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民主派关键一败:困棋中的姚松炎与建制黑马郑泳舜

97以来香港民主派首次在“单议席单票制”的地区直选补选中,落败于建制派;是姚松炎团队的失策,还是郑泳舜团队太强大?是个人的错误,还是整个民主阵营的困境?

民主派关键一败:困棋中的姚松炎与建制黑马郑泳舜
姚松炎被褫夺议员资格前,经历9个月议会生涯,作为功能界组别里突破建制派垄断的传奇人物,将专业知识与议政结合,创造“专业议政”新范式,抗衡政府的争议性议案。

“2号名单候选人郑泳舜,在上述选举中当选。”选举主任一声宣布,2018年3月11日香港立法会补选,尘埃落定。在最受关注的九龙西选区,代表民主派出选的独立候选人姚松炎,以2419票的差距,输给代表建制派的民建联候选人郑泳舜。

香港地区直选补选一般实行“单议席单票制”,而非“比例代表制”,过往,在这种直接的民意对决方式下,常年有约六成民意稳定支持的民主派从未有过败绩。姚松炎输给郑泳舜的这一刻,是第一次。而这关键的一席之失,亦令非建制派未能拿回议会内的分组点票否决权。

姚松炎的失利背后,是整个香港民主派的难题。此前6名香港非建制派议员因宣誓风波,在梁振英和香港政府先后提出的两次司法复核中被取消议席(DQ)。其中4个议席——九龙西(原游蕙祯议席)、新界东(原梁颂恒议席)、香港岛(原罗冠聪议席)、建筑/测量/都市规划及园境界(原姚松炎议席)在3月11日的补选投票中,分别由郑泳舜、范国威、区诺轩、谢伟铨胜选,2个民主派,2个建制派。即是说,反对派在立法会的原本4个席位,经过香港政情民情变化的一年半时间,只剩下一半。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