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历史重负与现实矛盾:中印边境危机难以解决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中国很可能将继续哪里有机会就在哪里下手,紧张后顺势炒作,赚取民间鼓噪后再悄然降温,只是从印度的反应和投入来看,中国很难得心应手,反而越来越难避免局部的升温和恶化。

历史重负与现实矛盾:中印边境危机难以解决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020年6月17日印度喀什米尔邦,印度边境士兵在斯利那加列城国家公路沿线站岗。

9月10日,中印两国外长共同表态,希望缓和局势,特别是双方部队脱离接触。不过,如果真能实现部队脱离接触,局势恐怕就不会从6月15日的械斗发展到9月7日的鸣枪了。由于一些结构性和观念层面的深层原因,这次局势即使缓和,中印边界问题趋向解决的前景仍不乐观。

新扩张模式的旧症结

近年中印边境的不平静,其实起因于中国独创的一种无声的全新扩张模式。这一国力特色和行为偏好虽然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发挥并不顺利,但在南海一举取得了超大规模强行改变争议领土现状、继而通过岛礁军事堡垒化“以建造陆,以陆制海,以海立威”的成果,堪称史无前例。

在中印边境,中国近年大规模修建经济价值极为有限的战备公路网,本身也已超出改善少量边防哨所战备和后勤保障条件的限度(这种保障的最佳技术手段显然是直升机而非公路),而暗含着为大规模边境战争进行战场准备,以便寻机发挥强国强军成果,迎合国内情绪,操弄外部危机服务于国内政治的意义。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