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體
订阅支持
登录/注册
会员中心
简体
繁體
深度
日报
速递
专题
评论
播客
系列
栏目
互动页面
多元
国际
大陆
台湾
香港
社群
订阅支持
订阅新闻信
参与活动
最新
地域
国际
大陆
香港
台湾
评论
系列
栏目
播客
活动
教育
我闻到被清洗的味道:一个美国教师在香港
这也许只是个开始,外国教员不然叩头,不然被赶走。就好像我们的香港学生一样,走,或者屈服。
中国职校学生的困境:不得已的选择,“混日子”的学习,看不清的出路
职业教育在中国的官方论述中“前途广阔、大有可为”,却在民间一直被戏称为“断头教育、次等教育”。
中国艺考生困境:所谓低分上名校,他们真的选对了人生捷径?
想通过艺术类招生进入名校的艺考生们,将面对愈来愈高的隐性成本。
逃离应试教育
“没有主体性的介入,再完美的人生都只是一副空壳。”
“教协”狭缝遭砲轰:香港公民社会如何面对潘朵拉的盒子?
教协本是极少数早就决定支持香港回归的组织之一,也具有深厚的香港民间底质,但当2021年,一切无法想像的事情悉数出现⋯⋯
评论|
周保松:罗尔斯与中国自由主义
罗尔斯曾经说过,政治哲学不应对着权力说,而应在公共领域面向所有自由平等的公民同胞说。
异乡人:从北京海淀到美国常春藤,我看到的中国式“鸡娃”
“鸡娃”,意为给孩子打鸡血,指爸妈不断为孩子安排学习和活动,不停让孩子拼搏的行为。
格格不入?以“生产性”论输赢的日本社会里,这所小学追求个性和自由
不以为社会培养人才为目的小学,会让孩子在长大后与“社会赢家”绝缘吗?成为“赢家”,该是教育的目的吗?
你是什么阶级就要接受什么命运:《小舍得》真的批判了中国教育现状吗?
这部电视剧本想以教育问题揭开中国阶级固化,反却表明了现实中只有权力上位者才有更多选择,下位者的 “僭越”要付出更多代价。
藏在家中的摄像头:保护下的摧毁
摄像头下的孩子们最终的确学会了一些东西,比如“表演”。
评论|
IPO热潮背后,你了解港交所大堂的秘密吗?
现代证券交易所与公众关系的真正目的:在一个不断扩张的金融化的市场经济中投资的能力,最终产生了高度不平等的结果。
一场校园暴力后,一位母亲的漫漫维权路
李小明偷偷在铅笔盒里放了小刀,他告诉母亲:“如果有人再欺负我,我就杀了他。”
1
…
8
9
10
…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