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體
订阅支持
登录/注册
会员中心
简体
繁體
深度
日报
速递
专题
评论
播客
系列
栏目
互动页面
多元
国际
大陆
台湾
香港
社群
订阅支持
订阅新闻信
参与活动
最新
地域
国际
大陆
香港
台湾
评论
系列
栏目
播客
活动
出版
评论|
离散中国人的耽美书写:琼瑶以书写爱情为事业,信仰爱情为志业
华国美学就是以耽美与夸饰为基调,以浓烈的感情与鲜艳的色彩,经由艺术、文学、流行文化进而建立中华民国史观。
知名作家琼瑶在家去世,留有遗书,享年86岁|Whatsnew
12月4日下午1时22分许,知名作家琼瑶在淡水区住家被发现失去生命体征。遗体旁留有遗书。
“形象圣手”刘天兰:贬值年代,香港之“美”可以不廉价?
“即使很偏锋,世界这么多人真的会找不到受众吗? 我想我们都算是继承了香港电影拼尽它、死尽它的精神。”
读梅窝、南涌地方书:香港记忆延伸到哪里?|端闻 Podcast
《再现梅窝》和《南涌讲古》如何纪录香港历史?
一座城市的“地下”公民养成
把包裹着年轻人的信息茧房撬开一道裂缝,让光透进去。
香港书展2024见闻录:国际书区彻底消失,都爱北上消费,谁会留港买书?
与书展同在的,竟是食品和运动用品;而万般难处下,小出版社依然带来暖意与人流⋯⋯
评论|
在香港边缘上的南涌和梅窝,外来人如何做一本地方书?
人们在乡郊开展自己的事情,反而“很多东西不可以做”的城市,“显得很脆弱”。
2024台北国际书展观察:“阅读造浪”,造出了什么浪?
台北国际书展在推广书籍与版权交易外,向来重视展览元素,而今年的书展现场,你甚至会看见旋转木马、云霄飞车及旋转咖啡杯⋯⋯
“南洋”流转:在2024台北国际书展寻找马来西亚、新加坡华文内容
毋需直接将香港当代境况与复杂南洋的历史情境进行直接接驳,南洋与香港的离散脉络、状态与模式,终究大相径庭
台北国际书展2024:香港独立出版群像阔别五年再渡海;大奖名单三分一港人作品
一次暂时但齐心的连线,连结,可以预期有关香港的话题或题材,仍会在台湾的出版和阅读视野中生长⋯⋯
评论|
书店打工手记:上海是个大商场,我是时薪22块的兼职店员
大陆书业一手观察,讲究视觉美的新书店愈开愈多,但实体书店因此得到救赎了吗?
评论|
书本也移民:藏身北伦敦的香港图书馆,邮寄借书的信任游戏
当在英国面对华文藏书不足的问题,一个很自然反应是:“为什么不自己做?”
1
2
3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