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體
订阅支持
登录/注册
会员中心
简体
繁體
深度
日报
速递
专题
评论
播客
系列
栏目
互动页面
多元
国际
大陆
台湾
香港
社群
订阅支持
订阅新闻信
参与活动
最新
地域
国际
大陆
香港
台湾
速递
专题
评论
播客
活动
社区
三个无家者的马拉松练跑札记:冲线之后,往后人生还要跑
跑步会乏力,人生会跌倒,但他们踏出了那一步:“改变就是面对痛苦的过程。”
华人工程师:在右转硅谷寻找自我与生活的价值
他们也许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工作,但他们说那更像是一副“金手铐”,“一天最多铐住我八小时就是了”。
港中大学生刊物调查“关爱队”报导,遭港府反驳及建制投诉|Whatsnew
在巨大回响和压力下,中大指导老师岑蕴华强调学生只是履行传媒的基本工作。
珠海撞人事件之后,被噤声的伤亡
伤者家属被要求签下协议,不能联系其他受害者家庭、不能接受媒体采访,否则抚恤金和后续赔偿都会被撤回。
走一趟葵广、西九、红磡地库,捕捉夹公仔玩家各种“打台”身影
未必人人都能如愿夹出想要的礼品,但说到底也是在各取所需。
从尖沙咀闹市到地区商场,香港夹公仔舖的逆市博弈
拯救经济?黑心松爪?为了兴趣?场主和台主说,这门生意“赚不了大钱但快乐”。
鳀鱼餐厅的台湾鱼之梦:一位少年厨师如何改变一座高雄老渔港?
“我觉得自己就是一只鳀鱼,在大海中渺小又不起眼,可能也没什么本事,但经过洽当的料理也能成就一种无可取代的味道。”
东京女性野宿者的故事:娜拉出走之后,为何选择“流落街头”?
它关乎人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决定自己的生活,关乎一个女性对资本主义社会和传统父权社会的反思和反抗。
香港通州街露宿者遭警屈毒案后,事主阿山出狱讲述事发经过|Whatsnew
组织指事件反映香港露宿者过去12年间面对种种困难,香港亦缺乏无家者友善政策。
台北新生和平天桥拆除争议,一场交通规划与城市记忆的冲突
一座天桥,滋养、汇聚了民众对城市的想象。
在最适合华人居住的地方,邂逅不投票的中国移民
离开母国,往往是因为不信任、不喜欢那个国家、那个政府,然后这种不信任也转移到了美国
情感极化下的摇摆州:这里红蓝交错,而人们彼此害怕
当前许多民主党人抱持这样的一个世界观:想到特朗普支持者,就想到暴力威胁。
1
2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