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其实你返工有咩做㗎?”——这个问题,你有问过别人或被人问起吗?
这个来自日常的问题,启发我们开启“返工这回事”这个新栏目。在当代社会,工作主宰我们的生活,既定义个人的身份,亦维系社会的“正常”运转,但在“隔行如隔山”的区隔中,我们并不容易看见彼此——从恒常的工作劳动,到行业内的语言词汇、职场文化、人际关系、性别分工、权力层级以至价值体系。借此栏目,我们希望打破边界,深入聆听多位“打工仔”的行业见闻,不但走进社会各行业的“贴地”日常,亦从职业的视角观照当代社会的切面和现象。
这期文章我们采访了澳门点心女子阿妹(化名),并根据访问内容整理成长篇自白。在男人主导、外劳领军的热厨房中,阿妹是异数,她钟情点心,但被笑说是“体验生活”,又常被劝“早点嫁人”。这是一个女性的讲述,也是一个人与食物的故事。
寫得太好了!希望未來看得到更多職業系列
非常好的文!非常希望以后端多出类似的报道。现在版面几乎全被政治题材和大事件占据,而大部分事件报道没法身临现场,只能做网络调查,所以质量还是挺难保证。这样的文,鲜活有生命,比刻意拗口拽文的高端词汇堆砌要有魅力得多。
感謝端的好文章,喜歡這題材
如果覺得累了,去酒店“休息”一下也未嘗不可。
很生動。在點心廚房的辛苦工作之餘也帶到人生的無奈兩難,相當深刻
有朋友是中華廚藝學院畢業,雖然是學中廚,但後來卻走去做西廚。他說:「中菜程序太繁多了。」
由於長時期站立,必需學懂如何「站」。
1)切勿長時期彎腰,避免傷腰。
2)用太極站樁法,雙膝微曲不過腳趾,放鬆全身,將全身體重流放到腳板再往地下深處漫延。
靜脈曲張無得醫,是絕症。我見廚師朋友40多歲,小腿靜脈隆隆鼓起,簡直需要做手術,我非常心痛。
(我也是從事飯食業,每天工作10至13小時。)
「我要返朝六晚三」
不是「朝六晚三」,應該寫「朝六晏三」。
好文章!
做厨师真的很辛苦 ~ 加油哦
哈哈哈哈哈哈哈好厉害,係愛啊哈利
真的很喜欢这个栏目
手艺的美,不能带来效率和收益,情怀绝对不假,但过的艰难无比,就是这样让人悲伤的时代。在街边小馆往往做厨不分男女,但酒楼酒店就好像男做厨,然后形成排斥女性厨师的价值观,这样的分工是到底怎么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