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體
订阅支持
登录/注册
会员中心
简体
繁體
深度
日报
速递
专题
评论
播客
系列
栏目
互动页面
多元
国际
大陆
台湾
香港
社群
订阅支持
订阅新闻信
参与活动
最新
地域
国际
大陆
香港
台湾
速递
专题
评论
播客
活动
评论
评论|
澳洲原住民小史:公投失利背后,是哪些血泪债与愤慨?
许多幸存的原住民已经被同化,并且仍旧遭受种族歧视,经济和政治地位都很低。
评论|
澳大利亚“原住民之声”修宪公投,为何开始就注定失败?
有原住民活动家悲观认为,澳大利亚要再过两个世代,才能真正直面自己的殖民主义根基,承认原住民,并与原住民对话。
评论|
王宏恩:台湾人“战争态度”攻防——“抵抗意志”成认知作战主战场
台湾民众抵抗意志的高低,一直是台湾、中国、美国间互相角力、互相投入与抵销的过程。
评论|
乔瑟芬:以巴冲突中的台湾舆论场——帝国夹缝下的战争焦虑与代入感
台湾应该是全世界少数能同理巴勒斯坦处境的国家,但同样身不由己的历史,并未让台湾人心生同理。这又是为什么呢?
评论|
从“破壁者”到“隐形人”:逝者李克强,和他担任总理的中国十年
在怀念主政时很难说有出彩政绩,偶尔试图挣扎,又手脚日益无法伸展的李克强时,“长江黄河不会倒流”,是人们引用最多的一句话。
评论|
书本也移民:藏身北伦敦的香港图书馆,邮寄借书的信任游戏
当在英国面对华文藏书不足的问题,一个很自然反应是:“为什么不自己做?”
评论|
科技产业从业者谈美国出口管制新规:为什么说此次技术管控程度超出想像?
对于半导体芯片企业战略和风险偏好,会产生长远甚至是永久的影响。
评论|
解构二手玫瑰:看似另类的艺术,如何侵占了真正多元文化的空间?
大众媒体所呈现的《乐夏3》冠军二手玫瑰的形象、以及对二手玫瑰式“成功学”的讲述,需要一些祛魅。
评论|
消失的巴勒斯坦人:美国舆论场里的殖民主义幽灵
对一场巨大的人道主义危机和潜在的屠杀熟视无睹,这是美国精英阶级的一次集体道德破产。
评论|
“谜一般的动荡”:关于文革的最新研究,如何挑战了主流叙事的理解?
文革进程的复杂性,超出我们对于政治事件与社会运动的一般理解范式,在某种意义上对人的认知能力形成挑战。
评论|
反美、反犹、仇穆:简中舆论场围绕巴以冲突的他者想象与自我投射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反犹与反帝如何产生合奏,也可以看到国家利益与民族主义间的错位。
评论|
美国众议院的权力危机:学不会做执政党的共和党,如何应对本党内的极化矛盾?
现下的美国国会,任何一个议长作为权力的中心,都需要解决两个问题,就是两党之间的矛盾,和本党内部的矛盾。
1
…
24
25
26
…
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