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编需要资源投入,你正在阅读的即时新闻能够免费开放给公众,全因有会员订阅支持。你可以选择月付畅读,也可以订阅端x华尔街日报双会籍;如果你是学生、教师,更可以享受优惠。邀请你成为端传媒会员,选择适合你的订阅方案,支持我们继续推出优秀报道。
台湾股市在美国宣布“对等关税”后的这一个星期以来,台湾股市仿佛历经了三温暖。自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3日正式公布包含台湾在内的各国“对等关税”以来,台湾股市在7日开市以后暴跌近10%,创下单日最大跌幅。不过,随著特朗普宣布包含台湾在内的75国关税降至10%,并暂停额外22%的关税90天,10日台湾迎来强劲反弹,当日涨幅逾1600点,再度创下历史上最大单日涨幅,股市跌幅暂歇。从关税32%降至关税10%,这一周以来,台湾经历了什么?
原先,特朗普在3日公告的各国对等关税中,台湾将被征收高达32%的关税,在消息传回台湾后,引发政府各部门强烈反弹,行政院、经济部以及总统赖清德,接连提出应对方案,试图为台湾产业争取利益。
行政院对预计征收的32%关税回应表示,这是“强烈不合理”的措施,此项措施将对台湾出口导向经济,特别是科技和制造业造成严重挑战。行政院承诺向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提出严正交涉,要求说明关税计算方式及其合理性。
台湾出口产业陷高税率阴影
实际上,特朗普计算出32%关税的方式并不复杂,中华经济研究院院长连贤明形容其计算方式“简单又粗暴”,并指出若采用不同年份的贸易数据,得出的关税率将有显著差异。
连贤明解释,美方的关税率计算公式为:“台湾对美逆差金额除以美国自台湾进口金额”。以2024年数据为例,台湾对美逆差739亿美元,美国自台湾进口1162亿美元,两相相除得出64%的关税障碍,而特朗普“仁慈”地将其对半,得出32%的关税率。
不过,连贤明也指出,若采用2023年数据,台湾对美逆差为478亿美元,美国自台进口877亿美元,依此计算关税率将降至29%。他进一步表示,如果取过去5年的平均数据,台湾的对等关税率更将下降至20%左右。
原先,中经院依据财政部长提出的几个因素进行评估,发现对等关税的计算相当复杂,不是件小工程。连贤明表示,他原先假设美方为赶在4月2日前完成,可能采用单一关税,而非针对国家订定特定税率,没料到最终版本是“独到的对等税率计算方式”。
台湾被美国课征32%对等关税,税率高于日、韩、欧盟等主要贸易伙伴,仅次于中国、越南等22国,排名第23高。与印尼、瑞士并列,属美国185个贸易对象中的高税率前段班。
特朗普对台湾祭出的高关税,可能对相关产业造成毁灭性打击。经济部在第一时间提出产业冲击评估,指出关税重创的台湾主要出口产业包括科技、机械、汽车零件等。尽管半导体暂未纳入,但台湾对美出口的主力产品——伺服器、自动资料处理机(电脑)与其零附件首当其冲。光是今年2月,这两项产品对美出口额即达74.87亿美元,占整体对美出口比重高达63.6%。
美东时间4月12日,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发布最新公告,将电脑、智慧型手机及晶片等列为对等关税豁免产品。
为因应冲击,经济部强调将加速与美方协商降税,并推动产业中长期转型,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为评估特朗普关税政策对台湾地方产业的冲击,政治大学创新国际学院助理教授卞中佩分析乡镇市区级的产业资料,指出电子零组件、金属制品,以及化学与塑胶橡胶成型品三大出口导向产业将成为“重灾区”。其中电子零组件产业的高集中地除了新竹与台南科学园区,亦涵盖新北中和、新店,桃园龟山与龙潭,台中后里、大雅,台南新市与高雄楠梓。台北市内湖与北投区,电子零组件营收占比亦高达66.7%与55.6%;桃园龟山区甚至达64.58%,显示风险外溢至都会区科技聚落。
金属制品方面,除台中精密机械重镇外,云林台西、褒忠与东势、台南龙崎、高雄燕巢等地亦有高营收集中。尤其在台南龙崎,该产业员工占制造业总员工比重高达70.83%,显示地方就业高度依赖。至于化学与塑胶橡胶成型品产业,则集中于嘉义新港、高雄永安与林园、云林麦寮等地,嘉义新港乡更有近八成制造业员工集中于此一产业,显示对单一出口产业的高度依存,潜藏劳动市场结构性风险。
台湾2024年自美进口达464.58亿美元,年增逾13%。“特殊物品”(多指单笔金额不高的小额进出口交易,如网购商品或样品寄送)暴增至77.72亿美元,成最大宗品项,反映跨境电商与小额贸易热络。能源与高科技领域进口依赖不减,原油、积体电路与半导体设备进口居高不下,航空与国防零组件需求亦明显上升。
4日,行政院也提出“880亿元出口供应链支持方案”,具体措施则包括补助受影响产业进行研发转型、促进台商回流及争取海外订单,以减缓关税政策对台湾产业的影响。
总统赖清德则提出以“台美零关税”作为谈判起点的策略。6日,赖清德在与企业界代表进行座谈时明确表示,台湾“没有计划采取关税报复”,并强调企业对美国的投资承诺不会改变。同日,赖清德透过录影发表谈话,他表示,尽管关税对台湾出口导向经济造成重大影响,但台湾有75%的出口流向其他市场,且ICT(资讯与通讯技术)产品和电子零件在美国市场仍具竞争力。
此外,赖清德强调,台湾的谈判策略是比照美加墨自由贸易协定(USMCA),希望台美双方能“从零关税开始谈起”。
为此,赖清德派遣由行政院副院长郑丽君领导的谈判小组赴美,全力争取改善对等关税。他提出重启贸易谈判的四大方向,包括扩大美国产品采购、增加对美投资以及排除非关税贸易障碍。
网路媒体《上下游》调查指出,若台湾采取零关税政策,水稻、肉鸡及鲜奶产业恐受重创,稻米业界警告美国米价格优势明显,恐导致台湾30万名相关从业人员工作不保;鸡肉方面,取消20%关税后美国鸡肉价格将降至每公斤70元,可能使台湾自给率跌破50%;乳业已因纽西兰零关税疲于奔命,美国牛乳若也零关税进口将更加冲击。
此外,《上下游》指出,吴郭鱼(台湾鲷)作为农业部盘点的重点受冲击农渔产品,已引发产业连锁反应,由于关税变化,外销订单暂缓,导致养殖户普遍收到降价通知。台湾鲷协会理事长郭建贤则吁渔民毋须恐慌,目前非吴郭鱼盛产季节,且台湾税率低于最大竞争对手中国,建议养殖户按部就班饲养。
农业部部长陈骏季表示,农业与国家粮食安全息息相关,不能完全仰赖进口。总统赖清德与行政院长卓荣泰也都强调农渔民优先,会坚持适当关税以确保粮食安全。

台湾政府如何谈判?
在此背景下,谈判策略与节奏成为决定关键。连贤明在5日投书《天下杂志》指出,台湾政府要和美国谈判,首要重点在于千万“不要跟美国对做”。他表示,虽然关税计算公式不合理,台湾被课予32%高税率也不公平,但与其抱怨,不如思考如何与美方谈判降低税率。
他建议谈判前要先了解特朗普政府的底线:透过关税弥补减税造成的赤字,预计创造约5000亿美元税收。以美国去年进口总额估算,平均关税税率需达15%左右,而美国给予主要贸易伙伴的税率多在20%至50%之间。他分析台湾此次谈判的目标应将关税降至20%至25%,与日韩税率相当。
在谈判策略上,台湾应把握机会推动美方不满的农产品、车辆关税及服务业等领域改革,重点应放在争取电子产品等关键项目的关税豁免或较低独立税率,以免因过高税率将在全球竞争中处于不利,不利美国发展AI产业。谈判时机方面,虽应及早预约,但不必急于一时。
然而,对比民进党政府对高关税提出的应对措施,在野的蓝白两党显然不买单,蓝白批评民进党政策失误、准备不足,并要求提出更有效的因应措施。
国民党主席朱立伦指出,尽管台湾在军购、能源采购等方面投入巨资,却未能改善谈判地位,暴露政府在政策上有诸多失误,准备也不足。
朱立伦批评民进党政府过度依赖美国市场,忽视全球经济布局,导致台湾在国际贸易重组中陷入困境。他指出民进党提出“零关税”作为谈判策略缺乏可行性,未能有效处理贸易顺差问题,反而引发美方报复性关税。他也警告台湾可能面临汇率战及美债压力,政府须未雨绸缪。
在2024年代表国民党参选副总统的前中广董事长赵少康,主张赖清德总统应停止台湾对美国一切投资,争取中国大陆市场。他也呼吁开放陆客来台,并鼓励外销中国大陆市场以弥补美国市场的损失。

在特朗普最新的公告中,包含台湾在内的75个国家被列入暂缓关税名单。外交部长林佳龙证实此一消息,他表示台湾将利用这90天的窗口深化与美国的经贸合作。经济部长郭智辉则说,将重新盘点政策以应对未来可能的挑战,并加速出口市场多元化。行政院也持续推动880亿元补助计划,以稳定受影响的产业和劳工。
然而,社会舆论对政策转变保持担忧。桃园市长张善政担心台湾可能需付出代价,如开放基改食品进口等,特朗普政策反复无常,90天后仍可能面临不确定性。
就在特朗普宣布90天的关税暂缓期间后,赖清德并10日投书《彭博社》,以“深化台美经贸关系的路径图”为题,提出四大行动:寻求零关税协议、扩大采购美国商品、增加对美投资,以及消除非关税贸易壁垒。他期望透过重启贸易谈判,降低或取消台美间所有关税,同时推动台积电等企业加码投资美国,建立跨机构“美国投资小组”,深化双边经济合作。
11日,美国贸易代表葛里尔(Jamieson Greer)表示,他将与台湾及以色列的代表讨论关税问题。行政院经贸办公室12日指,已与美方进行视讯会议,并择期再协商。赖清德也在公开场合指,谈判进行中,过程顺利。
在90天的关税暂缓期间内,台湾政府如何把握时间展开有效谈判,争取产业空间、稳定社会信心,将是对执政者施政能力的考验。美方态度未明之际,这场关税风暴尚未平息,仍需各界谨慎应对。
评论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