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體
订阅支持
登录/注册
会员中心
简体
繁體
深度
日报
速递
专题
评论
播客
系列
栏目
互动页面
多元
国际
大陆
台湾
香港
社群
订阅支持
订阅新闻信
参与活动
最新
地域
国际
大陆
香港
台湾
评论
系列
栏目
播客
活动
评论
评论|
羽戈:昂山素季常有,登盛不常有?
一个国家的民主转型过程当中,如果能出现德克勒克、登盛,绝对是一种幸运;不过,如果把民主转型的希望,寄予德克勒克、登盛的出现,绝对是一种悲哀。
评论|
詹顺贵:货贸谈判能赢得台湾人好感吗?
过去中国对台的让利对象都是两岸红顶买办,台湾人民反受其害,这将会调整吗?而目前的货贸谈判内容,又有助于进一步赢得台湾人民好感吗?
评论|
中国反恐的认知缺失与借题发挥
对反恐的误读误导、避重就轻和借题发挥都决定着中国的这一议题将长时间处在一个粗放和错位的状态。
评论|
杨凯珊:香港减排 何须“等埋中央”?
香港既是中国最先进的城市,享有环境、能源等事务的自主权,何需“等埋中央”才行动?
评论|
阿里巴巴“为国接盘”,《南华早报》免费堪忧
为了让世人“更好了解中国,进而更好了解阿里巴巴”的“理念”就数十亿买一个媒体绝对称得上2015年的那句流行语“侠之大者,为国接盘”。
评论|
钱志健:向前望,愿“原力”与你同在
本星期五12月18日有所谓的“三巫日”(triple witching),即股票期权、股票期货及指数期权(或指数期货)三类别衍生工具合约同一日到期。
评论|
陶仪芬:“太阳花运动”与2016台湾选举
选举文化、金钱与制度可以说是新兴小党从政的三座大山,压在上面让“太阳花运动”带来的社会力变化犹如在地表之下的岩浆,在政治场域找不到喷发的出口。
评论|
叶健民:香港研究已死,真的吗?
本地议题不受大学教授重视,这是客观现实,但这种提法有趣的地方,是似乎在说香港研究曾经有过辉煌一刻,又或者今不如昔,这就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评论|
徐家健:大学走向国际,香港经济研究继续向前
本土研究真的是供不应求吗? 究竟,经济学怎样看香港研究呢?经济学者又会怎样看香港研究呢?
评论|
《腾飞之后》(二):中国现代环境危机的历史根源
古代中国的开发,已经造成环境严重恶化。那时的中国人,比同时代的人类更相信理性控制世界,征服利用自然。
评论|
Benedict Anderson书摘:我们为何迷恋民族国家
三十多年前,安德森质疑,为什么我们对“民族国家”不假思索,它如何左右我们的光荣与梦想,生存和死亡?
评论|
陈智杰:社会准备好包围政府了吗?
究竟公民社会这个概念,是意味着“社会包围政府”的未来趋势,抑或不过是一种想当然、美化了的浪漫理想?
1
…
274
275
276
…
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