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马嶽:区议会选后笔记

区议会选举完结后一直俗务缠身,除了作基本常识性的分析回应外,一直没有机会坐下详细看和想有关资料,只能在个多星期后,写下以下笔记。
2015年11月23日,新民主同盟范国威与党员在区议会选举翌日举行记者会。

区议会选举完结后一直俗务缠身,除了作基本常识性的分析回应外,一直没有机会坐下详细看和想有关资料,只能在个多星期后,写下以下笔记。

谁带来的高投票率?

11月22日,我大约中午便知道投票率超高,以12时半的投票率推算,会高过2003年,这是很吓人的数字了。

投票率超高可以有两个可能性:建制派强动员,或者是像2003年选民受了政治气氛刺激,大幅跑出来投票给民主派,当然也可能是上述两个因素联手推高投票率。到了大约傍晚时份,我知道投票率高单纯是因为建制派动员的机会不高,因为整个下午由12时半开始,投票人数都极稳定的以每小时约十万人投票或3% 投票率增长。传统智慧告诉我们建制派动员的票源大多在早上,如果动员可以做得这么平均就太厉害了。

于是我想:如果高投票率其实有两个组成部分,对选举结果应该有什么影响呢?第一,我应该看见在一些建制主力狙击泛民的重点选区,投票率会飚升,胜负关键是新增投票人能否盖过建制派动员的选票。第二,如果假设自发的新增选民以年轻人和受雨伞运动刺激居多,那么对泛民/非建制候选人的选情应有利。

为了印证以上推论,我选后计了和看了一次所有小选区的投票率。由于选举事务处没有公布每个小选区的投票率,我只能用每区的有效票总和,除以选民人数来计投票率。假设各区白票和废票不是太多的话,这应和实际数字相差不远。

看过小区投票率后,有以下总结:

一些重点区域投票率都抽高不少。这包括泛民大将被“剿灭”的选区,一些应该是建制重点要“防守”的区,和一些泛民最终“守住”了的区。前者包括:丽阁(冯检基):58%、乐翠(何俊仁):56%、兆康(陈树英):58%(上届是45%)、石荫(尹兆坚):50%(上届是41%)、大白田(民主党徐生雄):52%(上届是39%)、石硖尾(民协秦宝山):49%(上届是33%)、红磡(民协任国栋):51%、联和墟(民主党罗世恩,本来是北区唯一泛民):50%(上届是37%)、长亨(林立志):56%(上届是43%)。后者包括张国钧的坚摩上升了9%、涂谨申的奥运投票率达57%、民主党第二梯队柴文瀚在华富的投票率也高升10%至53%等。

不少中产屋苑的投票率相当高,抽高了整体投票率,结果则“荣辱互见”。建制获胜的包括海怡两区均超62%、杏花邨(59%)、丽港城(63%)、愉景新城(60%)。泛民获胜或战绩较佳的则包括南丰(55%)、荔枝角四小龙(64%)、丹拿(53.5%)、黄埔(53%)、马湾(60%)等。海怡及丽港城等区,候选人包括公民党的陈家洛和谭文豪,当然也是建制要主力狙击的对象。

另一突出现象是:个别选区投票率非常低,主要是非建制与泛民对垒的选区,投票率可以低至三成左右,可以说是根本没有雨伞效应。由此可见,如果这次“泛民+伞兵”能再多派数十人认真参选,挑战建制派现任,全港投票率可进一步上升至挑战五成。

从以上数据分析,这次选举的47%投票率是双重动员的结果,建制派有能力在重点地区大幅抽高投票率,不少狙击区都得心应手,但在没有那么重点动员的选区,新增而较多投给民主派的选票可以协助部分民主派候选人获胜。

 2015年11月23日,新民主同盟范国威与党员在区议会选举翌日举行记者会。摄: 叶家豪/端传媒
2015年11月23日,新民主同盟范国威与党员在区议会选举翌日举行记者会。

和2003年的对比

2003年区议会选举,一般的诠释是投票率飚升而民主派大胜。但其实这大胜并不是全方位的。首先,大败的只有民建联,而其他建制派政团如港进联、自由党或“独立”建制派,其实所输不多。民主派中以民主党赢得最多,主因其实是当年民建联与民主党互视为最大竞争对手,于是甚多“捉对厮杀”。在很多选民不满民建联在23条立法中的表现,跑出来用选票惩罚民建联时,民主党成为最大受惠者。此外,当年“变天”集中在部分区如湾仔、中西区、油尖旺、沙田等,不少分区像屯门、黄大仙等的建制现任仍然牢不可破。

今年其实有同样现象:行政区间的分殊非常大。有一些分区,现任(多是建制)差不多全部以相当“舒服”的票数连任,仿佛完全没有受投票率高升影响:例如油尖旺、湾仔、元朗和荃湾的市区。如果以两大阵营比并来说,有些区完全没有阵营间的议席易手(例如南区)、中西区多区票数很接近,结果只是民主党输了水街而赢了半山东,黄大仙也只是“一个换一个”(民主党用池彩换了彩云东)。屯门、观塘、深水埗和九龙城都是互掘对方基地之局,葵青民主派净输4席。民主派得利的主要是新界东和东区,特别是沙田历史重演,和2003年一样变天。曾几何时沙田河东由新翠邨到沙田围,是刘江华公民力量铁打的江山,今天全线变成民主派阵地。2003年民主党何淑萍和方镇邦在颂安+锦涛的“孖区”“双杀”刘江华和陈克勤,今天葛珮帆和杨文锐同样被叶荣和陈国强“双杀”。难道沙田和马鞍山有不少隐伏的民主派票源,“大时大节”才跑出来变天吗?

无情的选民

今届有19位立法会议员尝试成为双料议员。工联会的郭伟强和麦美娟自动当选,何俊仁等五人落败成为新闻焦点。建制派有不少现任双料,倒是相对轻松的当选的:李慧琼、田北辰、邓家彪、陈恒镔,而空降的谢伟俊和王国兴,虽然有点虚惊,但是还有一成多的选票差距的。

有趣的是:泛民有三名“无敌”级别的区议员今年连任成功,但得票率则大大缩减,包括胡志伟、范国威和梁耀忠。梁耀忠还赢到三分之二选票,虽然已比上届九成票大减,但胡志伟得票仅超六成(上届超八成)、范国威更只得57%(上届是75%)。预计这些多年票霸,下届仍参选必然会成为建制的狙击对象。当然,民建联的梁志祥在天耀连任20年,今年也只能赢百多票了。

随着区议员全职化和竞争激烈,立法会议员兼任区议员应该是愈来愈困难的,也是双料议员会下马和备受威胁的原因,哪怕你已经做了很多届。

邱吉尔说,对政治人物的无情,是伟大民族的象征。这次香港选民相当无情,不少多年服务的现任议员下马。今届落败的现任议员中,竟然有21名是至少做了20年区议员,即至少在1994年已经开始担任议员的。但如果再进一步查究,余下的议员中竟然还有超过60名是做了超过20年的,区议员作为“地胆”真的非常根深柢固,不少到了2019年再选便可能达30年了。四年后,不知会不会有足够的新增选民投票再来一次“改朝换代”呢?

(马嶽,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副教授,研究选举及民主发展)

读者评论 0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目前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