在九二共識範圍內,是否應該「抵制」。”
……
目前来说。豆瓣还是中国互联网环境下为数不多的净土
我更倾向于它是一个曾经百度贴吧的净化版。优点就是它并没有那么多低素质发言。(在座各位都是读过一两本书的)有低微门槛,小组管理员的应许。比起百度贴吧的裸体自由。豆瓣像是穿了裤子的文化人。当然高深度的文字在小组里面也没有多少,属于那种轻社群交流的类型。喜欢呆这里面是因为氛围比较轻松真实有趣。
深度文章已经被细分到各个文娱区域的具体作品下面书评影评等等。而这些功能都集结在一个app上。且不收费。
豆瓣如果也死了。我想这个互联网也没什么好地方呆的了。我们需要一个大型精神文化讨论的集散地。一直没有变过。
可怜的是在中国几乎一切天崩地裂大喜大忧都和政治有关系。做什么都要自我审查一遍。不得不说当局实在敏感。开放了又怎么样呢?
这种严肃。刻板。霸权的家长权威式的管理模式下。属于我们普通群众的精神栖息地太少了。5g要来。我更担忧的是在高速网络管制机器的进化下。我们会不会进入一种更加封闭。更加单一的价值观环境下?
我持悲观态度
已經連續多天看到繁體字「發」「髮」不分的問題,雖不至於影響閱讀,但會讓端看起來像少有校對的內容農場,有失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