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體
订阅支持
登录/注册
会员中心
简体
繁體
深度
日报
速递
专题
评论
播客
系列
栏目
互动页面
多元
国际
大陆
台湾
香港
社群
订阅支持
订阅新闻信
参与活动
最新
地域
国际
大陆
香港
台湾
评论
系列
栏目
播客
活动
经济
中国公务员降薪潮:他们仍是清零时代的“幸存者”
“如果一个地方连公务员的工资都发不出来,那说明在包括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公共服务开支早已捉襟见肘。”
中国地方财政危机:当超级国家能力一再冻结“危机”,谁将承担后果?
“没有经济危机,不是一件好事。”
困在燕郊的人
人们聚集在检查站口,大喊:“放人!通勤!上班!”直到再次封城后,他终于明白,他的生活和个人的努力再没有关系了。
被毁约、去西部、进体制,大陆逾千万毕业生如何“上岸”?
“如果就业部门诚实的话,到七月上旬毕业的时候,还没有工作的毕业生应该超过400万,这个估计已经很保守了。”
被封杀的台湾乐团,和他们背后的中国“听团仔”
诸多台湾乐团风靡中国,累积了一批特殊的中国“听团仔”。乐团们先后遭到封杀时,“听团仔”选择翻墙还是脱粉?
珍宝海鲜舫告别香港:最后营运的画舫,远去的流金溢彩
艇家、旅客、居民,见证这香港仔海上皇宫,由盛变衰。伤感,是时代变迁,回不到过去。
动态清零逾两年,香港失去外资和人才︰经济代价是甚么?
“有些人对香港的信心已动摇。其他人也可能在外地找到工作。我不认为他们会回来。”
评论|
中国经济的“市场化”与地方政府的“公司化”——评兰小欢《置身事内》
对过去20年的中国经济模式提供了一种很好的解释,但却在“对不对”和“怎么办”的问题上刻意留白。
乌克兰餐厅在港21年:这座小小乌国博物馆里,他们的痛香港人能懂
“几年前是香港很艰难的时候,当时我们支持香港人,现在香港人支持乌克兰,因为大家互相了解,大家都追求自由与和平。”
评论|
产业链外迁、脱钩加速:政治抗疫下中国经济不可逆转的代价
如果极端的封城清零政策持续下去,中国的制造业供应链存在长期的不确定性,不大可能恢复正常。
幼童院舍“童乐居”逾半职员涉虐儿被捕——监护权背后,孩子无处控诉
决策的过程中,大人总是凌驾小孩。“我(小孩)的角色是等待和接受。”
我们为什么阅读(2):打工者身份是我的锚点,阅读让我更新对自身群体的理解
阅读让我渐渐明白:为什么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作为农民的儿子、新工人,耳闻目睹的都是农民、打工者的悲惨故事和命运?
1
…
40
41
42
…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