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pi酱很火;川普粉遍布美国;中产都支持政府;年轻人不关心政治。”这些观点表达都具有两个维度,一是个人态度的表达,二是对群体态度的总结与预测。人们对某种观点在人群中的支持度,会有基本的事前判断。
政治社会学关注“社会信息”(social information)与“集体行动”之间的关联机制,已经有几十年:“沉默螺旋”解释多数派声音如何在传播中压过少数派;“第三人效应”指出我们如何低估媒体对自己的影响力;我们有“门槛理论”和“关键多数”研究群体事件如何爆发;我们可以借助“从众效应”与“级联效应”,分析观点如何在社会网络中传递。
这些不同的概念,包含的是相似思路──个人参与集体行为,不仅仅由个人内在动机所决定,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周围情境,特别是对其他人观点和行为的判断。
尽管相关假设层出不穷,但要证明人们真实地受到社会信息的波及,却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