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两周年之际,美国士兵 Aaron Bushnell 在位于华盛顿的以色列驻美大使馆外自焚,他从头顶给自己浇上一瓶汽油,高喊“我不愿再当种族灭绝共犯”,然后弯下腰,用打火机点燃自己。“解放巴勒斯坦”,火焰中传来他的声音。
这是个人伦理对决上国家战争需求的惨烈时刻。
过去两年让人有回到20世纪的错觉,俄乌战争、哈玛斯以色列战争、苏丹内战、亚美尼亚“灭国”、缅北战争⋯⋯虽然二战以来的地区冲突其实从未停止,但这样密集的、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武装冲突还是逼迫著人们去思考:我们到底生活在一个怎样的世界中?我们选择了什么样的生活?我们又在面对怎样的内心冲突?
@小貓咪 和進化心理學教授,一個敢問一個敢答。可能這就是CNN式對話吧
「之前跟一位做進化心理學研究的教授聊天,聊到為什麼像普京、特朗普這樣的人能這麼輕易把成千上萬的年輕男人送上戰場」
特朗普任內發動了甚麼戰爭?為何可以毫無根據就將特朗普和發起多次戰爭的普京相比?堂皇地用道德高地大道理去抨擊一個不喜歡的人沒有做過的事,是否太低質素了?
@kes 至於重量超出女性符合的說法。我只能說對體能的要求沒有以及女性對軍備的負重能力並非女性加入戰場的重要因素。
@kes 並沒有,二戰後各式陸軍大炮口徑都在不斷上升。讓女性能更容易加入前線廝殺的一方面是營養學和農業發展令女性也能擁有比以前更強壯的身體。另一方面是諸如自動裝彈機,遠程控制無人機等科技降低女性加入戰場的障礙門檻。
我認為這篇文章忽略了重點~「重量」。
直至二戰時,各類武器全是金屬製造,其重量實在超出女性負荷。
正至近代,各類武器的重量(如榴彈炮)大為減輕,女性也能輕鬆拿起。
这篇反而没有做成播客是吗?这比行星酒馆那种准废话有价值多了好吗
很棒的討論!
應該是用markdown寫的,祇要用html和css就可以改顏色,大概連app code和website code都不用改。
长文但是聊到的议题很多元很有洞见!感谢分享
好長的訪談,但很有啟發性!
不知道端的app能否改變字的顏色?這類多人對談如果能給每人對話的開頭用不同顏色的字代表不同敘述者會讓可讀性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