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體
订阅支持
登录/注册
会员中心
简体
繁體
深度
日报
速递
专题
评论
播客
系列
栏目
互动页面
多元
国际
大陆
台湾
香港
社群
订阅支持
订阅新闻信
参与活动
最新
地域
国际
大陆
香港
台湾
速递
专题
评论
播客
活动
香港
以独立在地报导,从宏观议题到具体生活,记述香港本土社会变迁。
翁子光《爸爸》专访:香港电影进入了最诚实的年代
“其实香港好大程度上现在比内地更严格,对我来说,比内地还敏感。因为我们无时无刻都被人监察。”
香港夹公仔热潮:在灯箱中寻找片刻快乐
2024年香港晚上,寂静的畸零暗角,一部夹公仔机发亮得刺眼,昭告夜仍然缤纷。
我拍照,也捕捉相片背后的容貌焦虑、性别与种族——德国影楼摄影师的自白
“怎么我有这么多皱纹?”“我想影得自然一些!”“可不可以把我儿子的双眼变得更蓝,皮肤更白?”
评论|
谁发明了现代圣诞:华人地区圣诞节,「少」了什么?多了什么?
我在香港过了40多次的圣诞节,从没使用过“洋节”或“耶诞节”的称呼,圣诞节是西方节日,也是“我们的节日”。
走一趟葵广、西九、红磡地库,捕捉夹公仔玩家各种“打台”身影
未必人人都能如愿夹出想要的礼品,但说到底也是在各取所需。
从尖沙咀闹市到地区商场,香港夹公仔舖的逆市博弈
拯救经济?黑心松爪?为了兴趣?场主和台主说,这门生意“赚不了大钱但快乐”。
香港DJ上海Disco,他们随双城舞池起落半世纪
80年代,夜场热闹,当时年轻人哪舍得走?
香港青年学佛笔记:尽做之后放下,“佛也做不到,放过自己吧”
困局面前,“是否真的要那么离地,打坐就算呢?没有敌人即是怎样?”
评论|
离散中国人的耽美书写:琼瑶以书写爱情为事业,信仰爱情为志业
华国美学就是以耽美与夸饰为基调,以浓烈的感情与鲜艳的色彩,经由艺术、文学、流行文化进而建立中华民国史观。
“一签多行”时隔九年恢复实施,提振经济效果仍待观察|Whatsnew
近年大批港人于周末“北上”消费的潮流也反映港中两地的购物和服务消费水准差距拉近。
翻译就是“你给我英文,我给你中文”?香港翻译“泥水匠”十五年见闻录
AI时代是翻译的黄昏?那当商务客机由人手驾驶转移至自动驾驶,飞机师们失业了吗?
Kani影碟故事:为何我们要在北美推广亚洲冷门电影
Kani在北美发行亚洲冷门影片,从香港新浪潮作品到近年亚洲新锐导演,他们为何推广这些电影?
1
…
8
9
10
…
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