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十论:“随风入夜,润物无声”

“读者十论”栏目每周择选报导及圆桌话题中十组精彩读者留言刊出。

【编者按】“读者评论精选”栏目每周择选报导及圆桌话题中十条精彩读者留言刊出。部分留言可能会因应长度及语意清晰作节录或编辑。

1. stulowski,回应圆桌话题《中国脱口秀女演员讨论女性“单身恐惧”,你如何看当代女性的婚恋家庭选择?

之所以女性被灌输“单身恐惧”,归根结底是来自于男性的单身恐惧,男权社会中的男性比女性更加害怕单身,因为他们单身让“传宗接代”的想像彻底幻灭了,可能还会被贴上“无能”、“屌丝”等使其彻底失去尊严的标签。男人的这种恐惧恰好又跟国家的低生育率恐惧不谋而合,于是像往常一样,社会、男性、国家、政府联合起来,把压力转嫁到了女性身上,用洗脑的力量让她们觉得单身是羞耻的,单身女性无论如何成功都是失败的等等,想方设法压迫压榨女性。

女性一旦认清这个现实,恐惧立即能好一大半,“老娘恐惧什么?男人们自己恐惧去吧!”

2. Liuhuiming,回应《林夏如:台湾若想成功生存,威胁不只来自中国

文章前半段发人省思,不过“四、本位主义”这一段作者需要更深入了解。除了原住民语系,许多人透过自媒体创作或流行歌曲创作等方式重拾闽客母语,让母语回归日常生活,诸多原因中很重要的一项是这两种语言与中文古音之间的关系,中国古代文人并非使用同ㄧ语言,某些诗词歌赋改用母语发音有时更显韵脚优美,闽客语有些字词原字与中国目前一些同源于西南官话的方言几乎一样,反而与现代标准汉语完全无关。现代汉语是在1932年为了行政沟通之便才被订为官方语言,而民间沟通依然以地方母语为主。国民党来台前,闽客语也一直是主要使用语言。以上,我不认为支持母语回归日常能单纯归咎于本位主义,更不用说与此同时民众并无妖魔化或打压使用标准汉语。

另ㄧ佐证,据2019年普查,小一新生中,父母一方来自东南亚占所有新住民新生人数91%,趋势逐年增加,所以除了原住民语与闽客语教学外,规定东南亚各国语言也必须列于母语学习选单中,也鼓励新住民配偶考取相关师资证照,并编列了数位及纸本教材,提倡母语能增加文化多元性,矫正社会刻板印象,落实族群平等。若只看到本位主义容易使讨论失焦,让正确的事变成必需回避的敏感议题。

3. madlex,回应《疫情时代的“波罗的海之路”:立陶宛为何送台湾疫苗?

总结台湾过去大半个世纪的历史,我们就会发现,台湾的幸运在于它离中国大陆太近,但台湾的悲剧也在于它离中国大陆太近了。这个岛屿真正理智的做法应该是在中国大陆和美国之间走钢丝,不亲近任何一方从而维持一个微妙且必要的平衡。可惜考虑到台湾的内部政治局势,假使民进党想要长期执政,它就必须要选择一条“一边倒”式的外交政策来让自己始终比对手拥有更多的民意支持。

这种完全倒向美国的外交政策其实是没有必要的,因为人人都知道即使是国民党执政,他们也不可能同意和中国大陆统一。可以说台湾当局当前的政治表演是从现实主义外交政策的角度来看,除了激化矛盾和刺激北京之外毫无意义。

让短视和情绪化的民意左右外交政策,这种做法对于台湾这样小型割据政权来说是致命的,韩非子很早就在《亡征》中谈过这个问题了:

国小而不处卑,力少而不畏强,无礼而侮大邻,贪愎而拙交者, 可亡也。

可以说台湾的结局从一开始就被决定了,这可能也是民主政治的一种悲剧吧。

4. Lolikon,回应《从“历史终结”到中式现代性,中共党史叙事是如何与时代共振的?

我很欣赏这篇文章的一些分析角度,但也不可避免的认为它有某些局限性—而这可能恰恰正是楼下一些亲政府的朋友喜欢它的原因。

文中所谈到的现代性构建,私以为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政治哲学的构建,二是治理模式的构建。从政治哲学的角度上来说,某党似乎并没有试图从深层逻辑上和其历史上的理念进行对接,而更像是利用“民族主义”作为强力胶生硬拼接成一套历史叙事。这里面有两个问题。一是民族主义这种思潮本身就是和冷战后的世界体系格格不入且非常危险的。二是这一套历史叙事和现实的矛盾正在变的越来越尖锐:你如何说服观看了“觉醒年代”的民众同时支持形同虚设的劳动法以及对工人抗争的无底线打压?鼓动民族主义加上进行严厉的言论审查或许可以在短期内解决这些争论,但是长期来看这两者本身就都是定时炸弹。

另一方面,基于治理模式的合法性构建最大的问题就是过于依赖经济数字的表现。中国在2010年的GDP增长率是10.6%,短短九年后该数字就变成了6.1%,考虑到中国现在的国际环境,下个十年会降低到什么程度很难去估计。当然某党可以通过大规模举债投资来维持账面表现,但是在基础设施的边际收益随规模不断降低的情况下,文中提到的高铁正在变得越来越像朝鲜的某些“景观”建设。一个更加尖锐的问题是,民众从经济发展中的获益在最近十几年是迅速降低的。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和医疗双轨制,越来越庞大的公务员队伍和行政成本,高负税和低福利并行的社会再分配系统⋯⋯到了某个时间点上,这些因素可能就会变成任何宏大叙事都压不住的导火索。

或许因为篇幅所限,文章并未谈到“中式现代性”如何在上述问题上实现自洽。但私以为,现在所构建的历史叙事还远远未能成为“中式的历史终结”。

5. EricChan,回应《从“历史终结”到中式现代性,中共党史叙事是如何与时代共振的?

从“中式现代化”的角度观察,中共过去十年的一些逻辑,和福山的观察是类似的:它大力打击已有的社会网络,把社会进一步带向均质化的现代化。中共的历史论述逻辑也类似:它褒扬中共作为执政党提供的“中式现代化”图景和公共服务。这些图景的背后也蕴含着对社会中各种异质性力量的严格压制。

不太认同这一段。习近平麾下的中共这几年一直在推“家风家训乡贤文化”的政治运动。这样的活动具有强烈的儒家文化传统,希望借由过去儒家家族观念的脉络加强党对于基层的管治。所谓“打击现有社会网络,把社会带向均质化”更多地是由于产业转型以及城市化带来的经济社会转变带来的,而非中共自身政策带来的结果。而公共服务中的教育与医疗部分的私有化也是不断在推进,例如拿著衡水中学牌头全国开分校的第一高中教育集团就在今年赴美上市了。即使是在医疗方面,中国在海南搞医疗旅游和推进民营医院加入医疗体系都在反映中共基于降低政府财政负担的原因,也是在推进公共服务的私有化。

6. 万里云,回应《专访政治学者史宗瀚:一个始终存在著中共的未来世界,会是什么模样?

如果放在三年前,这是一个很好的分析。我所说的隔膜是指疫情后的一些新变化感觉作者并未触及或者触及不深。比如,自由派知识分子话语权完全失去并且以拥反川为标志出现了大分裂,体制内的方方被扣帽子;普通民众更加爱国爱党,但同时生活更艰难,比如躺平和内卷,很多人将此完全归咎于资本表示要将资本家挂路灯;如果锁国和病毒清零政策持续到明年年底,那大部分中国人将会和世界隔绝三年之久,这又会给中国带来什么变化?与之相比,昨天那篇中式现代性更加切中当下一些。评论里不少人和把打台湾想得太简单了,或许打下来没那么难,但治理起来,就是另一个版本的南越伊拉克阿富汗,而且这个地方还离你本土不远,和你同文同种,搞各种袭击并不难。

7. madlex,回应《邹幸彤:“只谈法治,不谈政治”的抗争七步杀——香港法治迷思与司法抗争诤议

通过扭曲原意,来达到打稻草人之目的,这是亲共分子的一贯逻辑谬误手法。传染上共产病亦会损害为人的表达能力,实在令人遗憾。

所谓“政府不应该将国安法武器化”,意思是国安法应该是一个法律,无论从内容,对象,还是执行方法,均需符合“rule of law”之精神。而非是一种“rule by law”之达成统治意欲之工具。否则,所谓法律不过是诏书之变种。结果林郑将“国安法并不符合法治精神”扭曲成“国安法可打击犯罪”这一命题,那么她只需要构思一番“是否可以打击犯罪”之说词即可。

另举一个例子,工联会麦美娟近日大大声讲,香港现时被人称作“police state”,这很正面,代表香港注重安全。而“police state”稍有常识懂英文者即会明白,是指警察肆意妄为的类似军政府之状态。

所以对于“概念”、“语言”、“逻辑”之坚持,是对抗极权之必要工具。当极权不想让你好好讲话,就算是中国人亦只能讲不知所云之拼音新话之时,他们就开始奴役你的第一步了。

8. 夜雪深狐,回应《“对党忠诚”:一场以党建为名的新基层整风运动

想起以前胡锦涛时代,自己还可以看到同学在人人网上写:政府才是最大的黑社会组织。这样的话,现在估计是看不到了。关于扫黑除恶,是打掉了许多黑恶组织,但是不是换一帮人当老大就难讲,习上台之初大搞反腐倡廉,很得民心,但渐渐地周围“所谓反腐不过发展自己的势力”的声音也出现了。我们这边一个天天在电视上讲本地红色革命史的一个党员老头,在我父辈印象中,以前也就是当地的黑社会头子⋯⋯至于精准扶贫,也许初衷是好,但在形式主义遍地的中国能见几分成效我就不知道了,我只知道我一个同事已经被强制脱贫⋯⋯至于党员,有意思的是我前段时间才听说上面有规定,学校每年要展一个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估计学校可能要准备哄我去入党了。哈哈~

9. EricChan,回应圆桌话题《宁波非裔教师因求爱不遂杀害女大学生,亲友发声遭校方打压,你如何看?

这则新闻本质上涉及到两个议题,一个是外国人在中国的超国民待遇,一个是教师对于学生的性骚扰议题。

在超国民待遇的议题上,中共一向把向海外学生(港澳台也算海外)提供大学教育作为统战手段。为了吸引海外留学生,提供大量资金以及住宿生活优待。期望这些学生回到原居国后成为亲中力量为己所用。这种手段欧美不是没有,但是多数是集中在一些政府控制的军校里,有或者是通过对学校捐款的方式实现,毕竟西方国家与大学很多时候都是互不干涉的。当中的利益权衡其实很简单,就是为外国人提供超国民待遇对于国家,甚至对于官僚自己都能带来大于投资的收益。占少数的外国学生也意味着总投入也不大,小小的投入中共对外宣传和展示制度优越性的资本。不然你以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怎么来的?这些外国学生的贡献有一份。但是之余像中共一样替外国留学生找异性学伴的我是没见过,这不禁让我想到战后一年日本政府为驻日美军开设的特殊慰安设施协会了,可见部分中国教育系统官僚的恶趣味。

但不论是外国人在中国的超国民待遇,还是教师对于学生的性骚扰议题。本质上都是牵涉到一个议题,就是权力分配与权利争取。外国人对于政府的要求高(即使是部分来中国的第三世界学生,在祖国也大多数是家境优渥的中产,甚或是达官贵人之后),也敢于利用各种资源(外交领事去到,境外媒体渠道)去为自己争取(尽管诉求不一定合理)。本地官僚基于逃避怕事的心态(语言不通,外国人争取权利的态度,涉及的上级机构),对于这些外国人也多是网开一面。疫情期间某市政府津津乐道的主动为外国人叫外卖pizza也是如此。因为得罪他们造成国际间不良影响最终还是官员问责,基层背锅。倒不如做得好些殷勤些,不仅自己少麻烦,还能作为宣传的材料,升官的政绩,岂不美哉。不像“某美国的走狗”台独政权和其喉舌媒体,在BBC报导英国情侣投诉台湾隔离居住与伙食不佳时还要摆事实讲道理怼回去。

学生与教师也是如此,不论中外,学生与教师的权利都是不对等。所以要设立各种监察投诉机制监督教师权力的运用,订明教师权力的界限与禁忌,鼓励各方保障自己的权益。这些机制不是从天而降的,而是需要学生家长乃至老师的倡议争取甚至抗争的。然而不论是社会文化还是政府体制都在打压这种抗争意识。所谓狼师受到体制庇护,自然也就食髓知味。最简单一点,国内有哪所大学有自己的校园性侵害性骚扰或性霸凌防治规定?在18年就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复旦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超过60所高校的部分校友及在校学生,就建立性骚扰防治机制发出呼吁。为什么到今天还没落实?哦对了,清华大学是有的,我指海峡另一边的国立清华大学,新竹的那一所。

10. 第十一个观察者、EricChan、suiqiong,回应《100天后吃的猪:日本Youtuber记录小猪百天日常后吃掉,你如何看食农教育?

第十一个观察者:可能咱和日本人理解不太一样吧,我反正不会把我的宠物吃掉……毕竟投入过感情,我觉得食农教育也不是一定要把宠物吃掉才算教育吧,这样挺扭曲的。我个人认为食农教育的一个重点就是搞清楚什么是肉食性牲畜,然后这些牲畜怎么出栏的过程。分清楚宠物和经济动物也是挺重要的教育缓环节吧。

我们农村出来的和日本人想法不太一样,在农村猪定位很明确的,就是拿来吃拿来卖的牲畜,毕竟在农村猪可是个大件儿啊,虽然初中开始进城接受教育了,但是小学那时候养猪的印象我现在还留着,那叫一个臭,猪圈你还没走近呢臭味就来了,我反正对猪本身是没什么好感的,又臭又能吃,能有啥好感?但是我也知道不能浪费粮食,是因为当年和我妈起早贪黑去割猪草,拌饲料,到后来杀猪做火腿,知道辛苦的是人,所以不能浪费。

个人观点搞食育还是有必要的,但是逻辑上和日本那边不太一样吧,日本那边给我的感觉“猪猪好可爱哦感情好深哦,所以不能浪费呢”。呃,这种怎么说呢,也不是不行,但总觉得蛮怪异的,因为现代化的养猪场根本不是这样运作的啊,以前农村也不是这样养猪的,这种教育本身感觉就有点儿脱离实践的感觉啊,我觉得要搞食育的话可以把重点放到养猪的养殖户本身的辛苦和劳动付出上来,让小孩体验一下养猪是个累活儿,从这里学习到不浪费食物的道理。

补充一点吧,日本这个,感觉还是噱头吸引流量的,而且传达的价值观也比较迷,为什么一定要杀了和自己有感情的宠物来“食育”啊,我举个例子比如以前的肉狗场,老板自家也养宠物狗啊,那拿去杀了吃肉的肉狗能和宠物狗同样标准来对待吗?我觉得这肯定有必要区分吧,文中也说了,这小猪完全是按照宠物标准去养的,洗澡了玩水了等等,这明显是投入感情的,这种混淆肉食性经济动物和陪伴型宠物的“教育”本身难道没有问题吗?这这混淆本身就不对吧,这对小孩的教育真的有好处吗?岂不是在价值观层面让小孩更困惑了不是。

所以我个人认为油管上这个项目还是噱头为主,用人的同理心和对陪伴型宠物爱和肉用动物的价值矛盾点对冲来吸引流量,真的要变成系统化的,课程化的教育,我还是觉得把重点放到“人类劳作创造价值的辛苦和不易”上比较好,我一直觉得我吃饭不浪费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是人的劳动使得我能够丰衣足食,而不是猪本身怎么怎么样,毕竟“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这样的食物教育的主题是人,是劳动的人。猪?说白了猪天天在圈里吃喝睡,它有啥苦的啊,不宣扬劳动者的辛苦,反而和做出一个养宠物的场景来和猪去共情,个人感觉这个教育是有点本末倒置的。甚至说难听点故意把宠物的养育方法和肉食养殖动物的概念混淆,本身挺变态的。

EricChan:我不同意@第十一个观察者 的看法,我觉得他理解的食育文化跟这个youtuber想表达的东西是两回事。@第十一个观察者 认为食育文化应该是聚焦于节约资源的角度。强调食物生产中的资源投入与人力投入。并且把道德和情感上的尊重放在这上面。而文中提到的youtuber与“日本老师学生共同养育宠物”(实际上我觉得端这段描述并不精确)并宰杀,希望带来的反思是对于“生命的尊重”,以及思考人的生存与其他生命生存之间的关系。两者的聚焦点不同。

至于“把宠物的养育方法和肉食养殖动物的概念混淆,本身挺变态的。”这个说法,体现的是两种不同的思维。@第十一个观察者尝试表达的是生命的价值会随着人的喜好而有所不同(我反正对猪本身是没什么好感的,又臭又能吃,能有啥好感?)(这小猪完全是按照宠物标准去养的,洗澡了玩水了等等,这明显是投入感情的)。面对自己较为喜好的宠物,杀了就是变态。而没有投入感情的肉食养殖动物,杀之取食则无妨。

我反对的点在于我相信在哲学层面上,生命的价值理应是平等,不应因人的价值偏好而有所不同。否则这套逻辑泛化至人与包括他人在内其他生命的他者之间的关系时,岂不是会颠覆人人平等这一普世价值?毕竟我喜欢的人理应享受更多权利。在某些情况下,我不喜欢的人,当作两脚羊也无所谓吗。

我也不同意食育教育应该着重宣扬农业劳动者辛苦的说法,毕竟这想法产生在古代农民被剥削的大背景下。现在都什么年份了,谁的工作不辛苦?难不成我喝钢罐装的汽水还要心疼一下炼钢工人顶着高温冶炼钢铁,才能让我感受到汽水给我带来的清凉?还是算了吧,有这份闲心思自我感动,倒不如真正地去关注农民的权益,让农民多赚钱,使农民耕作不再成为一种对于他们的剥削似乎更有意义吧。

第十一个观察者:@EricChan:先说养殖户的问题,首先我觉得吧,你可能有点儿理想主义,我们乡下现在养殖户散养的猪还是有的啊,而且散养的养殖户哪来的那么多钱搞规模化养殖呢?一年出栏两三头已经很不容易了,因为养猪主要是自家做火腿+卖,杀年猪这种传统习俗也留着,你总不能说规模化养殖厂工业流水线化生产了就不存在养殖户了吧,这是和事实不相符的。而且我说的养猪苦和累的话题都是我自身经历过的,不是凭空的悲天悯人,我说宣扬劳动者的辛苦不是什么宣传话术或者道德要求,而是自己做过之后发自内心的觉得养殖户确实辛苦,猪卖掉赚钱和养猪辛苦不冲突,而且猪卖了赚钱也是进自己口袋的,不存在什么剥削问题。

再说生命平等的问题,我觉得生命平等这种哲学大概念没必要变成大棒来指挥实践,因为事实里中陪伴型宠物和养殖肉食动物本来就是不平等的,我举个例子,养殖场的蛋鸡生出来就没见过他们的母亲,一轮培育后小的公鸡直接丢进碾碎机变成饲料,小母鸡被天天灌合成的配比饲料填食,关在大棚里终日见不到阳光,你觉得这种“集中营”一样的生活能和陪伴型宠物进行类比吗……这完全就是两套逻辑体系啊。

而且你说人类,那就更不在一个体系上了,人和人之间平等前提是人,和动物不属于一个“平等”体系里,照你的理论来说,人如果和动物放在一个道德评价体系里,那养殖场老板岂不是该被枪决了?哈哈,这是个玩笑话,理念上,我一直认为人是万物的灵长⋯⋯

当然,人类的价值高于动物之类的观点,也不是单纯中国古代有,文艺复兴时期也有很多体现。

如果要坚持“平等”的观念,老子有个理论是“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这个理论中的平等观念有人理解是:老天并不仁慈,只把万物当作没有生命的贡品;然而联系上下文,这种理解有失偏颇。另一种理解则是认为老子想表达天地公平的观点。通俗点说:天地看待万物是一样的,不对谁特别好,也不对谁特别坏,一切随其自然发展。换句话说,不管万物变成什么样子,那是万物自己的行为(包括运气),与天地无关;天地顺其自然,一切犹如随风入夜,润物无声。

在这种理念下,人类对动物生杀大权某种程度也是人类自己得来的,这本身也是自然规律的一种,本身其实也是平等的,对待食物和对待宠物的不同态度显然也并不冲突。

suiqiong:我觉得两位应该是对彼此对食育的看法有些误解,观察者的意思是既然用对待宠物的方式来饲养这只小猪了就不应该最后把它当成肉猪一样杀掉。Eric的意思是通过养猪来培养对生命的敬意,让学生体会到生命成长的不易。两位的观点并不冲突,通过体验养肉猪的过程一样可以培养对生命的敬意。

我比较赞成楼下c_s_tpehk的观点,肉猪和宠物猪虽然都是猪,但是它对饲主的意义已经不一样了,宠物是人类当成家人一样的存在,如果老师在学生已经把要吃掉的小猪当成宠物来饲养后,坚持把小猪吃掉,并合理化这种行为。这其中的逻辑确实很没有人性化,我把你当成家人一样的存在,但是因为我对你有所需,所以我必须杀掉你,不过我会对你的牺牲心怀感激。

编辑推荐

读者评论 11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1. 如果是unicorn的發言的話,我是不以為然的。不只是錯誤的理解當前台灣政府的立場光譜,也完全無視民意與政黨路線互相影響。
    提到『禮』,這裡unicorn的意思恐怕是帝王專制裡下對上的俯首稱臣,而非國與國之間的應對進退。
    禮,從兩岸開放交流以來,中國官員的無禮,台灣人民已經在各個層面領教過。以近幾年來看,中國眾所皆知的『戰狼』外交難道是依禮行事嗎?
    不,不過是畜生罷了。
    對牛彈琴都笑話成俗,跟狼犬之流禮尚往來,又哪裡只是驚世駭俗?
    要認真討論的話,何不先說說中華民國在應對中華人民共和國上,哪裡失禮了?
    何不先說在所謂禮尚往來的基礎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官員,真的知道『禮』字怎麼寫嗎?
    追根究底,要談的、不滿的,根本就不在『禮』;戰狼所能依賴的,終究只是爪牙。

  2. @Wessy
    哈哈
    某些人每天看端传媒都要问三个问题
    天杀的中共就崩溃了吗?
    民主的西方好起来了吗?
    端传媒的报道是真的吗?
    什么?
    都没有?!
    “都怪该死的五毛!”

  3. 3 是另一位端友 unicorn講的

  4. 其實我暗自佩服uecdex2蹦跳的活力,雞娃就是您。但是轉念又想,通常大媽心態就是只充一個月錢,不好好蹦跳太吃虧了。這樣一想,又一切合理。

  5. 讀者十論對於讓精選評論能從低劣洗版脫穎而出,有相當助益。不過文章作者錯置還是有點誇張啊,希望編輯能盡快修正。

  6. @madlex
    原来双标永远是别人hhh


  7. 端桑
    你主子家又又又又挖出原住民小孩的尸体了
    所以你的报道呢?
    难道这两天又瞎了吗?
    这是人文关怀的你能忍的?
    不表演一下出离愤怒的传统艺能?

    对了
    现在加拿大在推倒女王雕像,南美洲在推倒哥伦布雕像
    你的新闻呢?
    除了你主子的旨意
    能不能听听人民的呼声?

  8. @madlex
    1
    “中共與自由世界的關係必然越來越壞,那麼台灣得到的支援必將會越來越多”
    哈哈
    多到什么程度吗?
    台湾都爆发疫情两个星期了,才给了75万剂疫苗?
    把最好的莱猪都给台湾,还不给台湾一点好处?
    把台湾的命根子台积电强制挖走?
    美国早就把台湾当弃子
    还做梦美国会对台湾投入越多?
    你的问题
    现实早已给出了答案,你还在这问“多到何种地步,不知道”
    真是可怜可叹
    2
    上过学吗?听过刻舟求剑的故事吗?
    你觉得“那段和自由世界交惡的時間”中国人过的不好
    那我倒想问了,在民国和大清“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时候
    中国人就过的好吗?
    建国初期的生活艰苦,那是因为之前的生活更苦,而好生活只能一点一点的建设,没有一步登天的路,要先解决被侵略的危险,要从核工业,军事工业,重工业,再到轻工业,农业一点点积攒,很久很久才能看出结果
    你们这些浅薄又天真的脑袋哪里懂这些?
    你们只会想着
    人民有了选票,换个好政党,索马里的生活就应该一步到达美国的水平了
    愚蠢总是来源于无知
    今天的中国,还怕西方的封锁?
    今天有什么必备品是必须西方提供的?
    不能跨境电商很重要吗?
    不能用最高性能的手机很重要吗?
    不能出国旅游很重要吗?
    不能买奢侈品很重要吗?
    这是给中国空出高端市场好吗?求之不得才对啊
    3
    武统这个事情已经是板上钉钉
    就是第几步的问题
    现在还否认就是睁眼瞎了
    反正也每两年了
    你嘲笑也罢,否认也罢,它既不会早来,也不会晚来
    等着看呗

  9. 本人並未講過如3那樣討巧的話,本人於相同話題中發言如下,望更正:
    “中美關係越惡劣,那麼中國武統的意願就越大。而意願越大是否就等於武統的實現機會就越大呢?”這個就是一種想當然的推論了。否則,心心念念講了七十幾年,更壞的中美關係都經歷過(非常建議親共分子回顧一下那段和自由世界交惡的時間,普通中國人的生活如何),台灣一早就被武統了。而至今,關於武統的meme倒是越來越多。事實上,相反,中美關係越緩和,台灣就越需要小心美國支援力減弱的情況。
    而真正的歷史車輪方向是,中共與自由世界的關係必然越來越壞,那麼台灣得到的支援必將會越來越多。多到何種地步?不知道,畢竟20世紀30年代的時候,沒人會想到日本納粹會中兩粒原子彈。當然,親共分子會講,美國不會這麼盡心盡力的啊。若是吃定美國不會幫台灣,如此好的機會,那就快武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