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十多年,每届区选会选举,我都会统计分析候选人及当选者的职业、年龄等数据,希望从而了解今天区议会的政治生态。
趋势之一:区议员专职化
从中我发现,香港区议会选举的一大特色,就是候选人“专职化”的趋势。从图一可见,以2007年为例,“专职化”,亦即是“全职议员”及“政治工作”两类别加起来的候选人,占总体候选人数目的41.4%;到了2011年更升至五成,50.3%。
那么今届又如何呢?从图一中可见,今届候选人“专职化”的程度达到52.9%,比例进一步上升。
这个特色不单止见于候选人,如果再看当选者的情况,那就更加突出。以2007年为例,那是53.8%;到了2011年,升至63.5%,即是近三分之二。
至于今届又如何?从图一中可见,今届当选者“专职化”的程度更达到68.9%,高达七成!
这说明了,今天区议会的工作已经渐渐变成一种专职,再不是十多二十年前那样,可以兼职应付。区议员即使不是全职,很多也是从事社区干事、地区干事、议员助理、社工、工会干事、政策研究员等,笔者把之统称为政治工作的岗位。这些岗位的工作性质、服务对象,以至career path,都与区议员密切相关,因此存在“协同效应”。
造成这种趋势,我相信部分原因,是由于社区内政党间的竞争已经日趋激烈,业余的从政者根本难以有足够的时间和心力兼顾,与那些日夜在区内“打趸”的全职议员及从政人士比并,因此出现了一个汰弱留强、专职取代业余的过程。
1980年代,地方行政和区议会刚起步,当时港英政府还希望可以提供一个平台,让一群有志从政的专业人士如律师、工程师、会计师、测量师等,作为踏脚石,小试牛刀,但到了今天,专业人士在区议会中,已经成了稀有动物,从附图一中可见,数目买少见少,到今届只占当选者不足一成,只有7.2%,较上届进一步再跌。
趋势之二:区议员年轻化
区议员的工作愈来愈demanding,不单见诸于他们的“专职化”,也见诸于他们的“年轻化”。
今届区选揭盅时的一个瞩目现象,那就是沙场老将如何俊仁、冯检基、钟树根等等纷纷落马,反而“小花”、“小将”却纷纷成功抢滩,甚至高票当选。翌日报章纷纷以“老将败阵 新秀涌现”、“新丁打赢大佬 政坛加快代谢”等作为标题,让人感觉区议会将出现一派年轻新气象。
从图三可见,今届区选当选者的平均年龄是45.5岁,比起上届的46.3岁,以及前届的46.5岁,低了接近一岁,显示区议会真的出现了年轻化。
在所有政团之中,平均年龄最低的,也是今届区选表现最好,胜出率最高,16个候选人赢了15个的新民主同盟,平均年龄只有32.6岁。
从图四可见,今届年龄在30岁以下的当选者共有55名,占整体的12.8%,高过上届的11.4%,即是每八个当选者当中就有一个。而各大泛民政党,以及建制派中的民建联,其比例更高于此平均数,显示它们都着力以年轻人来为其区议会布阵进行新老交替。泛民中又以新同盟、民主党、民协表现最为突出。
个中的关键,也是由于社区内政党间的竞争已经日趋激烈,要能够成功取悦和打动选民,需要对他们无微不至,有求必应,甚至日夜在区内“打趸”,这都是极花时间和精神的,少点体力也应付不来,年轻人精力旺盛,又未有家庭负担,因此较能全心投入。
区议会的新陈代谢方程式
4年前,上届区选,笔者写过一条“区选反攻方程式”,那就是:一、现任老化 + 二、挑战者年轻 + 三、挑战者专职地区工作 + 四、挑战者屡败屡战,再接再励,卷土重来。意思就是,若然部署够勤力、全职、全情投入社区的年轻人,在社区“死砌烂砌”,碰上对手年迈,且日益麻痺,地区工作日益僵化,民心思变,那就大有可能“chur”低(费劲击倒)对手,反击成功。
如果暂且不在这里分析第四个因素,而单看头三两个因素,今届区选的结果,进一步的专职化与年轻化,无疑是与这样的一条方程式十分之脗合。
事实上,当年纪大的议员选输了,到了下一届选举,政党都倾向以年轻人,尤其是读完书毕业后投身社区当社区干事的20多岁后生仔上阵,取而代之。于是政党的区选新力军,来源都是以年轻人,尤其是社区干事为主。
所以几届选举,汰弱留强之后,区议会慢慢由一班年轻专、职地区工作的后生仔上位。
他们只是“社区保母”?
四年前,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民建联主席谭耀宗在选后记者会中所说的一番话。当他介绍击败李永达的“小花”朱丽玲时,提到她为街坊提供贴心服务,区内大小事务都关心,并忆述指有次一名女街坊购买名牌手袋后,发现有“甩皮”情况,向她求助,她于是陪对方前往更换。
为街坊如此贴心,当然无可厚非,但同时却让人担心,区议员还有多少空间和时间可以提升自己,放眼多一些如政策和规划等较为宏观的课题,会否从此只沦为“社区保母”,终日只为街坊嘘寒问暖,而非政治人才培训的基石。
黄英琦曾总结她自己在湾仔区议会的成功经验,出版过《改革战记》一书。她那些透过区议会这个平台而进行保育、规划等的改革故事,当然值得肯定,但我就忽发奇想,如果她没有及时抽身后退,慢慢面对一个又一个“社区保母”的竞争,她还能否选得下去呢?
港英政府于1980 年代初成立区议会,并开放容它直选,让有志从政者借此作为踏脚石,慢慢学习从政,为香港储备政治人才。以往很多政治人物如刘江华、李永达、李华明、何俊仁、冯检基,以至已故吴明钦等等,都是以此为起点,逐步更上一层楼,再进军立法会。但今天区议员的工作,已因为“社区保母”的角色而变得如此demanding,还剩下多少这样的可能呢?尤其是上届和今届区议会选举,多位立法会议员,有空降,也有地区长年扎根的,同告落败,显示不少市民都抗拒“双料议员”,而只要求一个一心一意服务街坊的“社区保母”。
我看到今次很多当选的年轻人,都是很优秀的政治人才,但若然要他们今后一心一意只当一个“社区保母”,或者,甚至只当一个“桩脚”,十年廿年,又是否对他们公平呢?今天的区议会政治生态又是否健康呢?地方行政还可以往何处去呢?
昔日小花今天的慨叹
毕竟,青春有限,今日的年轻人,将来总会有一天长大,以至年华老去,如果区议会选战的规律是“一代新人替旧人”,那么有一天人到中年,他们又可何去何从呢?
于1999年首次当选,已经成功连任四届的民协资深区议员莫嘉娴,今届被首次参选、现年24岁的民建联邵天虹所击败。选后,莫嘉娴上电台节目慨叹,自己27岁起做区议员,人生最黄金的时间都在社区,现时却被指年纪大,应该退下。
当一天年华老去
这段话,让人听后颇为伤感。曾几何时,用今天的潮语,莫嘉娴也是选举中的“小花”,但16年后,小花不再,便被残酷的选举所淘汰。16年的青春、16年对社区的投入、16年人生最好的年华,虽不能说一夜成灰,但却难免人到中年,前路茫茫。
不错,足球员、模特儿、娱乐圈艺人等,都是“不许人间见白头”的行业,但在那十多二十年的光景,他们很多可以赚得盘满砵满。
但区议员却完全是另一回事。
因为要“年轻”,让他们不可能把区议员当作终身事业;
因为要“专职”,让他们不能另外发展事业和专业技能,为自己留低后路;
因为不欢迎“双料”议员,让他们在政坛上再上一层楼的机会也不大。
所以,今天当看到一个年轻新人当选区议员,固然会为他开心,但却同时会私下感慨,那么,十多二十年后他的命运又会如何呢?
政府是否应该为这些年轻区议员,通过政制改革,开拓更大的参政空间呢?
(蔡子强,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高级讲师)
读者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