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剧《Chimerica》追寻坦克人:讨论六四?抑或一场美丽的误会?

编剧柯克伍德直指中国是如何买起美国甚至全世界,不知道有没有观众因此如梦初醒⋯⋯
《Chimerica》舞台剧剧照,于2013年5月20日在伦敦 Almeida Theatre首演。
六四·三十年 六四周年 大陆 政治 风物

我仍然记得,当我在伦敦的超市,看到英国《卫报》将那场在2014年9月发生于香港的波阑壮阔的民主运动命名为“雨伞革命”时,我是何等激动。如果没有名字,没有影像,世人是无法谈起我们的运动。而“雨伞革命”,又是多么符合香港、不落俗套。晚上,跟一位定居伦敦的香港人谈起,他说,是的,西方媒体很聪明,透过命名及识别运动中的突出人物,攫取大众的关注。所以,历经三十年,每当念及六四或天安门民主运动,西方社会仍然会记得那个手提两个购物袋、挡在坦克面前的男子,也就不足为奇了。

最近,英国电视台 Channel 4 便改编了剧场作品《Chimerica》(或可以译作《中美共同体》)。此剧于2013年5月20日在伦敦 Almeida Theatre首演,由英国编剧露西.柯克伍德 (Lucy Kirkwood)撰写剧本。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两位华人演员均为香港移民的后裔。Benedict Wong 饰演 Zhang Lin,他常常参与电影如《复仇者联盟 4:终局之战》及《奇异博士》等。 David K.S. Tse饰演 Zhang Wei及 Wang Pengsi,亦曾参与《东京裁判》(Tokyo Trial)等电影。数年前我已读过这个剧本,执笔前亦再重读一次。我稍为看了一下电视改编,发现相当跟从原著(电视剧也是由柯克伍德改编),那么,本文就以剧场版本为据写成。

剧名《中美共同体》也表示了此剧并非代言八九民运,而是意欲昭示中美两国千丝万缕的关系。柯克伍德直指中国是如何买起美国(甚至全世界),不知道有没有观众因此如梦初醒。

西方编剧要讲中国故事?

故事以一个年轻的美国摄影师 Joe 为主角。1989年六四的时候他19岁,意外地拍摄到坦克人。二十年后,他因采访而重访北京,跟生活在中国的朋友 Zhang Lin 闲聊过后,勾起了他寻找坦克人是否在生的欲望。后来Joe 得到消息坦克人身在美国,而他同时也厌倦了报导总统选举的工作,反而全情投入去寻找坦克人的下落⋯⋯

西方编剧讲一个中国/他者的故事,本身已引起观众的疑虑。在此,我想起德国编剧罗兰.希姆芬尼(Roland Schimmelpfennig)的剧作《金龙》。此剧是关于在德国生活的黑工。希姆芬尼的聪明之处是,首先承认我不可能成为他者(黑工),代他者说话,于是安排年轻演员饰演老人,老人演年轻人,男扮女,女扮男,适度地拉开距离,提醒观众编剧不是要代入他者。柯克伍德也很聪明,明知道无论多努力做研究、资料搜集,她也不可能正面处理天安门民主运动,因此,她借一个美国摄记的眼睛及心路历程说故事。

于是,整个剧本大部分情节均发生在美国。对编剧来说,这显然较为驾轻就熟。此外,剧名《中美共同体》也表示了此剧并非代言八九民运,而是意欲昭示中美两国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一部分,其实是比较深刻的。剧中有这么一场戏:当 Joe 知道自己工作的美国媒体即将邀请中国公司入股,他质疑他的老板 Frank。Frank 辩解那是为了公司数以千计的员工保有工作,自己也要支付患白血病的孩子的医药费,有些事情(审查)只是副作用。另一场戏:Zhang Lin上网指控中国政府雾霾指数做假,中国政府要求美国电脑系统公司供出 IP 地址,负责人只是稍微反抗了一下便和盘托出,心里只惦记和情妇的约会。柯克伍德直指中国是如何买起美国(甚至全世界),不知道有没有观众因此如梦初醒。有的话也不错。

但也不能说《Chimerica》就毫无作用。虽然不会是很深入的认识、思考,至少英国以至全球观众可以再次勾起自己对坦克人的记忆,稍稍窥探八九六四。

《Chimerica》舞台剧剧照,图为饰演 Zhang Lin 的华裔演员 Benedict Wong。
《Chimerica》舞台剧剧照,图为饰演 Zhang Lin 的华裔演员 Benedict Wong。

肥皂剧削弱思考空间

可是,柯克伍德终究不是希姆芬尼,她采用写实主义手法,不及《金龙》可以借用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Alienation effect) ——即不断提醒观众他们在看戏。而柯克伍德的局限在于,她没有办法不直接说中国,戏中有最少三分之一的场景发生在那里,而她一说中国便露底了。首先,她想讲当代中国的问题,但看来都只是从媒体报导获得信息,最后变成大杂荟(血汗工厂等等)。例如,Zhang Lin 的邻居 Ming Xiaoli 不停咳嗽,编剧以此说明北京的雾霾问题。既不是很有趣,也没有新鲜角度。另外,一些对话也显得有点奇怪。譬如,几个中国人角色都有把毛泽东的“女人能撑起半边天”挂在嘴边。现在还有人把它当口头禅吗?另有些中国人角色,见面时会互相问候“How are you?”“ I am fine.”

上述或许是一些技术性问题。以编剧的视野来审视剧本,会发现柯克伍德无意或无力讨论八九民运对中国及世界的历史意义。整个剧本的主线集中于 Joe 寻找坦克人,过程犹如侦探小说桥段。最后是 Zhang Lin 的录音告白,原来他就是坦克人。他手上拿著的购物袋,装载著他刚刚被解放军枪杀的妻子的遗物。他走到街上挡坦克,正是因为出于一腔愤怒和绝望。所有事情到结局都得到了圆满解释,又能给观众一点意外惊喜(啊!原来是他⋯⋯)。不错是很对观众的胃口,但肥皂剧式的结构,大大削弱了本来可以深挖下去的思考空间,也暴露了编剧处理大题目时的有心无力。最重要是,剧作变得庸俗了。

不过若从编剧技艺的角度来看,柯克伍德是相当成熟的。她写《Chimerica》时才29岁,但在结构、布局、角色塑造等方面的造诣已远远超越她的年纪。全剧最有趣的是戏谑 Joe 这种思虑不足的白人男性。首先,他自陷于中年事业危机(不停质疑美国传媒的肤浅无聊),又因为罪疚感而想追寻坦克人下落——因为他总觉得自己的照片连累了他,很想他仍然在生。在过程中,Joe 又因为太天真而连累更多的人:他以坦克人为题目传电邮给 Zhang Lin,后来成为中国政府捉拿 Zhang 的罪证;Joe 在美国追查到一间水果店,期间发生争执、邻居报警,结果水果店的中国人黑工被捕。柯克伍德对大白人男性的批判力度恰到好处,十分准确,看得很过瘾。剧本末段,Joe 在占领华尔街运动(对!柯克伍德总要在西方社会找一场运动和八九民运并置一下)中,重遇一直若即若离的前女友 Tess。Tess 刚刚中了胡椒喷雾需要帮忙,Joe才发现 Tess 怀了他的孩子,但Tess 拒绝和他继续关系,Joe 最后仍然不知如何是好。编剧在此再插 Joe 一刀,讽刺他的优柔寡断,进退失据。意外地,这是全剧最真实、最感动的一幕。

不过若从编剧技艺的角度来看,柯克伍德是相当成熟的。她写《Chimerica》时才29岁,但在结构、布局、角色塑造等方面的造诣已远远超越她的年纪

英国剧场的策划及市场定位

看到这里,可能会问,为什么不找一个熟悉八九六四的编剧呢?这跟英国剧场的策划及市场定位有莫大关系。英国观众最兴趣的是和自己、或远一点说——西方社会——有切身关系的题材。他们不是不看外国历史、政治事件,但通常所期望的观众数量相对较少。《Chimerica》定位于接触面最大的英国观众群(Almeida Theatre 是伦敦西区其中一间最受欢迎的剧院),将八九六四连系英美是比较保险的做法。所以,就算他们找来一个熟悉八九六四的编剧(不过相信在英国本土很难找到),策划方向依然不会变,无可避免一定失焦。如果你以为他们想作一个戏来深入讨论六四,那只是一场美丽的误会。但也不能说《Chimerica》就毫无作用。虽然不会是很深入的认识、思考,至少英国以至全球观众可以再次勾起自己对坦克人的记忆,稍稍窥探八九六四。让更多人知道,更多人记得,总是好事。

常常说,剧场是最当下的媒介,因为演员在现场和观众交流而不是录影,所以用英文文法来比喻,剧场永远是现在进行式,电影则是过去式。但正因如此,观众进入剧场时,比较容易问:这出戏和我们有何关系呢?这不囿于英国观众,全世界亦然。但是这条接近条件反射的问题,会否也反过来窒碍我们看更远更广阔的东西呢?这倒是值得深思的。

读者评论 3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1. 聊齋談鬼狐最終是為了談人。西方世界談八九也可能最終是為了談他們自己。這不是很正常嗎?

  2. 以我自己作为一个美国留学生的经历来看,很少有美国人真的对中国感兴趣

  3. 你醒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