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體
订阅支持
登录/注册
会员中心
简体
繁體
深度
日报
速递
专题
评论
播客
系列
栏目
互动页面
多元
国际
大陆
台湾
香港
社群
订阅支持
订阅新闻信
参与活动
最新
地域
国际
大陆
香港
台湾
评论
系列
栏目
播客
活动
政治
评论|
袁玮熙:如何用选票打败独裁者?
学者认为,真正导致民主转型,取决于一个近乎众所周知的原因:反对阵营能否共同进退。
评论|
陈永政:战国中的泛民,协调不如自强
如果捆绑在同一阵营中已无实利,那最合理的做法,就是松绑,让各党重新独行其志,以重新争取认同自己的支持者。
评论|
区诺轩:立法会还有多少“玩票”本钱?
过分积极参选,或许可圆个别志士就义之梦,换来的更可能是民主阵营选举覆没。
评论|
戴耀廷:自决和港独言论,必然违法?
《刑事罪行条例》第9条及第10条,甚至是23条立法,也不可能在香港完全禁止有关“自决”与“港独”的言论。
梁咏恩:当边缘变性人走进老牌民主党
“有人说我抽民主党的水,有人说民主党抽我的水。但我觉得作为变性人,名声怎么也不比民主党『臭』吧!”
评论|
包淳亮:巴拿马文件中消失的美国人
美国主流媒体对巴拿马文件的一度缺席,或许得换上一副眼镜重新理解。
枪击案后看移民:到了美国他们都经历了什么?
犯罪率上升、族群敌视、甚至恐怖袭击威胁,生活在美国的移民群体难道只能与这些负面词汇联系在一起?
评论|
夕岸:新媒体如何“妨碍”集体行动
对互联网算法的感知,让我们更无力参与政治──越是清醒,越是难以行动
雨伞与旺角后,直击2016立法会选举
评论|
50后 × 90后谈本土:《十年》标志“本土新浪潮”
马杰伟:研究身份认同多年,深知身份这回事,并没有必然本质。你说香港本土是什么?香港人是谁?
陈曼琪:脱离民建联,吸引“液态水”选民
陈曼琪借助专业反占中,离开加入15年的民建联,要走一条“不左不右,没有固定跑道”的参选路?
评论|
胡清心:《十年》获奖,精神和骨气之外必须的反思
衷心地,我希望在未来,不会再有,也不需要另一部《十年》出现。
1
…
376
377
378
…
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