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诞生于墨索里尼时期为了推进符合法西斯目的的威尼斯电影节和现如今一直以政治属性作为选片标准之一的柏林电影节,戛纳影展与政治的关联似乎是欧洲三大电影节中最不明显的。然而,从创立之初与威尼斯在地缘政治上的对抗,到其历史上因为68年法国五月风暴而被迫取消的唯一一届(后来这个唯一性被2020年COVID-19大流行病而打破),再到今年俄乌战争打响造成对欧洲的影响甚至整个世界的震动。戛纳,作为一个电影艺术盛会和文化交流的场所,从来无法与政治割席。
今年的戛纳在政治上的表现尤为明显。5月16日,法国宣布公共场所无需再佩戴口罩,意味着法国彻底恢复疫情前的状态;5月17日第75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便在法国南部的蔚蓝海岸开启帷幕。经历过延期、取消、疫苗护照和72小时核酸证明的戛纳似乎终于从疫情中摆脱出来,却又迅速卷入了今年开端另一个最大的国际事件俄乌战争——无论是三月对于俄罗斯官方电影人的拒绝,还是四月份宣布俄罗斯导演基维尔·谢列布尼科夫的第三次入围主竞赛,再到开幕式上乌克兰总统突然连线发表和平倡议,都使得本届戛纳成为近年来与政治讨论的联系最紧密的一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