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刘锐绍:香港左派新闻人才的“出生入死”

记得有一天我跟阿姜(姜国元)说了这个“出生入死”的比喻,他也大笑起来……

《明报》在没有足够理据之下,突然辞退执行总编辑姜国元,令人感到新闻自由的警号再次响起。姜国元长期以来带领《明报》员工,在多宗重大新闻上发挥了新闻界的作用──准确报道、分析事态、反映民意和发挥监督作用。他的贡献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除此之外,我从阿姜被炒一事,想到一个令人感慨的问题。清代诗人龚自珍诗曰:“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但很可惜,在香港愈来愈浓厚的“政治正确”氛围下,这两句诗变成了:“我看天公重出手,不顾一切压人才。”

我与阿姜认识三十多年,同样出身于左派报章。我在《文汇报》,他在《大公报》。那时候,左派报章很多人都是全情投入工作,虽然工资比同行为低,但大家都以报馆为家,经常出谋献策,为报章创出新猷。例如,香港传媒派记者采访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等国际体坛盛事,就是左派报章带头做起的,后来引领风骚一段时间,其他传媒才加入战圈,派员采访。当时,阿姜也是《大公报》体育版的一员标兵。

左派报章人才辈出,罗孚、李子诵、金尧如等,都得到左、中、右各路行家的尊重。再环视今天香港新闻界的领导层或已经独当一面的领军人物,不少也是来自左派的。他们昔日的实干,积累下来的经验,如今已转化为指挥若定的能力,创出举足轻重的成绩。阿姜也是其中一员。

但有一点很奇怪的,就是这些左派的新闻人才,多是离开左派之后才有所发挥,否则多半被埋没在一池死水之中。当他们仍然身处左派阵营时,除了1980年代初至1989年“六四”前一段期间之外,大部分时间多是绑手绑脚,身不由己的。为什么?皆因左派机构多奉行“任务主义”,上级指示大于一切,可以不理读者,不理市场。尤其是在“六四”之后,北京一声令下,所有人要归队(即使思想上不归队,但至少行动上要归队),否则另觅家门。

所以,我跟当时的左派朋友聊天时经常说一句话:“出生入死。”这不是指什么枪林弹雨之中的生死时刻,而是指:“出了左派的体制就是生,进入左派的体制就是死。”记得有一天我跟阿姜说了这个比喻,他也大笑起来。

“谁出钱就要听谁的话”

多年来,我们在不同的位置上力求发挥言责。然而,中国的事情总是好事多磨。“六四”之后,北京认为香港新闻界在采访“八九民运”的过程中,起了“很坏的作用”,尤其是左派报章,“所起的破坏作用更是敌人起不到的”。所以,一律整顿。江泽民在“六四”后接见香港左派传媒高层时有一句名言:“谁出钱就要听谁的话。”此后,很多事情都是大家看到的了。

香港回归初期,由1997至2003年,北京为了向台湾示范“一国两制”,对香港的压力不算严重,但在2003年“七一大游行”之后,北京的治港政策变了,对香港传媒的压力也不断增加。卡压、统战、收编、利诱、直接或转弯入股、控股等动作,纷纷呈现在大众眼前。这就是江泽民所说的“谁出钱就要听谁的话”了。

如今《明报》开除姜国元,暂时无证据证实外界的各种传言和猜测。但从《明报》近年的人事转变和动向,已令人隐隐感到背后也许另有图谋。不久前,听到大陆一些左的言论说:打好舆论战、宣传战的方法之一,就是──“既要巩固自己的阵地,也要占领别人的阵地。”不知道这次阿姜被炒,是不是“占领别人阵地”的一部分?总之,香港和香港新闻界未来风高浪急,有赖港人万众一心顶住,否则“一国两制”和香港均亡无日矣!

(刘锐绍,香港资深时事评论员,曾任《文汇报》职驻北京记者)

读者评论 0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目前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