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传媒十岁了,邀请你填写 2025 年度用户调研问卷,让我们更了解你的需求,一起走向下一个十年。
- 完成问卷即可获得十周年电子书、年度调研视觉化报告。
- 前 100 位完成的读者,将获得“一年份尊享会籍”或等值礼物卡。
- 随机再抽 100 位用户赠送相同福利。
第三期端传媒“专题记者成长计划”将于2025年9月开始,到2026年1月完结。项目通过远程协作方式进行。
这一次,我们针对产业和时代的变化,推出三个专题组和一个受众参与(audience engagement)特别组,从方法论、呈现方式和选题思路多个层面继续我们的专题报导成长之旅。
我们欢迎有志于中文报导的记者和自由撰稿人,也欢迎没有新闻工作经验,但有学术研究或非虚构写作背景的申请者,以及想要尝试重新想像新闻和社群﹑读者关系的媒体人申请成长计划,报名页面请点击这里。
报名截止日期:2025年8月13日(东八区时间 24:00)

你想做一名专题记者吗?你想要设计新闻与受众的互动吗?
端传媒的专题记者成长计划已经做到第三期。这一年偶尔会被问:眼下媒体求存已经不易,为甚么还要投入资源做一个外部培训计划?
我们的答案是:因为一个媒体,不是一个密不透孔的瓶子,而是依存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体。你不能只看它自己这个“体”活得好不好,而不看它所依附、所渗透、所呼吸的环境是不是健康。
在生态学里,有个概念叫“生态位(niche)建构”——一些生物不只是适应环境,而是主动改造环境,创造出一个更适合自己生存的栖地。这本是人类最会做的事情,媒体也是这样。记者的生态不是媒体单方面可以撑起的,它需要一个思想流通、报导有价值、记者愿意投入、读者仍然相信公共知识的环境。而这样的环境,需要所有还想看到良好媒体生态的人共同建构。
一个记者的诞生与成长,当然需要记者本人的坚持,但也离不开来自行业网络的支持。一个选题从想法到成文,同样需要投入时间和资源,需要编辑的反复打磨。华文新闻产业当下无疑处于艰难时刻,我们可以等待、换轨、甚至退出。但新闻生态不会自行修复,重获活力。如果你还想做一名扎实的记者,我们愿意和你一起,一点一滴,帮你成长成为向往中那个专题记者的模样。
2024年5月,端传媒推出“专题记者成长计划”,两期合共收到近四百封申请,十多位记者获选加入,也产出了不少优秀报导。这是一个从实践﹑讨论中学习的计划:从选题发掘、资料研究、访问调查到写稿编辑,入选记者将在编辑的指导下,在三至五个月间,完成一篇或多篇深度专题报导。我们这次还开设了一个“新闻参与”特别组,招募有志重新想像新闻和社群﹑读者关系的媒体人。
2025年7月,第三期“专题记者成长计划”即将启动。我们再次向你发出邀请,和我们一起做新闻。
这一次,我们针对产业和时代的变化,推出三个专题组和一个受众参与(audience engagement)特别组,从方法论、呈现方式和选题思路多个层面继续我们的专题报导成长之旅:
- 【第一组】微观台海:捕捉台海局势对日常的改变
- 【第二组】解析世界:抓住事实、观点和世界的复杂性
- 【第三组】被AI重新定义的生活:探讨人类和科技的互动
- 【第四组】新闻参与特别组:设计进入新闻的入口
入选记者需要参与每周一次的专题会或项目推进会议,与导师一对一学习,并完成至少一篇深度报导或多篇深度解析,或一份让新闻与受众得以互动的作品。

专题组“微观台海”:捕捉台海局势对日常的改变
台海,涵盖了国际政治、军事、经济、历史与层叠交错的认知。它是每间新闻机构当下必须面对的“热门”议题,也是被宏观视角所限定的叙事。兵推、军演、共机绕台、中美对抗⋯⋯这些“硬核”词汇勾勒出台海议题的底色,却难以描摹战争阴影下被异化的社会、生活与个体。
我们希望,在台海议题日趋白热化的这个夏天,用有温度的、观察入微的记录,在官方与官方、政府与政府的叙事主场里,搭建普通人的故事。
“微观台海”邀请你:捕捉台海局势对日常的改变,并在资深编辑的帮助下,在三个月内完成一篇深度文字报导。你的选题可以是:因局势改变了人生选择的人(移民、海外置业、参军、积极投身政治);被不同的身分认同所影响的亲密关系;由“避难包”兴起的产业;为“备战”考无人机执照、做近视雷射手术的人;在Threads上形成的新社群;陷入争议的网红;处境微妙的中配及中配二代⋯⋯我们鼓励你跳出上述案例的框架,进一步拓宽这个议题的辐射面。

专题组“解析世界”:抓住事实、观点和世界的复杂性
解析性报导,在于从纷繁扰乱的新闻和争议中,做出条理清晰、平衡可靠的参考点;它是把单一现象和议题读厚的文体,也是把复杂事件精炼出脉络的文体。我们不叫它“解释性报导”,而是换了一个有双重意思的“解析”——我们希望,在端传媒,它是一种既重视事实,也不逃避观点的报导方法,一种面对复杂世界的知识劳动。
它需要拥有一定世界观的人,对包括数据在内的、不同来源的知识、历史、观点等资料,进行爬梳、整合、事实核准,甚至在此之上形成自己的观点;它也需要一双洞察的眼,对议题可能牵动的其他领域进行联想和连结,找到世界的复杂性、交叉性。
如果你对时下热点充满疑问,又或者,你能问出一个其他人都关心、但没有被好好回答过的问题,那么“解析世界”邀请你一起问问题,并在资深编辑的帮助下,在三个月内完成2-3篇、单篇约6000字的深度解析。选题可以比如是:美国﹑伊朗和以色列的冲突,会不会把我们都卷进核污染中?在新冠疫情期间的反疫苗运动的源头是甚么?香港政府的巨额赤字是怎么来的?当然,我们其实没有选题限制,欢迎你问出更多我们没想到的问题!

专题组“被AI重新定义的生活”:探讨人类和科技的互动
AI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介入并重塑我们所身处的现实。从教育到医疗、司法到政治,人际关系到自我认知,AI正迅速渗透我们生活的每一个层面。连空调都接上大型语言模型,AI的风还是吹遍了每个角落。
可是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技术从来不是中立的工具,从摄影术发明到社群平台时代,现实都在文化与自然、人类与机器的协商互动中形成。面对“AI浪潮”,先知预告著AGI即将降临,但更平实的理解是人类成功将自然语言处理与人类智能脱钩。ChatGPT有其技术突破,但生活还是得过。
或许眼下正在发生的,是各种异质多元、新旧交杂的技术通通被贴上“AI”之名,从而实现一场以此为名的狂欢。人们不仅有了新的语言,去指称技术网络中这个新生成的节点,顶著AI名号的众多行动者,也因此获得大量权限和资源,能够创造前所未有的连结。身处这场狂欢,人们不得不学习新的方式,去理解、参与,甚至对抗被AI重新定义的生活。
“被AI重新定义的生活”专题组欢迎对AI报导感兴趣的文字记者,我们希望和你一起探讨人类与科技的互动,用五个月的时间完成一篇深度报导。我们想像的选题可能是:当人文学科毕业生成为训练AI的零工工人,谁在阻挠他们教会大型语言模型学说人话?或者从ChatGPT讲不好广东话出发,思考数位时代的弱势语言该如何发声。
我们相信,好的报导需要田野作为基础。所谓“田野”,可以是访谈、实作、社群参与、资料分析,或任何对真实与虚拟世界的细致观察。你不必局限于已有的现象,也可以报导你与AI互动的过程,如设计一系列指令去测试大型语言模型的边界。我们对“AI”的定义持开放态度,欢迎有创意的诠释和实验性提案。

新闻参与特别组:设计进入新闻的入口
不断会有人说:Journalism is dead.
人类一直会生产“news”,但journalism——作为一种理解世界、介入公共讨论的专业实践——正在失去力量。新闻还在,但它的专业性、伦理性与公共角色正在被边缘化。到了2025年,这不再是危言耸听,而是我们所身处的现实。
我们都是未来资讯生态的参与者。新闻实践若能促进理解、信任与行动,我们还可以如何发挥它的价值?这正是本期成长计划的“新闻参与组”所关心的核心问题。
我们邀请你申请成为“新闻参与制作人”(Audience Engagement Producer),从读者的视角出发,带著创造力与责任感,重新设计新闻与其受众的互动方式。
你可能是记者、编辑,也可能是设计师、社群经营者、研究人员、技术人员,或任何一个对新闻的公共性和未来抱持想像的人。在这个组别中,你将在五个月内完成一件独立作品。它可能是一篇让读者能“参与其中”的报导、一场针对特定社群设计的对话实验、一组回应真实用户问题的内容原型,或是一项重新设计新闻叙事与受众互动方式的提案——形式不限。
我们希望,你能从一个具体的观察或困境出发,透过创意与设计,让一次新闻体验变得更丰富、更有参与感,也更贴近受众的真实生活。
新闻的价值还在,我们总是在不断重新发明它的入口。我们希望你设计的作品,不只是好看、好玩、好分享,更是对一个真实问题的回答:人们为什么要在今天愿意花时间、心力,甚至金钱,参与新闻?
入选者会得到端传媒特邀导师团队的支持,接触到不同媒体第一线受众研究和互动新闻制作的经验,并在过程中获得反馈与共创的机会。
计划为你提供全面支持
- 导师。我们邀请来自中港台和海外顶尖媒体的资深记者、编辑、制作人,成为你的一对一导师,全程指导、培训、协助和陪伴你完成至少一篇深度报导,或两至三篇深度解析,或一份让新闻与受众得以互动的作品。
- 课程。我们为你提供专业课程,帮助你学习和精进新闻报导的职业技能,熟悉职业环境和行业伦理。
- 专题报导编辑室。你将会和其他参与成长计划的记者组成专题报导编辑室,在专题编辑和导师编辑的督导下,定期参与选题会、编辑会,编辑室的所有成员将会一起汇报进度、讨论方向、分析挑战、突破瓶颈,在专注自己题目的同时,也为彼此提供支援。
- 端传媒的后台资源。“端传媒专题记者成长计划”依托于端传媒多部门,为参加计划的你提供不同采写阶段需要的平台资源——影像、音频、用户、社交媒体、公共活动等。
- 端传媒的跨平台资源。端传媒多年来持续和世界多个知名媒体、大学、公立机构合作新闻选题的采写、报导和发表,如果你的选题适合和其他媒体、机构合作,我们将会选择合作伙伴,引入外部资源,与你一起完成报导。
- 津贴补助。我们深知当下新闻从业者在产业结构中处于脆弱的位置,想要长期专注选题的同时,也不得不完成全职或兼职的工作。我们会为你提供2500美金的成长计划津贴,在项目期间减轻你的经济压力。同时,项目报导本身产生的差旅、研究等支出,我们也会你为你报销。
- 发表机会。你的报导完成后,端传媒会以文字、音频或其他出版形式进行发表。
- 学院网络。“端传媒专题记者成长计划”所连接的是这个生态中一个又一个的你,参与到计划中的每一个人都是互相学习和帮助的伙伴。你将会成为这个不断延续的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员。而你在这个网络中遇到的所有人,都会是你职业发展道路上的同伴。
评论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