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杨路:还说中美贸易战?眼前已是所有人反对所有人的战争

正当所有人都以为贸易战只是一场中美角力时,特朗普(川普)选择了向全世界开战。
互惠的概念并不能很好解决资源和财富的分配问题。自由贸易的确可以使双方彼此获益,但获得的利益大小却不一定是相同的。一个国家或许通过自由贸易整体受益,但国内的不同产业和阶层之间却往往存在赢家和输家──有的产业会因为自由贸易而遭到淘汰,有的产业则会壮大;有的人可能会因自由贸易而致富,有的人也会因此而失业。因此互惠并不一定对等。

正当所有人都以为贸易战只是一场中美角力时,特朗普选择了向全世界开战。

6月9日结束的G7领导人峰会,绝对是不同寻常的。美国作为二战后国际秩序的主要制定者,拒绝支持共同声明中“强调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贸易体系的至关重要角色,并将继续反对贸易保护主义”(…underline the crucial role of a rules-based international trading system and continue to fight protectionism)这一表述。特朗普团队在会后更在媒体上对加拿大总理杜鲁多展开了口水战,美国和盟国之间的嫌隙,已然超过中美之间的矛盾。

贸易战:所有人反对所有人

截至6月10日,除了澳大利亚、巴西、阿根廷和韩国这四个国家之外,美国的232调查关税(钢铁产品25%,铝产品10%)已经对全世界其余所有国家生效。而这四个获得豁免的国家,都或多或少与美国达成了“自愿出口限额”,其实质效果,和关税没有太大的区别。欧盟、加拿大和墨西哥也宣布了对美国的关税报复措施:除了钢铁和铝之外,还包括了美国出口的猪肉、威士忌、化妆品、披萨饼等其他商品。这些关税报复极有可能最终落地。

然而这还不是最糟糕的。特朗普在多个场合暗示,美国还在考虑提高进口汽车及配件的关税。与钢铁和铝不同,汽车产业的全球供应链非常长,涉及的就业和经济活动非常广,一旦美国在汽车关税上下手,将对全球贸易体系产生巨大的震荡。根据国际行业组织估计,汽车行业在全世界直接创造了900万就业岗位和4500万个间接就业岗位,一场全球汽车贸易战将会冲击超过5000万人的饭碗。

一个月前还是新闻焦点的中美贸易战,虽然暂时因为美国与盟友之间的口水战而“退居二线”,但也完全没有走远。与美国的盟国不同,中国从一开始就没有被豁免232关税的可能,中国对美国出口的钢铁和铝产品已经被征收232关税。6月15日将是美国宣布对500亿美元中国科技产品征收25%关税的截止日,在此之后关税随时可能生效。6月30日则是美国宣布对中资企业在美国投资限制的截止日期,之后措施也随时会生效。以上还都只是美国行政机构的动作。在立法层面,美国国会2019财年的《国防授权法案》(NDAA,主要涉及国防预算)、出口管制改革法案,以及《外国投资风险审查现代化法案》(FIRRMA),几乎都包含了针对中国经济活动的内容。即使是白宫和中兴达成的和解协议,也有可能因为国会的干预而产生变数。

美国国内的不少建制派政治力量,虽然本身对特朗普的贸易观点不以为然,但之前也默许甚至支持了贸易战。在他们看来,“正确”的贸易战政策是通过协调国际立场,在经贸问题上组成西方对中国的统一战线。以上的想法,已经遭到特朗普亲自打脸:他明显对“谁批评自己,谁又赞美自己”看得更重,以实际行动证明了“国际联盟”不过是政治精英们的一厢情愿

其他西方国家对中国海外经济活动的担忧,虽然暂时因为美国保护主义这个更大的敌人而分散了注意力,但未来只会不断加深。吉利汽车对奔驰母公司德国戴姆勒的收购,触发了德国提高外国企业收购门槛的动向。华为在英国陷入知识产权官司,手机零售业务可能受限。澳大利亚正在辩论是否应该禁止华为的5G通讯设备。

至此,这一轮贸易战,已经正式成为霍布斯(Thomas Hobbes)笔下“所有人反对所有人”(everyone against everyone)的丛林战争。

全球化退潮:从“互惠”到“对等”

在当前的贸易战中,一个常常因为翻译而造成误解的词是“reciprocal”。这是一个理解美国此轮贸易战逻辑的核心词汇,应该译作“对等”。但许多中文媒体,乃至官方翻译,都有意或无意地将这个词理解为“互惠”。互惠与对等,两者虽然相近,但在当下的语境中有非常大的差别。将两者混淆,将导致非常严重的误判。

“互惠”顾名思义,就是彼此获得利益。特朗普拒绝支持的G7声明,在描述全球化目标时,使用的词语全都是“mutually beneficial”,这就是最标准的“互惠”的英文 。互惠的概念是全球化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古典经济学中的李嘉图贸易模型(Ricardian Model)推断,只要国家之间存在比较优势差异,贸易就是互惠的。这个理论支持了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也为相应的国际秩序(世界贸易组织、自由贸易协定)提供了合法性。

然而,互惠的概念并不能很好地解决资源和财富的分配问题。自由贸易的确可以使双方彼此获益,但获得的利益大小却不一定是相同的。一个国家或许通过自由贸易整体受益,但国内的不同产业和阶层之间却往往存在赢家和输家──有的产业会因为自由贸易而遭到淘汰,有的产业则会壮大;有的人可能会因自由贸易而致富,有的人也会因此而失业。因此互惠并不一定对等。

同理,对等也不一定互惠。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贸易报复就是一种对等行为──你对我提高关税,我也提高对你的关税,这在形式上完全对等。但在绝大部分情况下,对等的贸易报复会使彼此受损,一点也不互惠。正因为国家之间的比较优势存在不同,自由贸易才有生存的空间,因而贸易条件和结构必然是差异化的。世贸组织的基础规则之一,就是允许不对称关税的存在,只要能够“一视同仁”即可(即便这意味着对所有贸易伙伴实行较高的高关税)。在形式上追求片面和僵硬的“对等”,几乎肯定会扼杀合作的空间,也不一定会得出结果上的互惠。

过去三十多年的全球化历程,是以互惠为主题的过程。国家之间通过自由贸易,寻找适合自身比较优势的发展路径,而国内各个产业之间,也因为需要面对全球竞争,而产生优胜劣汰的循环。全球化从财富总量上给所有参与者带来增长,但这也加剧了财富分配的不平等。要素(劳动力、资本)的自由流动也冲击着每个国家原有的社会形态和文化,最终酝酿出反全球化的一波大浪。在美国,特朗普当选就是这一波大浪中的标志事件。传统上支持民主党的白人蓝领工人,选择了主打保障国内就业和排外民族主义的特朗普,并直接导致选举结果逆转,这就是一种对“互惠而不对等”全球化模式的反动。

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和欧盟、加拿大的立场是相近的,即全球化模式仍然应该是以“互惠”为核心的。这其中的分配不平等问题,应该通过辅助的政策加以改善,而不是因噎废食,开全球化的倒车。即使在中国和欧盟经贸关系紧张的时刻,双方仍然能够在坚持自由贸易,维护现有全球化体系这个原则性问题上保持一致。

汽车行业在全世界直接创造了900万就业岗位和4500万个间接就业岗位,一场全球汽车贸易战将会冲击超过5000万人的饭碗。图为白俄罗斯企业BelGee员工,在巴里萨市附近的一间新的工厂里,生产中国的吉利汽车。
杨路:汽车行业在全世界直接创造了900万就业岗位和4500万个间接就业岗位,一场全球汽车贸易战将会冲击超过5000万人的饭碗。图为白俄罗斯企业BelGee员工,在巴里萨市附近的一间新的工厂里,生产中国的吉利汽车。

如果美国退场:中国接棒?

美国对全世界打响贸易战,以及全球化退潮这两件事本质上是相连的。当国际社会中没有一个国家有力量或者意愿来提供“公共品”──维护超国界的安全、规则以及提供资源时,国际社会必然陷入“所有人反对所有人”的丛林战争模式,全球化也必然要倒退。这种状态对所有国际社会的成员来说都是不利的。那么一个随之产生的问题就是,如果美国按照当前的方向,继续在孤立主义的道路上走下去,那么谁来接替美国,扛起全球化的大旗?

十几年前,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期待还仅仅是“成为一个负责的持份者”(become a responsible stakeholder)。对当时的世界来说,中国能够规规矩矩遵守国际规则已经是不错的表现,输出国际领导力简直是天方夜谭。而今天看来,这个目标仍然遥远,但已经不是那么遥不可及。

在取代美国退场而产生的全球经济领导力真空这个问题上,中国是一个诱人,也多少符合逻辑的选择。中国在经济总量上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只是时间问题。作为全球化目前为止最大的受益者之一,中国有强烈的意愿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中国确实也有相应的动作: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中国则推出了自己主导的区域自由贸易协定(RCEP);美国要求自己的盟友为军事同盟付费,中国则遍地投资基础设施,提供低廉的资金。更重要的是,美国的保护主义倒车,一定会迫使更多的贸易伙伴(比如东南亚国家)转向中国寻求发展动力。

美国退场中国进场,此消彼长,似乎可以得出中国接棒的结论,然而其实未必。

第一,中国当前为止在经济发展层面取得的巨大成功,本身有赖于全球化基础设施的存在。这些基础设施,比如大量的国际组织、规则和资源,从创立到维护,大部分由发达国家买单,中国作为后来者,当然有所贡献,但总体是获得大于付出。一旦中国从“搭车”转为“开车”,就必然需要开始为全球化基础设施付出更多的代价,比如大幅增加军费开支和国际援助,这就势必缩减中国可以用于国内开发的资源,在经济增速下行时增添额外负担,在国内政治中也不会讨好。

第二,中国或许具备担当全球化旗手的硬实力,但软实力如价值观和影响力仍然是极大的软肋。而且,中国之前的经济高速发展,在很多时候正是建立在政治改革停滞的基础上。低人权、低福利是“中国模式”的内在要素。美式的全球化除了经济输出之外,价值观能够在全球流行也是成功的重要因素。是否可能存在一种只输出硬实力,而不输出软实力的全球领导力模式?目前看来仍非常困难。

第三,国际关系中领导者的交替往往伴随着巨大的地缘政治风险,即中国领导人时常挂在嘴边的“修昔底德陷阱”。美国学者Graham Allison梳理过去500年的世界历史,发现与当前类似的情况(新兴强权挑战现有强权)共出现了16次,而其中13次导致了战争。中国和美国的实力此消彼长,一定伴随着军事对抗风险的提升。无论结果,中美军事对抗给全球化造成的动荡一定会超过领导力真空的副作用。因此,在当前条件下,中国接棒并不是当前全球化危机的答案。

这就得出了一个悲观的结论,也就是要防止经济全球化倒退,唯一出路在于美国自我修正,迅速从孤立主义和保护主义的轨道上掉头。很遗憾,目前看不到任何这样的迹象。特朗普当然不代表全部的美国,他的任期也有可能是短暂的。但特朗普目前种种(以及未来更多)的破坏行为所造成的损失将会是长久,甚至是不可逆的。信心这个东西,需要漫长的时间培养,但颠覆却只需要一击。如同美国与朝鲜“特金会”的一波四、五折那样,特朗普政府当然可能随时自我颠覆,在政策方向上原地打转好几次,但这只会更加向全世界证明,美国已经不再是一个稳定、可靠的国际秩序维护者。旧秩序正在加速崩塌,而新秩序却仍然遥不可及。

(杨路,自由撰稿人)

读者评论 8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1. 这个作者确定是一个有思想的人么?写出这么一篇数据都不准的文章?哈哈

  2. 價值觀和文化的問題不解決,中國不可能擁有美國的影響力,歐洲北美文化同出一源,彼此在溝通、信任度上的高度是中國作為一個外來者達不到的。
    中國在文化上、科技上、社會制度上都沒有榜樣作用,還在學/抄的階段,有什麼資格領導?在可預見的未來,中國沒希望達到美國的地位。

  3. 讲这么多,其实一点用都没有。不管欧美这一刻互相之间有多少不满,“党同伐异”都是最本能的反应。所以,到底谁才是最明显的靶子?

  4. 是代表「全世界」的傢伙先向其他人開戰,Trump只不過是採取反擊而已。

  5. 一直有個疑問:一個不是自由市場的中國,如何可以領導自由貿易?還是這些冀望中國的經濟學家們,已經直接假設中國會快速轉成自由市場?
    而且,特朗普政府想要採取的貿易政策,比起中國會更保護主義嗎?對中國忽然成為自由貿易代言人始終存疑。

  6. 古代中國能成為世界中心是因爲文化輸出,現化中國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7. 人,现在大家都觉得做甚么都应该为了自已,甚么美国优先,底气就是为自己最重要。
    大家觉得好像被侵犯了侵佔了,拿回自己的有甚么问题,中国人发现,自已现在可以侵佔他人的,土地,公司,资源,技术,甚么都抢,最后引发保护主议。
    但保护主议下,可以解决抢的问题吗,不会,只会延后,最终是戰爭,還是有人下台,推倒重來,沒有人知道。
    所有人反對所有人就是,當自身感到危機危險,保護自我的行為。

  8. 想太多了,一个搭便车爱出猫的国家,不可能具有支撑全球多边贸易体系的硬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