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关怀年轻人情绪的《想见你》,是不是已经足够真诚呢?

《想见你》在情人节的周末完结,就让我们在白色情人节聊聊这部偶像剧。
《想见你》剧照。
散场之后慢慢吵 台湾 电影 风物

【作者按】本文有雷,但是完结之后已经一个月了!(误)

好话也可以说在前头。

许光汉宝藏男孩式的形象和柯佳嬿精彩含蓄的演出基本奠定了《想见你》人气的牢固地基。前者若是在台湾电视剧(或可说两岸三地文化交流)的黄金期出现,他可能会成为一个木村拓哉;后者演深爱万人迷的另一半(而且以两个泾渭分明的人格去喜欢上一个万人迷),不仅成功跨越年龄阻隔,用眼神和表情成功区分人格之余,还完全不让观众讨厌,他们的演技不见得是华语世界绝对顶尖,在影剧的世界——何况还是偶像剧——的世界,也绝对是带着赤诚之心,如果不是,那就是天份太好,太具备观众缘吧。

是的,如果要用最短的时间,最直接的方式来总结《想见你》为什么可以吸引那么多观众,选对主角就是最粗暴也最快捷的答案。(我们大概不用把《想见你》的剧情复述一遍了吧?)

《想见你》剧照。
《想见你》剧照。

抛弃流于表面的演出

正确的选角的确在攻克目前华语剧的一大难题:真实。虽然更分明的讲法应该是:演技。可是面向市场的剧集并非需要狭义的演技,演员在剧集里面的表演也不是一种单纯的技术展示,这不是一种学院派的探索,重点是展示真实的普通人。生活化,亲切程度是两项很重要的指标。

如今很多华语的电视剧也许类型不属于偶像剧,其本质没有分别,故事的时代和背景有仙侠,宫廷,都市之分,终究也是利用外型出众,有大量拥趸的年轻艺人担纲,讲一些天马行空的故事。而大量偶像艺人空洞,流于表面,平板卡通化的表演的确拒路人观众于千里之外。《想见你》是个案,或者说比较幸运。如果说真要找反面教材,我们也能在本剧的前两集找到大量表演浮夸浅薄的配角,他们穿插在本就松散的叙事里面,没有把观众赶跑大概也是剧组的幸运。大多数戏份次要的配角显然没有被几位主演许光汉,柯佳嬿,施柏宇感染,配角们还在用20年前的偶像剧表演方式演出,或许也是乡愿的一种形式吧。

如果说,剧集的目标观众群比较低龄化,平板的表演可能也无可厚非。但无意中看到一个访问,制作人说希望《想见你》的目标受众年龄分别大致在25-49岁,联系前几集里配角们的表演,我不能克制地感受到一丝冒犯。也可能如前所说,是目前整体华语电视剧把标准设得太低,编导因此认为《想见你》的表演水准已经不再瞄准中小学生,我希望他们再去看前两集的回放,看看要不要没收配角们的便当。题外话说,《想见你》的香港播放权被MyTV Super拿下,这显然是一个被香港25-49岁观众抛弃的平台,或许也是因此,这部剧拿下了两岸大部分份额,却没有在香港掀起足够水花吧。

低效的剧情推进

如果说这部剧沿袭了什么华语影剧历来的缺点,那就是低效的剧情推进。《想见你》单集时长一个半小时,总共13集,合算起来接近20小时。编导似乎毫不犹豫的设置了很多让观众沉浸却没有戏剧内容的片段,至少很多并不需要花费那么多时长。如今的电视戏剧,8至12小时已经可以充分细致地讲清楚一个很完整的故事。美剧《Big Little Lies》(是,我知道他们制作费很昂贵,但请看看这部剧的叙事效率)一季有七集,单集不到一小时,这部剧用七集讲清楚了四个家庭的人物关系(四个妈妈都有详细的侧写和心路历程)和她们的婚姻/亲子困境,顺便还讲清楚了一单命案。《想见你》花了三倍的时间,抛开商业考量,有不少废话对话和过长反射弧的戏剧表情都可以砍掉。

为了撑足长度,叹一口气需要十秒,流一滴眼泪花去半分钟,发呆直接可以插入一只完整MV,剧作者们可能没有想过也许这就是华语剧迟迟不能推出真正精品,只能下饭或者哄哄粉丝的原因。因为这些影剧并没有使用真实的时间感。如果真的叹气流泪和发呆需要这么长的时间,显然必须呈现出足够的戏剧浓度佐证其合理性,《想见你》没有这么夸张,但也夹杂了太多冗余。

《想见你》剧照。
《想见你》剧照。

穿越剧的情感内核

我刚开始追《想见你》,熬过了艰难的前两集,从第三集开始渐入佳境。剧本也逐渐从琐碎的人物建设中梳理出了几条集中的线索。当我向一位朋友推荐此剧时,发现它的确有特别之处。你很难用几个字就归结出《想见你》的魅力所在,对看惯英美剧集的观众而言,穿越是一个很独特的类别,该玩的花样都玩尽了。这些朋友听到穿越两个字,往往很容易就预判《想见你》在情节上会玩一些怎样的技巧。《想见你》并没有想要把穿越的肌理说清楚,编导很清醒地守在了偶像剧的边界内:漫长的观影过程中,《想见你》终究还是一个/多重交织的爱情故事。无论几位角色天花乱坠地玩时间线,根本的目的是让观众看到剧中人爱得死去活来。几位讨巧的主演抓得住观众,小而美也就不是问题,甚至观众也不会苛责,毕竟面前是一个很稳固的类型剧框架,演员功课做得好,基本故事和时间元素没有出错。

后来看到界面访问《想见你》的制作人,也证实了我的想法。编导一心要呈现的就是纯粹的情感故事,或者也可能是不想因为复杂的补充赶走了一心求放松的受众,反倒是有其他作者用哲学角度分析《想见你》就言重了,附加的意义太多,《想见你》可能就变成了哈姆雷特。

通常涉及穿越的电视剧,它大都需要一个比爱情更崇高的情感追求。大到拯救世界,小到拯救生命,或者去挽救亲情,这是主流价值观在商业作品里寄生的宿命。《想见你》的出发点带着社会意识,主角黄雨萱回到过去,最终是要解开陈韵如的心结,开导封闭自己的青少年,能从平常的人生中发掘善与美。这样的立意具备关怀心肠,是台湾电视剧集比中港都优秀的地方。只是综观全剧,尤其看过最后两集黄雨萱对自己的反省,我在想,《想见你》编导想要透露出来的这种关怀,是真诚,且一以贯之的吗?

关怀是否真诚?

这部剧的问题意识在比较后期才显露出来。相对于表层外露的至死不渝的爱情故事,剧集后半剖析而得,那种对年轻人的关怀显然更加有意蕴。黄雨萱不断回到陈韵如身体,去和李子维互动,慢慢地经由旁人点破,她在侵占陈韵如的身体,却并没有感知陈韵如的体会,反而一味只从自己的角度,强行开导对方,也就在情绪上惹来了极大的反弹。最终黄雨萱妥善地交还了身体,也启发了陈韵如更从容地面对生活。

单从这个方向看,这样的叙事令人感动。可是故事不止一条线索。男主角李子维对黄雨萱不断加深的想念,让他穿越到了少年王诠胜身体里。剧集用进标题前番外的形式介绍王喜欢同性的剧情,在大陆被删减。它勾连起了剧情正篇里的很多细节,比如王诠胜的父母会告诉其他人,在某次事件之后(被李子维附身之后)王变得开朗和快乐多了,这些没能吐露的弦外之音,在番外中都有解答。

可是李子维这个角色,没能按照黄与陈两位的自我意识发展下去,当然就完全没有反省被占据身体的王诠胜去了哪里,他心里快乐不快乐,如何开导他,如何拯救他。编剧在陈韵如和王诠胜的人物写作上还附赠了一些共通点,他们都是对生活不再有热情,对生活失去信心的人。可是拯救陈韵如成为了贯穿全剧极度重要的线索,这一个角色至少牵动了五个角色的关怀和主要行为动机。但是同样平行的王诠胜这个角色,自从身体被占据之后,他就几乎完全消失了。

最幸福的结局就是消失

以目前的剧集内容看,似乎李子维进驻之后,王诠胜就可以开朗幸福,他原本的欲望和问题都失去了主动意识。这样似乎暗示了同志要想融入社会就要放弃真我,被异男价值观收编。或者从另一个角度看,同志角色在一个华语世界热播剧最后圆满大结局里最好的归宿,就是消失。即便是最终结局在大陆泄漏,编导和班底重聚拍摄彩蛋,讲角色们大致有幸福归宿之后的故事,幕后创意团队想了三个方案,也没有任何一个创意雏形包括了王诠胜的结局。编导宁愿制造一个“长大后我要嫁给你”(并不那么性别平等且细想起来颇为古怪)的结局。

当然这方便了《想见你》进入大陆市场的删减。除了王诠胜的番外,正篇有一些进攻意味明显的亲吻戏被拿掉了,有一些台词也被改(比如王诠胜口头提到月事的对白被删除)。如果编导能秉持美好初衷,也给王诠胜在剧集后半交代结局,这部剧的大陆版本可能要费更多周章,更难剪辑。又或者,那是编剧在设置整个故事线的时候就有所顾虑的事也未可知。

总之,在这样的对比之下,编导所谓关怀年轻人的情感核心就显得偏颇和不成立。即便有保守市场的压力在,幕后大可以将王的背景改为异性恋者,也给他一个完整的结局,如果不能平等地处理LGBT议题,完全绕过也无妨。毕竟这还是一个有观众会嫌“LGBT题材的影剧太多了”的世界啊。不过在“成王败寇”的影剧市场,这些也都不重要吧,乱七八糟的剧红了这么多,《想见你》也算是一股清泉,流淌着流淌着就让人失了望罢了。

读者评论 9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1. 本劇的確有很多可以挑出來的毛病:本文作者提到的單調/功能化的配角、倉促的收尾、幾個沒解釋的謎團…等。
    但LGBT部分,我並不認同。
    首先,王詮勝在李子維靈魂穿越之前就死了,他並沒有變成李子維,李子維也從不以為自己是王詮勝。如果有一部劇中A殺死B並整形冒充B,我不會認為「B被A的價值觀收編了」,他們完全就是兩個人。而台灣年輕世代已經很跟LGBT站在同一陣線了,再探討此議題對本劇一開始鎖定的族群而言沒什麼意義。
    其次,雖然觀者各有解讀,但本劇真正喜劇收尾的角色其實只有陳韻如跟莫俊傑吧,「圓滿大結局中最好的歸宿就是消失」云云未免過度解讀,難道男女主角最好的歸宿就是失去記憶?
    只有陳被拯救是因為1.她是主角、2.是被主角害死、3.在迴圈內又是整個行動的動機。主角群不是偉人,他們也沒有關心蔡雯柔和謝宗儒,顯然編劇沒有針對王詮勝的意思。don’t take it personal.
    第三,暗示本劇為打入中國市場刻意安排有些過份。製作人在訪談中表明本劇沒有準備在中國行銷的預算,而騰訊愛奇藝更是本劇都播了一半網上口碑發酵才購入中國版權。
    在「關心青少年的自我認同」這個題目上本劇的確只有點到為止。但藝術/影劇能直指社會問題我認為就已經很不錯了,若能像與惡那樣做出討論會更好,至於提出解方應該不是他們的功課了。

  2. 和作者有同样的感受,包括最后黄雨萱用几句话就解开了陈韵如的心结感觉还是有点仓促了。而王诠胜,我想之所以没有人想要拯救他是因为不是主角导致他的死亡,所以一直没有像拯救陈韵如的欲望这么强烈,而他的故事也只能作为番外出现,所以也只能充当一个“工具人”。对于彩蛋,和作者一样,作为女性其实是有点奇怪的感觉。但可能也是因为电视剧只能呈现一条主线吧,主线还是爱情,青春,友情,成长,所以副线也只能作为番外。我当时我有想,如果围绕里面的配角,比如陈韵如,莫俊杰,王诠胜,谢芝齐,来拍一部主题电影,应该也会很有意思吧。

  3. 感覺沒有講王詮勝的故事也很合理吧,同性話題雖然在台灣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但18年的投票也告訴了台灣人,處在同溫層太久也讓人以為社會對他們已經沒有偏見了,但現實還是很殘酷,在那個年代王詮勝因為這樣的偏見自殺也是提醒了我們這一點。

  4. 對比王詮勝被歧視的時期,現在台灣同性婚姻合法的現實應該已經給了他信心;而對於自閉消極的陳韻如,究竟如何來開導與拯救,來讓她更從容地面對生活,可能顯得更有現實意義吧。

  5. 但我認為,以這部劇的時間來看,要是加入王詮勝這條線的想法和互動,最後會有時間上不足說明清楚和混淆整部劇焦點的問題。

  6. 贊同此劇還有改善空間,但開始的第一步應該仍是值得鼓勵的

  7. 真的很好看。

  8. 王诠胜番外的意义大概是唤醒对lgbt和遭受霸凌的中学生的困难处境的意识和同情吧,编剧可能还没有想到给同志人群一个正面的结局对观影者带来的积极影响。也可能是他不愿意放弃大陆这块大饼。
    陈韵如是真的全剧最惨,弟妈被抢,男神被抢,全校都希望她消失换回活泼开朗的黄雨萱。antisocial不配拥有爱情和人生吗!

  9. 一开始我对王诠胜的看法是可能因为王诠胜自杀之后就真的死亡了,因为已经没有生的欲望了。这样自然也就没有灵魂被禁锢的事情了。不过听作者这么一说,我觉得也有道理,可能就纯粹是编剧没考虑这块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