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蔡子強:殘酷的區選政治生態──當年華老去

今天當看到一個年輕新人當選區議員,固然會為他開心,但卻同時會私下感慨,那麼,十多二十年後他的命運又會如何呢?
2015年11月23日,香港,青年新政鄺葆賢當選區議員後與黨友在黃埔花園召開記者會。

過去十多年,每屆區選會選舉,我都會統計分析候選人及當選者的職業、年齡等數據,希望從而了解今天區議會的政治生態。

趨勢之一:區議員專職化

圖一。圖:端傳媒設計部
圖一。

從中我發現,香港區議會選舉的一大特色,就是候選人「專職化」的趨勢。從圖一可見,以2007年為例,「專職化」,亦即是「全職議員」及「政治工作」兩類別加起來的候選人,佔總體候選人數目的41.4%;到了2011年更升至五成,50.3%。

那麼今屆又如何呢?從圖一中可見,今屆候選人「專職化」的程度達到52.9%,比例進一步上升。

這個特色不單止見於候選人,如果再看當選者的情況,那就更加突出。以2007年為例,那是53.8%;到了2011年,升至63.5%,即是近三分之二。

至於今屆又如何?從圖一中可見,今屆當選者「專職化」的程度更達到68.9%,高達七成!

這說明了,今天區議會的工作已經漸漸變成一種專職,再不是十多二十年前那樣,可以兼職應付。區議員即使不是全職,很多也是從事社區幹事、地區幹事、議員助理、社工、工會幹事、政策研究員等,筆者把之統稱為政治工作的崗位。這些崗位的工作性質、服務對象,以至career path,都與區議員密切相關,因此存在「協同效應」。

造成這種趨勢,我相信部分原因,是由於社區內政黨間的競爭已經日趨激烈,業餘的從政者根本難以有足夠的時間和心力兼顧,與那些日夜在區內「打躉」的全職議員及從政人士比併,因此出現了一個汰弱留強、專職取代業餘的過程。

1980年代,地方行政和區議會剛起步,當時港英政府還希望可以提供一個平台,讓一群有志從政的專業人士如律師、工程師、會計師、測量師等,作為踏腳石,小試牛刀,但到了今天,專業人士在區議會中,已經成了稀有動物,從圖一中可見,數目買少見少,到今屆只佔當選者不足一成,只有7.2%,較上屆進一步再跌。

圖二。圖:端傳媒設計部
圖二。

趨勢之二:區議員年輕化

區議員的工作愈來愈demanding,不單見諸於他們的「專職化」,也見諸於他們的「年輕化」。

今屆區選揭盅時的一個矚目現象,那就是沙場老將如何俊仁、馮檢基、鍾樹根等等紛紛落馬,反而「小花」、「小將」卻紛紛成功搶灘,甚至高票當選。翌日報章紛紛以「老將敗陣 新秀湧現」、「新丁打贏大佬 政壇加快代謝」等作為標題,讓人感覺區議會將出現一派年輕新氣象。

圖三。圖:端傳媒設計部
圖三。

從圖三可見,今屆區選當選者的平均年齡是45.5歲,比起上屆的46.3歲,以及前屆的46.5歲,低了接近一歲,顯示區議會真的出現了年輕化。

在所有政團之中,平均年齡最低的,也是今屆區選表現最好,勝出率最高,16個候選人贏了15個的新民主同盟,平均年齡只有32.6歲。

圖四。圖:端傳媒設計部
圖四。

從圖四可見,今屆年齡在30歲以下的當選者共有55名,佔整體的12.8%,高過上屆的11.4%,即是每八個當選者當中就有一個。而各大泛民政黨,以及建制派中的民建聯,其比例更高於此平均數,顯示它們都着力以年輕人來為其區議會佈陣進行新老交替。泛民中又以新同盟、民主黨、民協表現最為突出。

箇中的關鍵,也是由於社區內政黨間的競爭已經日趨激烈,要能夠成功取悅和打動選民,需要對他們無微不至,有求必應,甚至日夜在區內「打躉」,這都是極花時間和精神的,少點體力也應付不來,年輕人精力旺盛,又未有家庭負擔,因此較能全心投入。

圖五。圖:端傳媒設計部
圖五。

區議會的新陳代謝方程式

4年前,上屆區選,筆者寫過一條「區選反攻方程式」,那就是:一、現任老化 + 二、挑戰者年輕 + 三、挑戰者專職地區工作 + 四、挑戰者屢敗屢戰,再接再勵,捲土重來。意思就是,若然部署夠勤力、全職、全情投入社區的年輕人,在社區「死砌爛砌」,碰上對手年邁,且日益麻痺,地區工作日益僵化,民心思變,那就大有可能「chur」低(費勁擊倒)對手,反擊成功。

如果暫且不在這裏分析第四個因素,而單看頭三兩個因素,今屆區選的結果,進一步的專職化與年輕化,無疑是與這樣的一條方程式十分之脗合。

事實上,當年紀大的議員選輸了,到了下一屆選舉,政黨都傾向以年輕人,尤其是讀完書畢業後投身社區當社區幹事的20多歲後生仔上陣,取而代之。於是政黨的區選新力軍,來源都是以年輕人,尤其是社區幹事為主。

所以幾屆選舉,汰弱留強之後,區議會慢慢由一班年輕專、職地區工作的後生仔上位。

他們只是「社區保母」?

四年前,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民建聯主席譚耀宗在選後記者會中所說的一番話。當他介紹擊敗李永達的「小花」朱麗玲時,提到她為街坊提供貼心服務,區內大小事務都關心,並憶述指有次一名女街坊購買名牌手袋後,發現有「甩皮」情況,向她求助,她於是陪對方前往更換。

為街坊如此貼心,當然無可厚非,但同時卻讓人擔心,區議員還有多少空間和時間可以提升自己,放眼多一些如政策和規劃等較為宏觀的課題,會否從此只淪為「社區保母」,終日只為街坊噓寒問暖,而非政治人才培訓的基石。

黃英琦曾總結她自己在灣仔區議會的成功經驗,出版過《改革戰記》一書。她那些透過區議會這個平台而進行保育、規劃等的改革故事,當然值得肯定,但我就忽發奇想,如果她沒有及時抽身後退,慢慢面對一個又一個「社區保母」的競爭,她還能否選得下去呢?

港英政府於1980 年代初成立區議會,並開放容它直選,讓有志從政者借此作為踏腳石,慢慢學習從政,為香港儲備政治人才。以往很多政治人物如劉江華、李永達、李華明、何俊仁、馮檢基,以至已故吳明欽等等,都是以此為起點,逐步更上一層樓,再進軍立法會。但今天區議員的工作,已因為「社區保母」的角色而變得如此demanding,還剩下多少這樣的可能呢?尤其是上屆和今屆區議會選舉,多位立法會議員,有空降,也有地區長年扎根的,同告落敗,顯示不少市民都抗拒「雙料議員」,而只要求一個一心一意服務街坊的「社區保母」。

我看到今次很多當選的年輕人,都是很優秀的政治人才,但若然要他們今後一心一意只當一個「社區保母」,或者,甚至只當一個「樁腳」,十年廿年,又是否對他們公平呢?今天的區議會政治生態又是否健康呢?地方行政還可以往何處去呢?

昔日小花今天的慨嘆

畢竟,青春有限,今日的年輕人,將來總會有一天長大,以至年華老去,如果區議會選戰的規律是「一代新人替舊人」,那麼有一天人到中年,他們又可何去何從呢?

於1999年首次當選,已經成功連任四屆的民協資深區議員莫嘉嫻,今屆被首次參選、現年24歲的民建聯邵天虹所擊敗。選後,莫嘉嫻上電台節目慨嘆,自己27歲起做區議員,人生最黃金的時間都在社區,現時卻被指年紀大,應該退下。

當一天年華老去

這段話,讓人聽後頗為傷感。曾幾何時,用今天的潮語,莫嘉嫻也是選舉中的「小花」,但16年後,小花不再,便被殘酷的選舉所淘汰。16年的青春、16年對社區的投入、16年人生最好的年華,雖不能說一夜成灰,但卻難免人到中年,前路茫茫。

不錯,足球員、模特兒、娛樂圈藝人等,都是「不許人間見白頭」的行業,但在那十多二十年的光景,他們很多可以賺得盤滿砵滿。

但區議員卻完全是另一回事。

因為要「年輕」,讓他們不可能把區議員當作終身事業;

因為要「專職」,讓他們不能另外發展事業和專業技能,為自己留低後路;

因為不歡迎「雙料」議員,讓他們在政壇上再上一層樓的機會也不大。

所以,今天當看到一個年輕新人當選區議員,固然會為他開心,但卻同時會私下感慨,那麼,十多二十年後他的命運又會如何呢?

政府是否應該為這些年輕區議員,通過政制改革,開拓更大的參政空間呢?

(蔡子強,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

讀者評論 0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目前沒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