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關稅震盪首週:從32%到90天暫緩,台灣如何應對?|Whatsnew

美對台關稅由32%降至10%,暫緩90天。台灣歷經股災與反彈,產業衝擊與外交博弈同步展開。
2025年4月7日,台北,台灣證券交易所外的螢幕,顯示美國加關稅後,加權指數的跌幅。攝:陳焯煇/端傳媒

新聞採編需要資源投入,你正在閱讀的即時新聞能夠免費開放給公衆,全因有會員訂閱支持。你可以選擇月付暢讀,也可以訂閱端x華爾街日報雙會籍;如果你是學生、教師,更可以享受優惠。邀請你成為端傳媒會員,選擇適合你的訂閱方案,支持我們繼續推出優秀報導

台灣股市在美國宣布「對等關稅」後的這一個星期以來,台灣股市彷彿歷經了三溫暖。自美國總統特朗普(川普)4月3日正式公布包含台灣在內的各國「對等關稅」以來,台灣股市在7日開市以後暴跌近10%,創下單日最大跌幅。不過,隨著特朗普宣布包含台灣在內的75國關稅降至10%,並暫停額外22%的關稅90天,10日台灣迎來強勁反彈,當日漲幅逾1600點,再度創下歷史上最大單日漲幅,股市跌幅暫歇。從關稅32%降至關稅10%,這一週以來,台灣經歷了什麼?

原先,特朗普在3日公告的各國對等關稅中,台灣將被徵收高達32%的關稅,在消息傳回台灣後,引發政府各部門強烈反彈,行政院、經濟部以及總統賴清德,接連提出應對方案,試圖為台灣產業爭取利益。

行政院對預計徵收的32%關稅回應表示,這是「強烈不合理」的措施,此項措施將對台灣出口導向經濟,特別是科技和製造業造成嚴重挑戰。行政院承諾向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提出嚴正交涉,要求說明關稅計算方式及其合理性。

台灣出口產業陷高稅率陰影

實際上,特朗普計算出32%關稅的方式並不複雜,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連賢明形容其計算方式「簡單又粗暴」,並指出若採用不同年份的貿易數據,得出的關稅率將有顯著差異。

連賢明解釋,美方的關稅率計算公式為:「台灣對美逆差金額除以美國自台灣進口金額」。以2024年數據為例,台灣對美逆差739億美元,美國自台灣進口1162億美元,兩相相除得出64%的關稅障礙,而特朗普「仁慈」地將其對半,得出32%的關稅率。

不過,連賢明也指出,若採用2023年數據,台灣對美逆差為478億美元,美國自台進口877億美元,依此計算關稅率將降至29%。他進一步表示,如果取過去5年的平均數據,台灣的對等關稅率更將下降至20%左右。

原先,中經院依據財政部長提出的幾個因素進行評估,發現對等關稅的計算相當複雜,不是件小工程。連賢明表示,他原先假設美方為趕在4月2日前完成,可能採用單一關稅,而非針對國家訂定特定稅率,沒料到最終版本是「獨到的對等稅率計算方式」。

台灣被美國課徵32%對等關稅,稅率高於日、韓、歐盟等主要貿易夥伴,僅次於中國、越南等22國,排名第23高。與印尼、瑞士並列,屬美國185個貿易對象中的高稅率前段班。

特朗普對台灣祭出的高關稅,可能對相關產業造成毀滅性打擊。經濟部在第一時間提出產業衝擊評估,指出關稅重創的台灣主要出口產業包括科技、機械、汽車零件等。儘管半導體暫未納入,但台灣對美出口的主力產品——伺服器、自動資料處理機(電腦)與其零附件首當其衝。光是今年2月,這兩項產品對美出口額即達74.87億美元,占整體對美出口比重高達63.6%。

美東時間4月12日,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發布最新公告,將電腦、智慧型手機及晶片等列為對等關稅豁免產品。

為因應衝擊,經濟部強調將加速與美方協商降稅,並推動產業中長期轉型,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

2025年4月4日,台灣基隆港。攝:Annabelle Chih/Getty Images

為評估特朗普關稅政策對台灣地方產業的衝擊,政治大學創新國際學院助理教授卞中佩分析鄉鎮市區級的產業資料,指出電子零組件、金屬製品,以及化學與塑膠橡膠成型品三大出口導向產業將成為「重災區」。其中電子零組件產業的高集中地除了新竹與台南科學園區,亦涵蓋新北中和、新店,桃園龜山與龍潭,台中后里、大雅,台南新市與高雄楠梓。台北市內湖與北投區,電子零組件營收占比亦高達66.7%與55.6%;桃園龜山區甚至達64.58%,顯示風險外溢至都會區科技聚落。

金屬製品方面,除台中精密機械重鎮外,雲林台西、褒忠與東勢、台南龍崎、高雄燕巢等地亦有高營收集中。尤其在台南龍崎,該產業員工占製造業總員工比重高達70.83%,顯示地方就業高度依賴。至於化學與塑膠橡膠成型品產業,則集中於嘉義新港、高雄永安與林園、雲林麥寮等地,嘉義新港鄉更有近八成製造業員工集中於此一產業,顯示對單一出口產業的高度依存,潛藏勞動市場結構性風險。

台灣2024年自美進口達464.58億美元,年增逾13%。「特殊物品」(多指單筆金額不高的小額進出口交易,如網購商品或樣品寄送)暴增至77.72億美元,成最大宗品項,反映跨境電商與小額貿易熱絡。能源與高科技領域進口依賴不減,原油、積體電路與半導體設備進口居高不下,航空與國防零組件需求亦明顯上升。

4日,行政院也提出「880億元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具體措施則包括補助受影響產業進行研發轉型、促進台商回流及爭取海外訂單,以減緩關稅政策對台灣產業的影響。

總統賴清德則提出以「台美零關稅」作為談判起點的策略。6日,賴清德在與企業界代表進行座談時明確表示,台灣「沒有計劃採取關稅報復」,並強調企業對美國的投資承諾不會改變。同日,賴清德透過錄影發表談話,他表示,儘管關稅對台灣出口導向經濟造成重大影響,但台灣有75%的出口流向其他市場,且ICT(資訊與通訊技術)產品和電子零件在美國市場仍具競爭力。

此外,賴清德強調,台灣的談判策略是比照美加墨自由貿易協定(USMCA),希望台美雙方能「從零關稅開始談起」。

為此,賴清德派遣由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領導的談判小組赴美,全力爭取改善對等關稅。他提出重啟貿易談判的四大方向,包括擴大美國產品採購、增加對美投資以及排除非關稅貿易障礙。

網路媒體《上下游》調查指出,若台灣採取零關稅政策,水稻、肉雞及鮮奶產業恐受重創,稻米業界警告美國米價格優勢明顯,恐導致台灣30萬名相關從業人員工作不保;雞肉方面,取消20%關稅後美國雞肉價格將降至每公斤70元,可能使台灣自給率跌破50%;乳業已因紐西蘭零關稅疲於奔命,美國牛乳若也零關稅進口將更加衝擊。

此外,《上下游》指出,吳郭魚(台灣鯛)作為農業部盤點的重點受衝擊農漁產品,已引發產業連鎖反應,由於關稅變化,外銷訂單暫緩,導致養殖戶普遍收到降價通知。台灣鯛協會理事長郭建賢則籲漁民毋須恐慌,目前非吳郭魚盛產季節,且台灣稅率低於最大競爭對手中國,建議養殖戶按部就班飼養。

農業部部長陳駿季表示,農業與國家糧食安全息息相關,不能完全仰賴進口。總統賴清德與行政院長卓榮泰也都強調農漁民優先,會堅持適當關稅以確保糧食安全。

2025年4月13日,台北,行政院長卓榮泰出席民進黨「人民是頭家」政策宣講,背景是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對等關稅的照片。攝:陳焯煇/端傳媒

台灣政府如何談判?

在此背景下,談判策略與節奏成為決定關鍵。連賢明在5日投書《天下雜誌》指出,台灣政府要和美國談判,首要重點在於千萬「不要跟美國對做」。他表示,雖然關稅計算公式不合理,台灣被課予32%高稅率也不公平,但與其抱怨,不如思考如何與美方談判降低稅率。

他建議談判前要先了解特朗普政府的底線:透過關稅彌補減稅造成的赤字,預計創造約5000億美元稅收。以美國去年進口總額估算,平均關稅稅率需達15%左右,而美國給予主要貿易夥伴的稅率多在20%至50%之間。他分析台灣此次談判的目標應將關稅降至20%至25%,與日韓稅率相當。

在談判策略上,台灣應把握機會推動美方不滿的農產品、車輛關稅及服務業等領域改革,重點應放在爭取電子產品等關鍵項目的關稅豁免或較低獨立稅率,以免因過高稅率將在全球競爭中處於不利,不利美國發展AI產業。談判時機方面,雖應及早預約,但不必急於一時。

然而,對比民進黨政府對高關稅提出的應對措施,在野的藍白兩黨顯然不買單,藍白批評民進黨政策失誤、準備不足,並要求提出更有效的因應措施。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指出,儘管台灣在軍購、能源採購等方面投入巨資,卻未能改善談判地位,暴露政府在政策上有諸多失誤,準備也不足。

朱立倫批評民進黨政府過度依賴美國市場,忽視全球經濟布局,導致台灣在國際貿易重組中陷入困境。他指出民進黨提出「零關稅」作為談判策略缺乏可行性,未能有效處理貿易順差問題,反而引發美方報復性關稅。他也警告台灣可能面臨匯率戰及美債壓力,政府須未雨綢繆。

在2024年代表國民黨參選副總統的前中廣董事長趙少康,主張賴清德總統應停止台灣對美國一切投資,爭取中國大陸市場。他也呼籲開放陸客來台,並鼓勵外銷中國大陸市場以彌補美國市場的損失。

2025年4月9日,台北,市民看著手機經過售賣電腦的廣告看板。攝:陳焯煇/端傳媒

在特朗普最新的公告中,包含台灣在內的75個國家被列入暫緩關稅名單。外交部長林佳龍證實此一消息,他表示台灣將利用這90天的窗口深化與美國的經貿合作。經濟部長郭智輝則說,將重新盤點政策以應對未來可能的挑戰,並加速出口市場多元化。行政院也持續推動880億元補助計劃,以穩定受影響的產業和勞工。

然而,社會輿論對政策轉變保持擔憂。桃園市長張善政擔心台灣可能需付出代價,如開放基改食品進口等,特朗普政策反覆無常,90天後仍可能面臨不確定性。

就在特朗普宣布90天的關稅暫緩期間後,賴清德並10日投書《彭博社》,以「深化台美經貿關係的路徑圖」為題,提出四大行動:尋求零關稅協議、擴大採購美國商品、增加對美投資,以及消除非關稅貿易壁壘。他期望透過重啟貿易談判,降低或取消台美間所有關稅,同時推動台積電等企業加碼投資美國,建立跨機構「美國投資小組」,深化雙邊經濟合作。

11日,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Jamieson Greer)表示,他將與台灣及以色列的代表討論關稅問題。行政院經貿辦公室12日指,已與美方進行視訊會議,並擇期再協商。賴清德也在公開場合指,談判進行中,過程順利。

在90天的關稅暫緩期間內,台灣政府如何把握時間展開有效談判,爭取產業空間、穩定社會信心,將是對執政者施政能力的考驗。美方態度未明之際,這場關稅風暴尚未平息,仍需各界謹慎應對。

評論區 0

評論為會員專屬功能。立即登入加入會員享受更多福利。
本文尚未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