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日本学童遇袭身亡,中日舆论关注仇恨教育与虚假新闻|Whatsnew

中国互联网上仍在争执是否应批判“仇恨教育”,日本舆论则等待北京对事件动机作出解释。
2024年9月19日,中国深圳,一名10岁日籍儿童在前往学校的路上被袭击者刺伤后死亡,学校外面有箱子放供鲜花。摄:David Kirton/Reuters/达志影像

离开真相,谈何看见彼此和追求正义?我们的日报、速递Whatsnew、端闻Podcast能够保持免费,离不开每一位会员的支持。畅读会员首月5折尊享会员全年85折,帮助我们做出更好的即时报道和深度内容。

9月18日上午8时许,深圳日本人学校一名10岁男童在上学途中遇袭,最终抢救无效,于次日凌晨身亡。该学童为日本国籍,父母分别为日本和中国国籍。这是中国近三个月以来,第二宗日本人受袭事件,引起国际社会强烈关注。

深圳警方9月20日通报指,袭击者钟某44岁,系单人作案,目前无固定职业。警方还披露,2015年钟某曾因涉嫌破坏公用电信设施被东莞警方取保候审;2019年,钟某因涉嫌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被深圳警方拘留。警方至今未披露钟某于这次案件中的犯案动机。

被袭击的学童就读的深圳日本人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位于深圳南山区蛇口。自改革开放中国大陆第一家免税商店设立以来,蛇口一直是外籍人士聚集密度较高的区域之一。根据《深圳特区报》,深圳日本人学校为富士胶片制造(深圳)有限公司发起,是深圳日本商工会会员企业捐资,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非营利性全日制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学生均为居住在深圳及周边地区拥有日本国籍的适龄儿童。

根据学校官网的介绍,该校成立于2008年,是日本政府认证的全日制海外教育机构。学校获得深圳日本商会、日本外务省及日本驻广州总领事馆等机构的支持,设有小学和初中。最新的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4月,该校共有小学生216名、中学生57名。

9月18日事件发生后,当地警方发布通报,“深圳市南山区招商街道辖内发生一起持刀伤害路人警情,致未成年人沈某受伤。 ”该通报并未提及男童国籍、年龄以及涉案地点等详细信息。

当日报道中,中国媒体主要引用日本政府的声明、深圳警方的通报或外国媒体来报道事件,其中财新网、凤凰网的报道发布后于当日删除。

官方管控反思舆论,市民自发悼念逝去日本孩童

由于袭击事件发生于标志着日本进攻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日本称“满洲事变”)93周年纪念日当日,在中国互联网上,很快有声音将事件与“仇日情绪”或“仇恨犯罪”绑定。 中国舆论场出现不少讨论,并形成分野。有网民用“暴力不是爱国”来表达态度,也有人认为是“日媒带节奏”。 这些言论很快遭到管控、删除。

9月19日,男童不治身亡的消息传出后,中国互联网的舆论再度被点燃。 不少自媒体从上午开始发文,内容除了表达悲伤、对于极端民族主义的愤恨之外,还对官方披露的模糊信息表示质疑。 但这些文章大部分都迅速遭到删除。

与互联网舆论相对的,是中国媒体的禁声。 一位供职于中国媒体的记者对端传媒表示,对于袭击事件的禁令一早便存在,“口径是有史以来最严”。记者不仅被要求不参与事件报道,更被叮嘱不要在社交媒体发布任何相关评论。

2024年9月19日,中国深圳,一名10岁日籍儿童在前往学校的路上被袭击者刺伤后死亡,一名男子拿着鲜花在学校门口。 摄:David Kirton/Reuters/达志影像

在线下,有市民自发献花悼念遇袭离世的孩童。

19日,在深圳日本人学校门口,校牌已被一块长布遮挡,人们将鲜花整齐摆在校门口,并借由卡片表达悲伤——“孩子,对不起,请安息。一名深圳人。”“对不起,文明社会应保护好每一个孩子。一名中国人。”“为孩子感到悲伤,为一面绝对的死寂而道歉。”有中国民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事件是长期坚持仇恨教育的恶果。

有参与献花的民众说,周边花店从19日上午便接到不少送往学校的订单,“校门口有工作人员会统一收集管理,但上午不允许拍照。”然而,到了19日夜晚8时左右,有工作人员开始在现场维持秩序,并要求人群不要聚集。

9月20日凌晨,学校门前的鲜花已被全部清理,周围有安保与疑似便衣的人员驻守。 尽管如此,前来悼念的人们仍络绎不绝。

20日傍晚到夜晚期间三小时,根据现场人士观察,大约每两三分钟就有一名外卖骑手代客送花,亦不断有市民到场献花悼念。 在校门口保安亭,一名灰衣戴口罩男子给每名献花者拍照,并查看花束上的悼念文字。 地面一旦堆放超过3束花,保安会立即将其收入保安室。

有家住附近的居民来校门口献花,随后站在校门对开的路边默默注视到场献花的人。这位居民称,事发当天早上送孩子去附近上学,约上午10时经过涉事路段,但路上未见异常,后来看新闻才知道发生了什么。这位居民其后接到警察电话,警称闭路电视拍到这位居民的车牌,要求删除行车记录仪的纪录,“不要传播舆情”。

9月20日,网络流传一封来自遇害孩童的父亲的中文亲笔信。信中写道,逝去的孩子“非常喜欢昆虫和爬行动物,是个拥有独特眼力,能发现任何小生物的孩子。 他拥有比任何人都更为温柔的心灵。从小就喜欢画画,是一个对语言很有天赋的孩子,能够流利地使用日语和中文。”信件还指,“我从事中日贸易的工作,担任着日本和中国之间的桥梁。我的主要指责是弥合双方的认知差异,促进顺畅的沟通。如果没有发生这次不幸的事件,我相信他一定会成为比我更有用的人。但现在,我只能尽全力成为一个他可以为之自豪的人,并且,继续为中日两国的相互理解作出微小的贡献,这既是对我最爱的儿子的赎罪,也是对犯人的报复。”

一位不愿具名的中国媒体人对端传媒表示,多个信源告知该信出自遇害孩童父亲之笔,原文为日文,经他人翻译为中文。

端传媒目前无法独立核实该信件的出处。

有网友表示,这封中文信件而后在微信朋友圈等中国社交平台被屏蔽。

9月20日晚,中国法律学者陈碧、赵宏撰文发表于微信公众号,“我们是该铭记日本侵华的暴行和历史,但铭记难道就要以更多的杀戮和更多的残暴表现? 这实在不能为文明所容忍。 我们为那个无辜逝去的男孩痛心,为他的母亲痛心,也为文明的跌落痛心。 可除了谴责暴行、严惩凶手,我们又能做点什么呢? ”文章还写道:“我能想到的首先是不要再纵容任何打着‘爱国主义’旗号的暴行宣传。 如果有人还在蛊惑,为了某个伟大的名义就可以随意荼毒个体的生命,那一定是反人性的;如果一个社会还能容忍将残忍杀害无辜孩童的人标榜为‘抗日英雄’,那一定是罪恶的;如果我们还要用仇恨来铭记历史,那带来就一定是更多的杀戮和伤害。 ”该文已于21日被删除,显示“接相关投诉,此内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中国当局再次强调事件属于“个案”

这宗日本人遇袭事件再次引发在华日本人社群的不安。

深圳日本人学校已于9月18日当日停课。 中国其他城市的日本人学校也纷纷采取措施,以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北京的日本人学校在发给家长的邮件中传达“在公共场合不要大声说日语”、“不要让孩子单独外出”等注意事项;学校在已有保安人员的基础上将加强工作人员值守。 广州日本人学校也提醒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外出。

根据《第一财经》报导,日本电机企业松下控股将根据具体情况,为派驻中国大陆的员工及其随行家属提供临时回国、设立心理咨询窗口以及灵活的出勤体制等措施,优先确保他们的安全和健康。

近三个月以来,中国已发生两宗针对日本人的袭击事件。6月24日,苏州一对等候校车的日本母子,遭到一位持刀中国男子施袭。在该事件中,担任公交引导员的中国女性胡友平在试图阻拦男子行凶时被刺身亡。此外,今年还有其他针对外国人的袭击事件。6月,东北吉林市有四名美籍大学教师被刀刺伤。

中国当局坚称这些攻击都是“个案”,并表示攻击者没有针对任何国家的公民。9月18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林剑强调,“案件在任何国家都有可能发生。中方对发生这样的不幸事件表示遗憾和痛心。 中国是法治国家,中国政府绝不容许任何违法暴力行为,将依法调查案件、惩处犯罪分子。 中方一直并将继续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所有在华外国公民的安全。”

随著舆论对“仇日教育”的讨论,中国官方着重迅速引导舆论方向。

2024年9月19日,中国深圳,一名10岁日籍儿童在前往学校的路上被袭击者刺伤后死亡,一名女子在学校外献上鲜花。摄:David Kirton/Reuters/达志影像

《深圳特区报》在20日的报道《深圳日本人学校学生遇刺详情》中指,事发10分钟后救护车赶到现场,在救治过程中获得家属配合与认可。同时,报道也披露了袭击者简要的个人信息。

随后,包括《北京日报》旗下的新媒体平台“长安街知事”在内的中国官媒对该报道进行转发。中国新闻网20日发表评论,“无论是中国官方还是民众,对善恶是非的标准都是一致的。中国政府绝不容许任何违法暴力行为,中国人民默守的准则是文明法治。这次事件中,等待施暴者的将是法律的公正判决。”“事件发生后,还有个别声音以偏概全,刻意挑起和激化矛盾,将偶发事件上升至在华外国人的安全问题,将责任转移到仇恨情绪上。”

另一种民族情绪的声音也在搅动。在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要求中方尽快说明事件后,微博爱国领袖大V“孤烟暮蝉”发帖提出,“20年大阪中国游客被砍杀案,22年神奈川中国旅日姐妹灭门案,23年中国女游客当街碎颅抢劫杀人案,2024年滨松中国籍高中生被日本仇华暴力少年团虐杀案,这么多案子里,有一个日本媒体、 一个日本人反省日本仇中宣传导致凶杀吗?有一个中国媒体去外务省的发布会问这是不是政治案件?”同时,疑似从20日开始,网上流传日本针对中国人的杀人暴力事件列表,有网友进行事实查核后,发现大多案件与国籍身分无关。而后,这名网友的微博疑似被禁言。

日本政界和民间舆论怎么看?中日关系会受到冲击吗?

尽管官方再三强调事件属“偶发”,担忧和批评声音仍未被浇熄。研究当代中国的东京大学教授阿古智子18日对《日经亚洲》表示:“这起不幸发生是必然的,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当局持续向中国人民灌输仇日与仇恨日本的教育。”

日经中文网的报道中,一位居住于深圳的日本母亲说:“我再次感受到必须特别注意中国政府定为抗日战争等纪念日的日子”。其余地区的日籍在华居民也在社交媒体上表达了同样的担忧。

荷兰莱顿大学(Leiden University)现代中国研究教授Florian Schneider对彭博表示,中国当局已经将民族主义正常化,并将其视为理解世界的正确方式。Schneider还指,近期袭击事件除了民族主义的因素,可能还与广泛的经济焦虑有关。

中日关系一直是中国社会的敏感地带。近年来中国加强《反间谍法》和国安举报体系,加之袭击事件的发生,或会加剧在华日本企业或从事商业、文化交流的个体流失的情况。

据日经中文网的报道,目前居住在中国的日本人约有10万人。相比2012年的15万人,处于近20年来最低水平。而根据日本财政部数据,过去十年,日本对中国的投资并无较大增长,甚至在2021年起有明显下滑趋势。

袭击学童事件发生后,日本政府和民间都大为震动,不同政治力量也作出不同的表态,其中的共识包括,中国政府应解释事件经过,管控网上针对日本人学校的不实言论。

其中,除首相岸田文雄、外相上川阳子对事件表示高度关注外,日本外务省还派出副外相柘植芳文前往北京和中国政府商讨事件及在华日本人安全问题。

共同社报道,日本外相上川阳子也可能在本周联合国大会召开之际与中国外长王毅在纽约会谈。 内容包括男童遇袭身亡案、两国水产品进口协议和领土安全纠纷等。报道还指,上川计划当面向王毅要求中国政府保障日侨安全和解释事件动机。

日本媒体则不分左右都关注到中国网络上的对日仇恨言论。左派报章《东京新闻》指出,虽然中国政府在导致胡友平遇难的苏州事件之后,宣布将管控网上针对日本的仇恨言论,但关于日本人学校的阴谋论仍在各类平台获得大量阅读和转发。报道还批评中国政府限制对事件的媒体报道,导致普通民众难以了解事件经过。

具有右翼民族主义立场的《产经新闻》则刊发社论,要求日本政府对事件作出更强硬回应,要求中国深刻反省。社论称日本政府应该警告日本人不要赴中国旅行,并且不应该接受北京对此事“在任何国家都可能发生”的解释。

不过,大部分日本主流媒体都较为谨慎地避免断言事件和“九一八”日期有直接关系。

正在竞逐自民党总裁的多名候选人也对事件作出评论。暂时民调位居前三的小泉进次郎、石破茂和高市早苗在谈到事件时都表示中国政府需严肃查明事件动机。随着选举进行,事件后续会否影响中日关系,暂未可知。

此外,日本驻广州总领事馆则在9月20日表示深圳日本人学校已经收到“1000束来自社会各界的慰问花束。”其还指考虑到当地气候炎热,校方把花束“放置到有空调的献花室”,和社会各界慰问的心意一齐“陆续转达给遗属”。

读者评论 0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目前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