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前总统卡特逝世:“华府素人”留下诸多外交遗产|Whatsnew

卡特去世后,82岁的拜登接棒,成为在世最年长的美国总统。
1979年3月24日,美国俄克拉荷马州,总统卡特在一场市民大会上演讲。图:Bettmann Archive
国际 美国 政治

新年限时优惠:畅读会员首年9折(US$57);尊享会员首年75折(US$96,赠《华尔街日报》全语种会籍)。可随时取消续订。

当地时间12月29日,美国第39任总统吉米·卡特(James Earl Carter Jr.)在佐治亚州的普莱恩斯(Plains)家中逝世,享年100岁。

过去近两年中,卡特一直接受临终关怀,但又屡次打破已经逝世的传言。在临终关怀阶段中,他度过了自己的百岁生辰,成为史上第一位活过百岁的美国总统。除此之外,他还在临终关怀阶段中参与了2024年美国大选的投票。

卡特去世后,82岁的拜登接棒,成为在世最年长的美国总统。

不被青睐的素人总统

卡特是民主党人,于1977年至1981年期间担任美国总统。在美国历届总统之中,卡特个人风格鲜明。研究美国总统制度历史的米勒公共事务中心评价,他“像管理农场一样管理国家”。

美国不乏草根出身的总统,然而像卡特一样“素人”的竞选者仍然是不多。

卡特出生于佐治亚州一个殷实的农场主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加入美国海军。由于父亲病重,战后已经担任军官,参与美国核潜艇项目的卡特放弃军旅生涯,回到家乡接管农场。在把农场运营的风生水起时,他开始接手当地一些委员会任务,随后竞选成为该选区议员。三年后的1970年,他竞选佐治亚州州长并当选。

卡特担任州长期间,共和党人执掌的白宫受越战和水门事件重创。选民们渴望一位华盛顿圈外人来重拾信心。他因此有机会在1976年的总统大选中脱颖而出,先是成为民主党候选人,其后问鼎总统一职。

1979年7月31日,美国肯塔基州,总统卡特沿游行路线前往市民大会期间,在车顶向民众握手致意。摄:Bob Daugherty/AP/达志影像

卡特上任后,圈外人的身份让他对许多民众而言颇有新意,但也让他的风格备受批评。在处理国会关系、面对媒体时,他屡次被批评显得固执、不通人情。卡特与国会经历过几次相互否决提案的拉锯战,他几乎从不对国会妥协的态度,导致两个权力机构之间一直处于“相互不信任和蔑视的模式”

卡特也从未是当时媒体的宠儿。米勒公共事务中心描述道,“媒体对他的道德主义态度感到厌烦,将他描绘成一个要么是愤世嫉俗的控制狂,要么是一个业余而无能的人。” 

这样孤立无援的状态,让卡特在遭遇共和党攻击时格外脆弱,为他的连任失利埋下伏笔。

理想色彩浓厚的外交政策

卡特在任期间,最为显著的成就与最受争议的批评,都与他的外交政策有关。

就职前,他从未接触过任何国际事务。上任后,他却十分坚定的推行“人权外交”。一方面,他秉承平等、和平、民族自决(self-determination),另一方面,他希望美国在促进普遍人权方面发挥带头作用。

他任期内成功促成《戴维营协议》,实现了以色列与埃及历史性的和平条款,后世多任美国总统都曾在不同程度上效仿卡特的美国总统直接介入谈判的模式。纠缠多届美国总统的《巴拿马运河条约》问题,也在卡特任期内得到解决,尽管美国政界对交给巴拿马控制运河感到不安,卡特依然争取了条约通过。

卡特在任期间推行的人权政策,便利了数十万难民抵达到美国。在他卸任后,又有数百万人因为他的政策遗产在美国定居。彼时,越战后东南亚各地难民逃亡愈演愈烈,上千人在流亡过程中死亡。为了解决难民问题,卡特在七国集团峰会(G7 Summit)上率先提出美国将会把每月亚裔难民接受配额增加一倍。随后不久,他签署了《1980年难民法案》,帮助难民在美国社会重新开始生活,这一法案的框架至今仍在沿用。

1979年3月26日,美国华盛顿白宫北草坪,埃及总统萨达特(Anwar Sadat)、美国总统卡特和以色列总理贝京(Menachem Begin)签署埃及与以色列和平条约后握手。摄:Bob Daugherty, File/AP/达志影像

同时,卡特时代正式开启了和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交进程,在学术、商业、旅游、科学、军队等方面都建立了实质性的政策联系。比如正式承认中共政府,形成互利贸易关系,从中国进口大量商品等。

而为了平衡与台湾的外交关系,卡特签署了《台湾关系法》,成立运行至今的美国在台协会(American Institute in Taiwan, AIT)。同时,台湾在华盛顿特区也建立了由退休外交官组成的协会,即现在的台北经济文化代表处(Taipei Economic and Cultural Representative Office, TECRO)。

卡特也因为价值外交遭遇不少困境。比如他在伊朗问题上以自由主义原则,不支持亲美的巴列维国王镇压伊朗民众的抗议运动,被诟病为纵容了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上位。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成立后,卡特政府遭遇伊朗人质危机:伊朗扣押52名美国人质长达444天。而卡特推动拯救人质的军事行动不仅没能营救出人质,还导致8名士兵因事故死亡。

虽然此后卡特和伊朗达成释放人质协议,但他在美国的支持率已经一路下跌。共和党人大肆宣传卡特“通过批评美国盟友的人权问题,在世界局势上削弱美国盟友”。卡特最终在1980年大选中大败于里根,连任失败。

漫长的退休生活

1980年竞选期间外界对卡特“无能”的评价已随着历史远去。一些评论认为,卡特拥有的一些个人品质,如诚实与坚持,在退休后被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所接受。

退休后,卡特成立了自己的国际人权组织,卡特总统中心,同时与人道家园(Habitat for Humanity)等组织保持长期合作。

1997年6月16日,美国肯塔基州,前总统卡特用手锯修整木材边缘,替人道家园建造住宅。摄:Ed Reinke/AP/达志影像

2002年,卡特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以表彰他“数十年来为寻求国际冲突的和平解决方案、推进民主和人权以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做出的不懈努力”。

2015年,卡特被诊断出患有恶性黑色素瘤,并在2019年接受了脑部手术。

2023年2月,美国卡特中心宣布,卡特开始接受临终关怀,将在家中与家人共度余下的时间,不再接受额外的医疗干预。

在临终关怀阶段,卡特还坚持投下了2024年总统大选的选票,据CNN报导,卡特曾告诉他的儿子奇普·卡特(Chip Carter):“我只是想给贺锦丽投票。” 

讀者評論 0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目前沒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