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深度台灣疫情

疫情時代的「波羅的海之路」:立陶宛為何送台灣疫苗?

大疫之年,每個國家都在用自己所挑選(捐贈)的疫苗,決定你未來將看見的世界。

2020年3月11日,立陶宛人在維爾紐斯舉行遊行﹐紀念從蘇聯獨立 30 週年。

2020年3月11日,立陶宛人在維爾紐斯舉行遊行﹐紀念從蘇聯獨立 30 週年。攝:Petras Malukas/AFP via Getty Images

端傳媒記者 李易安 發自台北

刊登於 2021-06-27

#台灣疫苗#立陶宛#2019冠狀病毒疫苗#疫苗#2019冠狀病毒疫情

2021年6月22日,立陶宛政府突然宣布,將會捐贈兩萬劑 COVID-19 疫苗給台灣,而立陶宛外交部長蘭斯伯格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則在推特上提及援助原因:「熱愛自由的人,本就應該守望相助。」

消息曝光之後,立刻在台灣的社群媒體引起了一波洗版風潮:除了驚喜和感謝文之外,還出現了幾篇「科普文章」,向網民介紹立陶宛這個國家。

有些台灣網民,湧向了蘭斯伯格斯的臉書頁面,用剛學會的「Ačiū」(立陶宛語的「謝謝」)向其致謝;有些人則試圖尋找立陶宛製的產品,想「用新台幣將立陶宛商品下架」,卻發現台灣找得到的立陶宛商品寥寥可數,只有幾款啤酒和巧克力食品。不過,這陣「立陶宛旋風」,其實也道出了一個事實:近期對台灣釋放出不少友好信號的立陶宛,是一個台灣人並不熟悉的國家。

無獨有偶,立陶宛的經濟及創新部長雅莫內特(Ausrine Armonaite),也同步在推特上宣布,立陶宛政府已修改法令,允許立陶宛在「沒有邦交的地區」設立商務代表處,並直接提及:「距離在台灣設立商務辦事處的目標,又更進一步了」。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