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读者评论精选”栏目每周择选报导及圆桌话题中十条精彩读者留言刊出。部分留言可能会因应长度及语意清晰作节录或编辑。
1. Rainbow___,回应《春节:中国式家庭的丑陋演出》
看完之后,我的一个结论:作者把春节与中华传统文化里面的糟粕——畸形的孝、死板的等级、虚伪的人情谄媚、保守的伦理结合起来,于是得出了春节是丑陋的中国特色节日。而我则认为,从这种经不起推敲的逻辑中得出的结论,同样是经不起推敲的。或许作者说的各种,在100年前、200年前,以及更久远的古代中国,是成立的,但现在是2019年的中国,作者的是否还在用过时的视角看待当代中国呢?在标题下的摘要:多数的中国式家庭,通过节庆的强化作用,维系着古老、保守的伦理价值。这句话,多数是指多少?但我周围的中国家庭,貌似不存在作者说的这种现象。所以,作者这一句话,就代表了多数中国式家庭?然后,作者通过4个点,说明了,春节与一些“传统垃圾”结合的表现,但,当代春节真的是这样吗?且不说当代中国家庭关系已经不如作者所说那般保守,更不说春节已经转变,变成了现代化的春节,如果说春节的意义,我个人更倾向于是放松生活、年终总结、维系亲情友情、大家一起开心等等的一种更具现代化的意义,而不是作者说的强化保守伦理。我认为现在部分中国式家庭过春节,就如西方人过圣诞是一样的,唯一不同的,可能就是放假的长短。
2. 9_9OOps,回应《春节:中国式家庭的丑陋演出》
作者的判断“年轻一代接受血亲长辈的价值评判,而长幼有序,并没有半点辩驳的空间”其实满有问题的,至少在当代,晚辈并不缺乏令长辈下不来台的手段,从不回家到让全家人都过一个极不痛快的节日。
对于缺乏有薪年假,在服务业基层工作的人们来说,春节至少是个长假,他们是愿意跟着“传统”回家去见见家中因为种种原因不能随他们到工作的城市的父母子女,还是愿意做其他事比如“比较有反骨”,就随他们去吧,用不着站在大彻大悟的立场上对此大加挞伐。
而且,这篇文章的作者,除了检讨春节各种令人厌烦的征象自己做出的实质性反抗是什么?文章并没交代。
3. 苟利国家,回应《春节:中国式家庭的丑陋演出》
所有官方的节日都会被“权威化”,即通过节日的仪式来树立某种文化上的权威,比如春节,清明节所塑造的“家族”,国庆节,端午节所塑造的“国族”“国家”。按照林毓生先生的观点,一个自由的社会并不排斥权威,但这种权威一定要本身具有魅力,即“奇理斯玛”。但当代中国的官方节日所塑造的权威,在年轻一代当中却遭到了质疑。现在春节面临危机这一现象,正是中国社会中家族的权威逐渐遭到公民社会挑战的缩影。也正因此,许多不认同家族和国家权威的年轻人喜欢过圣诞节这样的节日。在圣诞节,他们可以摆脱既定的权威化的仪式,向自己真正在意的人赠送礼物。其实这才是更符合中国的传统,更像是费正清所言的“差序格局”。
4. WillowTing5,回应《春节:中国式家庭的丑陋演出》
幸福的家庭都是一个样子,不幸的家庭有多种面貌。许多身边的朋友深受春节带来的痛苦却无从抵抗。除夕夜媳妇要负责一家大小出菜洗碗,同性恋者被各种隐晦的试探和评论伤害,单身者无论多么事业有成都被视为一事无成,任何一个平时完全没有往来的长辈突然在春节都有资格对其指指点点,而你不能回嘴。如果说其他的节日你有选择过与不过的权利,春节则是连这个选择权都被收回,光是不回去过节或是表达不喜欢过春节都会被各种势力围剿。
5. sagabrahma、影青莲、clickwhatiam,回应圆桌话题《中国人的新年俗——今年的春晚你看了吗?》
sagabrahma:一个本应汇聚中国舞台表演艺术最高水平的春晚,却还在沿用数年前的老段子,抄袭其它节目的创意,用高科技掩饰尴尬剧情,用地域梗挑动观众情绪,最重要的,政治笼罩了艺术,庆功胜过了祝福,看看演员和现场观众的假笑,早已不是陈佩斯时代的大碗面条,这样的春晚,不看也罢。
影青莲:身在海外,实验室里大部分都是国人。早上老师不在,我们提议在实验室的屏幕上放春晚,一呼百应。在大家的意识里,春晚是比年饭、鞭炮之类的习俗更容易企及也具年味的东西。
放了一会,我们边工作边听着。敲代码的间隙我听见“……是国家政策,怎么是你能决定的呢”的小品,听见老艺术家以优美的歌喉颂唱的“人心向着共产党”,听见年轻艺术工作者以歌声赞颂国情,余光还能瞟见舞台上诸如宇航员之类展现光辉成就的形象……
过了一会,师兄说太吵了我们关了吧,一呼百应。
我很认同起点一本小说的观点,歌颂型相声在一个特殊的年代里让相声活了下来,是对相声的贡献。但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并非是在相声里加歌颂,而是在歌颂里加段子。不止相声,这个定义可以扩展到整个春晚。
然而讽刺就是出路了吗?须知讽刺型的节目比歌颂型更容易受到限制。排除必须坚守的那些红线,讽刺民生问题最后多半落实到“讽刺人民的心态”上,其他任何主旨或哪怕只是叙而不述让人自己体会都可能会带来“后果”。
至于说出路在哪里……如果有人有答案,请务必告知以解答我的疑惑,万分感谢。
clickwhatiam:近几年从来没指望春晚再出过什么有深度的表演和思想上的进步,只是开着当作一家人除夕欢聚的bgm罢了,也根本不对其抱有希望。
最开心时刻可能只是看见自己比较喜欢的人物出现在春晚节目单里的一瞬间,和放着春晚过年陪家人的时光吧。作为面向全国大众的节目要做出深度同时又政治正确近几年是不可能的。
但是那又如何呢,就在那里放着罢,大家知道这个是春晚,大家知道这个节目除夕才会有,知道这是一年不可多得的团聚的好时间就够了。
硬要批评春晚内容与反应的社会现状,我觉得没有必要。墙外的人平时都可以从央视的新闻,综艺节目,微博的评论,新闻事件的报导点点滴滴地方都看到中国明显的社会与政治的问题,没有必要让春晚背锅。
春晚已经不是一个节目了,而像一个闹钟,告诉大家该过年了。春晚开始,除夕开始;一旦春晚的开始结束,那便是春晚的结束。
6. Luck7Seven:,回应圆桌话题《<流浪地球>之争:它是“科幻新纪元”,还是“宇宙版战狼”?》
看完了,先说结论吧,满分10分这套可以客观打7.5分,加分在于没有过度渲染爱国主义,而且特效合格,剧情合逻辑(不是说科学合逻辑,如果科学角度来说就算是星际穿越也是bug一堆。)
为什么说他剧情合逻辑的,因为电影进行到后段,人类决定要重启发动机,我一开始也以为是那种主角发现了,而所有人没发现那种俗套的东西,但没想到编剧给了我们一个神转折。而且这段剧情在书中没有提及(这部电影严格来说只是参考了原著的设定),可以看得出编剧是尊重观众的智商的。
缺点嘛,就是吴京的演技非常一般,这个甚至可以说是扣分项了,而且过度煽情,剧情不够饱满,导致有一种用力过度的感觉,不过相信是为了春节排片而删去了不少剧情,估计导演剪辑版(如果有的话),剧情上应该会饱满不少。
严格来说,如果这套片非常符合你的type,你打8-8.5分我完全理解,我个人感觉这是一个非常大的突破,无法想像如果国产电影在审查宽松情况下会拍得多好,毕竟戴着脚镣跳舞已经跳得非常好看了。
还有一个point,为什么我打不到八分了,因为在特效方面的确和好莱坞有差距,不过在这样的预算下已经是非常用心的了,相比于韩国片可以说有过之无不及。
7. Spring1224、肯尼亚驾驶员、影青莲,回应圆桌话题《〈流浪地球〉之争:它是“科幻新纪元”,还是“宇宙版战狼”?》
Spring1224: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对这样一部情节缺乏逻辑,台词让人出戏,煽情套路满满,人物没有一个招人喜欢,号称科幻却罔顾常识的电影,能获得国内影评人一致盛赞?是他们失去了专业眼光,还是拿了钱只能说好话?但最可怕的是第三种原因——他们真觉得好。
科幻电影不过是电影的一种,科幻小说不过是小说的一种。故事不过关,文戏是中学生水平,价值观扭曲,靠“洛希极限”就硬科幻了?就成了好电影了?特效很神奇吗?好多年前就看过《后天》了,我没看出什么新鲜的,也没看出任何美感。
刘慈欣的价值观,就是做宇宙战狼。“黑暗森林”有什么原创?霍布斯早就说,自然状态下,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战争,人对人来说就是狼。品一品《流浪地球》的背后,是一样的价值观——为了我儿子,我可以自作主张驾驶飞船带下燃料去炸木星(虽然貌似他没有这个权限)。
为什么他可以代表人类,为什么他可以拯救地球?因为他就是这么自信——毫不怀疑自己是地球上最聪明最正义的那个人,一个中国人。
以下引一段刘慈欣旧事,可以领略一下他的价值观——仰望星空时,内心没有道德律。可以说是宇宙战狼的箴言了。
2007年在成都的白夜酒吧,刘慈欣和上海交大的“科学史”教授江晓原有过一场关于“吃人”的辩论。当时刘慈欣假设,如果世界末日,只剩下他、江晓原和现场一位主持人美女,“我们三人携带着人类文明的一切,而我们必须吃了她才能够生存下去,你吃吗?”
江晓原说他肯定不会吃。
刘慈欣强调,可是全部文明都集中在我们手上。“莎士比亚、爱因斯坦、歌德……不吃的话,这些文明就要随着你这个不负责任的举动完全湮灭了。要知道宇宙是很冷酷的,如果我们都消失了,一片黑暗,这当中没有人性不人性。只有现在选择不人性,将来人性才有可能得到机会重新萌发。”
江晓原说:“如果我们吃了她,就丢失了人性,一个丢失了人性的人类,就已经自绝于莎士比亚、爱因斯坦、歌德……还有什么拯救的必要?”
很显然,两个人谁也说服不了谁。
刘慈欣后来说,之所以自己的作品受欢迎,“正因为我表现出一种冷酷但又是冷静的理性。而这种理性是合理的。你选择的是人性,我选择的是生存,而读者认同了我的这种选择。”他套用康德的一句话:敬畏头顶的星空,但对心中的道德不以为然。
肯尼亚驾驶员:我怀疑你没看电影啊。流浪地球这部电影一个很大的特点反而是背离了原著,是一部“反刘慈欣”的刘慈欣电影,充满了大量不必要的煽情。至于为什么影评人觉得好,我觉得更大的原因是同行存托。国内其他的资本烧钱电影太烂了。
影青莲:看到吃人那段其实我想的是这假设的逻辑问题也太多了……吃一个人管几天饱,如果能靠这几天改变现状那是不是应该吃两个男人中的一个而不是唯一的女人,等等……
Spring1224:@肯尼亚驾驶员: 因为之前的各种盛赞,我大年初二就看了电影,然后就就陷入深深的疑惑。为什么这些影评人如此盛赞,刘慈欣本人各种场合推崇背书?后来发现刘慈欣是本片监制,还饰演了一个空间站军官甲。要不是他如此推崇电影,我都没琢磨过他书里的价值观。必须承认,国人之所以对此片一致叫好,很大原因是刘慈欣原著,且刘慈欣认可。刘慈欣得过雨果奖,是国际认可的中国科幻作家,高晓松等一众大咖盛赞《三体》,谁敢说不喜欢刘慈欣?那是绝对的少数派,很孤独的……
我在朋友圈里发表了对《流浪地球》的评价后,有一位朋友留言说,Mr. Liu is not woman-friendly. 言外之意,我不喜欢本片是因为我是女性。或许这位朋友认为,女性是缺乏“冷静的理性”的,因此无法欣赏刘慈欣及《流浪地球》。
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曾经说,康德卢梭之后自由主义有了两个走向,一个是冷头脑,一个是柔心肠。暂不说他的概括是否严密,以及这两种思想倾向后来引发了哪些人类历史上bug一样的人物。从思想气质来说,我对冷头脑和柔心肠都欣赏。关于自然状态及自然法的讨论,刘慈欣表现得如此确凿不犹豫,罔顾曾经有一本书叫《洞穴奇案》从各种角度论辩。一本书都没能说清楚的,他两句话就表态了。对道德俩字都“不以为然”了,还有什么批判思维?连道德直觉都是残缺的(造成残缺的具体原因我不推论,我相信跟他成长的时代有关系。)。
我只想说,我不喜欢刘慈欣不是因为我不喜欢或者缺乏“冷静的理性”,恰恰相反,我希望他不要糟蹋“冷静”和“理性”这俩词。打着延续人类文明的伟大旗帜吃人,古往今来不少,希特勒斯大林都算得上践行者。
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100年来,国人启蒙了吗?什么叫理性?这个问题很重要。是丛林法则中的自私自利,社会达尔文主义?还是打着为了延续文明,为了世界,为了国家的旗号吞没个人?
大家容易以为,这两个倾向是对立的,实则不然。再次回到霍布斯,一群处于“自然状态”的人,必然呼唤强大的政府,这两个倾向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但这两个倾向都与真正的理性和自由无关。
8. Wednesday,回应圆桌话题《<流浪地球>之争:它是“科幻新纪元”,还是“宇宙版战狼”?》
最让我胆颤心惊的是整部电影的背景设定对于宏大社会工程的热爱。无论“流浪地球“还是“火种计划”,其本质依然是宏大的社会工程。
总有历史学家和政治家声称掌握历史的规律和真理,试图在人间造天堂,却总是造出炼狱。当科学家和工程师以科技的名义,认为基于自己的观察和计算,掌握了宇宙真理的时候,一样会开启新的炼狱。
为了作为一个总体的“人类“的延续,个体的人的牺牲成为必须。35亿人的死亡——无论是死于抽签的坏运气还是死于自转停止时的海啸,都是这一宏大计划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样,以”人类“总体的名义,100代未来的人的命运被这一代人决定,千年大计由此而兴。当情况变化之时,为了“火种计划”,基于AI的计算,地球上所有的人类都是可以被牺牲的。
徐志摩说“他们相信天堂是有的,是可以实现的。但在现实世界与那天堂的中间隔着一座海,一座血污海。人类得泅过这血海,才能登那彼岸。于是他们决定,先实现那血海。”这一流浪的地球,何尝不是正在泅过这血海?
9. 元西,回应圆桌话题《<流浪地球>之争:它是“科幻新纪元”,还是“宇宙版战狼”?》
《流浪地球》是一部标准的学习好莱坞科幻片模式的尝试之作。电影值得称道之处,首先是其得益于刘慈欣想像力的世界设定,其次是其可圈可点的场景设计和特效。由于是科幻题材,这样的题材不需要展现过多的民族性或地域性,因此以往出现在中国电影中、与文化底色不太搭界的特效模板所导致的别扭感,在本片中并不明显。这也就意味着本片的特效基本完成了使场景得以成立、可信的任务。除开特效过关,美术在场景设计和道具制作上的功力也很深。
说几个典型的模仿之处。集体编剧创作,这基本是学习好莱坞的模式,这样可以充分保证多个情节线的写作质量,也方便发挥每个编剧的长处。一步步推进的关键节点就是证明。让观众在这一环节松一口气,以为问题解决了,但是紧接着是一个大落空。之后再来一个最终补救,故事才达到高潮。
好莱坞电影热衷的变地标为废墟的做法,也在片中有所体现,比如北京的央视大裤衩和上海的陆家嘴CBD,都笼罩在冰雪之中,这是之前的片子少见的,看来使人新奇。
但影片也有一些问题。电影贯穿始终的主题是:亲情和家园情结,以及始终不抛弃的希望。此外还有很多正向的角色情感,比如蔑视金钱(姥爷途径上海废墟时)、舍己为人(大刚、刘培强)、奋不顾身(王磊、周倩、毛子宇航员),整部片子的价值观正到不能再正,但很多地方的力度欠缺,使得本应该落实价值观的角色,反而淹没成了价值观笼罩下的符号化人物。
例如,影片煽情基本是靠着角色的死亡来达成,因此显得力度欠缺,因为明明还有许多远比死亡更可以使人动容的东西,譬如情感,譬如信念。并且有些死亡也缺乏动机和力量,如姥爷的死——须知他的命是大刚冒死才舍身救下的。或许是为了表现大灾到来,会死很多人这样的观点,不过死的人确实太多了,这就使得每个配角的功能性显得过于明显:完成任务之后的以死换观众泪点。
最为核心的刘家父子之间的亲情羁绊和转变,铺陈不够,因此也就难以真正让观众为之动容。二人隔膜的关键,刘启已经在片中有所透露——显然是因当年刘培强的选择导致的妈妈的死,以及刘培强长久以来陪伴责任的缺席。二人关系的转变开始于刘培强决定炸毁空间站的一瞬间。
此时之前的两点隔膜成因均未得到解释或改变,如果将刘启的转变理解为心中本能存在的亲情,但在之前又毫无体现;如果说他是因为刘培强是自己唯一的亲人,因不能失去而突然转变,同样显得突兀;那么只剩下一种解释:他为父亲牺牲小我、拯救地球的壮烈行为感动,改变了对他的看法。但这种转变的理由,集体主义色彩太过浓烈,说服力也就相应削弱。这一点还可以在众多国际救援队成员听了朵朵广播后的转变时看到,因为一番话而觉醒的家园大义,和之前各国救援队成员的颓丧(俄罗斯人喝酒,日本人自杀)、推脱(印尼救援队的放弃治疗),对比太鲜明,转折太突兀。也可以将之称为科幻版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只不过同样铺垫不足。
片中几个由角色做出的阐述、找到希望的桥段,时而节奏拖沓(朵朵的全球广播),时而突兀草率(李一一和老刘的临时决定),破坏了影片的节奏和逻辑完整度。
10. tomato_puppet,回应圆桌话题《〈流浪地球》之争:它是“科幻新纪元”,还是“宇宙版战狼”?》
看电影我喜欢找它呈现的矛盾是什么,流浪地球呈现的最主要矛盾是选择生存还是文明?末日下,选择保存人类火种,还是选择拯救现存的人。这个探讨在科幻小说、好莱坞大电影,甚至日本动漫,我小学看的高达Seed里都能见到。感觉讨论的回合暂时到了:认为人类这种生物必然会灭绝,是因为理智会输给情感,而情感却又恰恰是人之为人的“人类文明”;“爱”或者“信仰”也就是人的精神可以解决选择“人类文明”后面对的生存困境。诠释这个“爱”,流浪地球呈现的是:在无力感下,庶民的勇敢与爱可以逆天,也就是大宇宙的理性碾压下,还有人类文明的微光嘛。
另一个矛盾是集体还是个体的问题:军人为“国家大义”服役抛妻弃子,种下愧疚、和儿子的紧张关系,以及最后吴京的“儿子,爸要炸成一颗星了”。我特别讨厌这种宣扬个体牺牲的价值输出。但战狼、红海行动,到流浪地球,价值表达上是一致的。就是一系列巨型征兵广告嘛。
按逻辑,吴京把主控室加速冲上去,自己绑在休眠室弹出到太空中,可以努力一把嘛,非要个体牺牲,剧本写这么凄惨干什么...
但它是个科幻电影,除了矛盾还有一个词,“想像力”。流浪地球的科幻背景设定确实是好看的呀。无数个发动机推著地球去找新家园,燃料不足就去炸木星,这操作是精彩的,逻辑也自洽。当然,很多小说的设定更有想像力,想想那些科幻小说家笔下的外星世界根本难以拍出来,尽管那些世界往往是某种现实的延伸。其实再一想,香港科幻动漫“离骚幻觉”,也是江记把“想像力”画了出来,那份感动才让人愿意去支持他把动画做出来。
还有一个让人战栗的感受,就是中国人对世界的野心一点都不小。最后韩朵朵对世界的广播,就像一声集结号,这是要重新定义世界新秩序呀。这种野心正正是包装在一个看似懵懂的学龄少女下,像是在说“这是无害的、和平的、正义的,快来吧”... 好戏在后头哟~
中國的春節讓人壓抑
端的讀者裡面不少評論非常有深度,有些根本是peer review的程度了。敬佩你們的才華,敬仰你們的無私。