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體
订阅支持
登录/注册
会员中心
简体
繁體
深度
日报
速递
专题
评论
播客
系列
栏目
互动页面
多元
国际
大陆
台湾
香港
社群
订阅支持
订阅新闻信
参与活动
最新
地域
国际
大陆
香港
台湾
速递
专题
评论
播客
活动
政治
台湾首例因持“定居证”被注销户籍,两岸身分政策转变引关注|Whatsnew
台湾人张立齐持中国定居证,遭注销台湾户籍及身份,为首例适用陆委会新解释令。
美右轰共党、中左批白左,哈佛中国学生毕业演讲遭左右开弓|Whatsnew
在全球化退潮与底层疏离感加剧的背景下,“地球村”“共同体”等话语已难再具动员力与说服力。
评论|
书评:拜登和民主党的失败,是家臣造成的吗?
这个故事关乎普遍的人性,关乎拜登的领导风格,也关乎美国的制度设计。
《论尽》记者被警带走后,六个澳门新闻人谈回归后的挣扎与自由
“后来已经觉得我们不是在改变社会,我们只不过在拖慢社会的崩溃。”
香港维园第六年没有六四烛光,黑衣市民雨中持花及默坐悼念|Whatsnew
六四36年,警察在维园周遭严密布防,截查及带走市民;另一边,有曾参与六四游行的市民在家乡市集购买大陆特产。
从边缘到核心:女权与酷儿群体如何重塑韩国抗争现场|端闻 Podcast
她/他们把游行变成街头蹦迪,广场变成讲述生命故事的开放麦,在K-pop与政治口号间,试图创造出一个更平等的广场。
六四36年,专访历史学者何晓清:被逼离港后,我们还是在一起的
从研究流亡到进入流亡生活,她为与故乡和香港分离而痛苦,但历史让她肯定自己并不孤单。
监察法出台后:“三权合一”之下,没有人是安全的
与“前身”中纪委相比,有国家机构光环加身的纪委监委,在党的政治机关身份之外,依托监察法还具备了行政和司法权,成为了一个集三权于一体的庞然大物。
电视辩论现惊人“厌女”争议,反女权男青年会再次左右韩国大选吗?|Whatsnew
上次韩国大选时,性别平等和女权主义是年轻选民关注的焦点议题,这次候选人是否在极力避免这个话题?
导演张明贵专访:《越与南》承载的家国记忆与身分政治
《越与南》探讨爱情、亲密关系与战争创伤的遗绪,它跨越了同志情欲、记忆、身分认同、历史、战争、地缘政治等多个议题。
游戏是一场阵地战
如果任何文化形式都不可能避开政治,我们如何守住游戏这块阵地?
被特朗普阻拦的滞港难民:13年的等待,一朝被改写|端闻 Podcast
“我以为今天就是我整个难民故事的结尾。但现在一切又改变了。”
1
…
3
4
5
…
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