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李立峰:数据再分析──姚松炎落选,能怪民协吗? 为选举结果寻找解释,是传媒在选举报导中要做的事,但也是很困难和危险的事。它很容易变得以偏概全,影响一次选举的因素非常多,从来没有一个单一原因可以解释选举结果……
民粹火山爆发,反建制派崛起:意大利大选焦点五问 刚刚结束的意大利大选,仿佛欧洲政治版图上的“维苏威火山”——民粹主义在欧洲大陆稍显颓势之际,却在这块曾经产生法西斯主义的土地上获得了突破性进展。这次大选赢家是谁?输家是谁?这种输赢对欧洲、乃至对民主体制又意味着什么?
评论|没规划、不派钱、救海洋公园──政府市民双输的预算案 批评免差饷和退税是“还富于富”,不必然代表政府派发现金就能真正助市民(特别是基层家庭)纾困,但在现行制度和政治格局里,派发现金似乎已经是政策上的次优选择。
评论|“抱歉,此内容违反了《规定》”──2017年微博审查回顾 近日,中共有意修宪,建议取消国家主席不得连任两届的规定,触发新一轮网络“删帖潮”。不过,微博审查不是新鲜事,2017年,新浪微博便至少有20561条帖文被删……
十年建不起的“欧洲城”,当中国万达遇见“法式”抵抗 巴黎近郊的“欧洲城”,收下了中国万达集团投资,带有“万达城”的特征:集购物娱乐为一体的超级构架。但在习惯了质疑大型工程的法国社会,来自中国的投资加重了“欧洲城”所承载的全球化象征,激化了反对声音。
除了取消任期限制,习氏修宪还将带来哪些深远影响? 修宪——这一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国家体制改造提出的系统性建议,是了解其集权之后将展开哪些新动作的最佳观测点。这次修宪中,哪些改动最为关键?它们又会怎样影响未来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